javascript中mouseenter与mouseover的异同
作者:谦龙 发布时间:2024-05-02 16:11:54
不知道大家在面试或者工作过程中有没有被 mouseover
和 mouseenter
(对应的是 mouseout
和 mouseleave
)事件所困扰。自己之前在面试的时候就有被问到诸如mouseover和mouseenter事件的异同之类的问题?当时没有答出来,一直也对这两个事件有点模糊不清,趁着最近正在读 zepto源码 ,准备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如果有错误,请大家指正。
要说清楚mouseenter与mouseover有什么不同,也许可以从两方面去讲。
是否支持冒泡 事件的触发时机
先来看一张图,对这两个事件有一个简单直观的感受。
mouseenter | onmouseenter event
The event fires only if the mouse pointer is outside the boundaries of the object and the user moves the mouse pointer inside the boundaries of the object. If the mouse pointer is currently inside the boundaries of the object, for the event to fire, the user must move the mouse pointer outside the boundaries of the object and then back inside the boundaries of the object.
大概意思是说:当鼠标从元素的边界之外移入元素的边界之内时,事件被触发。而当鼠标本身在元素边界内时,要触发该事件,必须先将鼠标移出元素边界外,再次移入才能触发。(英语比较渣:no_mouth:,凑合看哈)
Unlike the onmouseover event, the onmouseenter event does not bubble.
大概意思是:和mouseover不同的是,mouseenter不支持事件冒泡 (英语比较渣:no_mouth:,凑合看哈)
由于mouseenter不支持事件冒泡,导致在一个元素的子元素上进入或离开的时候会触发其mouseover和mouseout事件,但是却不会触发mouseenter和mouseleave事件
我们用一张动图来看看他们的区别(或者点击该链接体验)。
我们给左右两边的ul分别添加了 mouseover
和 mouseenter
事件,当鼠标进入左右两边的ul时, mouseover
和 mouseenter
事件都触发了,但是当移入各自的子元素li的时候,触发了左边ul上的mouseover事件,然而右边ul的mouseenter事件没有被触发。
造成以上现象本质上是 mouseenter
事件不支持冒泡所致。
如何模拟mouseenter事件。
可见mouseover事件因其具有冒泡的性质,在子元素内移动的时候,频繁被触发,如果我们不希望如此,可以使用mouseenter事件代替之,但是早期只有ie浏览器支持该事件,虽然现在大多数高级浏览器都支持了mouseenter事件,但是难免会有些兼容问题,所以如果可以自己手动模拟,那就太好了。
关键因素: relatedTarget 要想手动模拟mouseenter事件,需要对mouseover事件触发时的事件对象event属性relatedTarget了解。
relatedTarget事件属性返回与事件的目标节点相关的节点。 对于mouseover事件来说,该属性是鼠标指针移到目标节点上时所离开的那个节点。 对于mouseout事件来说,该属性是离开目标时,鼠标指针进入的节点。 对于其他类型的事件来说,这个属性没有用。
重新回顾一下文章最初的那张图,根据上面的解释,对于ul上添加的mouseover事件来说,relatedTarget只可能是
ul的父元素wrap(移入ul时,此时也是触发mouseenter事件的时候, 其实不一定,后面会说明 ), 或者ul元素本身(在其子元素上移出时), 又或者是子元素本身(直接从子元素A移动到子元素B)。 relatedTarget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对relatedTarget的值进行判断:如果值不是目标元素,也不是目标元素的子元素,就说明鼠标已移入目标元素而不是在元素内部移动。
条件1: 不是目标元素 很好判断 e.relatedTarget !== target(目标元素)
条件2:不是目标元素的子元素,这个应该怎么判断呢?
ele.contains
这里需要介绍一个新的api node.contains(otherNode) , 表示传入的节点是否为该节点的后代节点, 如果 otherNode 是 node 的后代节点或是 node 节点本身.则返回true , 否则返回 false
用法案例
<ul class="list">
<li class="item">1</li>
<li>2</li>
</ul>
<div class="test"></div>
let $li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list')
let $item = document.querySelector('.item')
let $te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st')
$list.contains($item) // true
$list.contains($test) // false
$list.contains($list) // true
那么利用contains这个api我们便可以很方便的验证条件2,接下来我们封装一个 contains(parent, node)
函数,专门用来判断 node
是不是 parent
的子节点
let contains = function (parent, node) {
return parent !== node && parent.contains(node)
}
用我们封装过后的 contains
函数再去试试上面的例子
contains($list, $item) // true
contains($list, $test) // false
contains($list, $list) // false (主要区别在这里)
这个方法很方便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模拟mouseenter事件中的条件2,但是悲催的 ode.contains(otherNode)
,具有浏览器兼容性,在一些低级浏览器中是不支持的,为了做到兼容我们再来改写一下contains方法
let contains = docEle.contains ? function (parent, node) {
return parent !== node && parent.contains(node)
} : function (parent, node) {
let result = parent !== node
if (!result) { // 排除parent与node传入相同的节点
return result
}
if (result) {
while (node && (node = node.parentNode)) {
if (parent === node) {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用 mouseover
事件模拟 mouseenter
的最终代码
// callback表示如果执行mouseenter事件时传入的回调函数
let emulateEnterOrLeave = function (callback) {
return function (e) {
let relatedTarget = e.relatedTarget
if (relatedTarget !== this && !contains(this, relatedTarget)) {
callback.apply(this, arguments)
}
}
}
详细代码点击
代码示例点击
好了,我们已经通过mouseove事件完整的模拟了mouseenter事件,但是反过头来看看
对于ul上添加的mouseover事件来说,relatedTarget只可能是
ul的父元素wrap(移入ul时,此时也是触发mouseenter事件的时候, 其实不一定,后面会说明 ), 或者ul元素本身(在其子元素上移出时), 又或者是子元素本身(直接从子元素A移动到子元素B)。
我们通过排查2和3,最后只留下1,也就是mouseenter与mouseover事件一起触发的时机。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像这样判断呢?
