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要求O(n)复杂度求无序列表中第K的大元素实例
作者:超屌的温jay 发布时间:2023-07-30 13:18:01
昨天面试上来就是一个算法,平时基本的算法还行,结果变个法就不会了。。。感觉应该刷一波Leecode冷静下。。。今天抽空看下。
题目就是要求O(n)复杂度求无序列表中第K的大元素
如果没有复杂度的限制很简单。。。加了O(n)复杂度确实有点蒙
虽然当时面试官说思路对了,但是还是没搞出来,最后面试官提示用快排的思想
主要还是设立一个flag,列表中小于flag的组成左列表,大于等于flag的组成右列表,主要是不需要在对两侧列表在进行排序了,只需要生成左右列表就行,所以可以实现复杂度O(n)。
举个例子说明下步骤,比如有列表test_list=[6,5,4,3,2,1],找出第3大的元素,就是4,
如果flag=4:
l_list=[3,2,1]
r_list=[6,5]
因为第3大的元素,r_list长度为2,自然flag就是第3大的元素了,return flag,len(r_list)==k-1,就是