target.addEventListener('mouseover', function (e) {
if (e.relatedTarget === this.parentNode) {
// 执行mouseenter的回调要做的事情
}
}, false)
这样不是更加简单吗?,何必要折腾通过排查2和3来做?
原因是,target的父元素有一定的占位空间的时后,我们这样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反之,这个时候 e.relatedTarget
就可能是target元素的父元素,又祖先元素中的某一个。我们无法准确判断e.relatedTarget到底是哪个元素。所以通过排除2和3应该是个更好的选择。
用mouseout模拟mouseleave事件
当mouseout被激活时,relatedTarget表示鼠标离开目标元素时,进入了哪个元素,我们同样可以对relatedTarget的值进行判断:如果值不是目标元素,也不是目标元素的子元素,就说明鼠标已移出目标元素
我们同样可以用上面封装的函数完成
// callback表示如果执行mouseenter事件时传入的回调函数
let emulateEnterOrLeave = function (callback) {
return function (e) {
let relatedTarget = e.relatedTarget
if (relatedTarget !== this && !contains(this, relatedTarget)) {
callback.apply(this, arguments)
}
}
}
结尾
文中也许有些观点不够严谨,欢迎大家拍砖。


猜你喜欢
- 接口性能测试时,接口请求参数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拼接后进行MD5加密后再进行传参,因此借助于python脚本实现,则可以有效提升测试效率。1.分
- 1:创建用户 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user_temp tempfile 'D:\app\topw
- 本篇主要讲述如何基于NUXT的validate方法实现表单的验证。将验证方法封装后,使用的时候只需像:rules="filter_
- 昨日,女票拿了一个Excel文档,里面有上万条数据要进行分析,刚开始一个字段分析,Excel用的不错,还能搞定,到后来两个字段的分析,还有区
- <!-- -----------[test]表生成脚本---------------
- Python发送email的三种方式,分别为使用登录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服务、调用sendmail命令来发送三种方法Python发送em
- 错误现象:autopep8无法运行,运行后vscode右下角提示Error: Command failed: autopep8 c:\Use
- 1. 什么是404404是一个 http 错误代码,即请求的网页不存在。代码404的第一个“4”代表客户端的错误,如错误的网页位址;后两的数
- 命令行进入python打开cmd——>直接输入python即可,如下退出python方法一:先按Ctrl+z,再按Enter(回车键)
- 此文仅当学习笔记用.这个实例是在Python环境下如何爬取弹出窗口的内容,有些时候我们要在页面中通过点击,然后在弹出窗口中才有我们要的信息,
- 本文介绍ThinkPHP的limit()方法的用法。limit方法可以用于对数据库操作的结果进行取指定范围的条数。即相当于是在mysql查询
- 在机房收费系统中,有几处这样的情况: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相信聪明的你肯定可以想象出为什么要有两个日期控件!是的,就是从一张表中查找出在这两个
- 使用 substring()或者slice() 函数:split() 功能:使用一个指定的分隔符把一个字符串分割存储到数组 例子: str=
- y = wx +b通过meshgrid 得到两个二维矩阵关键理解:plot_surface需要的xyz是二维np数组这里提前准备meshgr
- 1.介绍切片并发问题关于切片的,Go语言中的切片原生支持并发吗?2.实践检验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不确定的问题,直
- 在用wordpress这个博客的时候,我很奇怪的发现,最近写的内容排在第一页,而最早写的成了最后页。这显然有悖逻辑,正常的情况应该是最早写的
- 最近有一个项目,需要检查某个字符型字段的值是否为数字,由于数据行是海量,所以需要通过SQL语句来筛查,这里拿来做个备忘。用到的函数为IsNu
- Function closeUBB(strContent) '*************************
- 要求:#出租车计费*************************************************************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烦恼,“自己的电脑总是被别人使用,又不好意思设置密码”,所以利用python设计了一个程序来实现自由管控。功能虽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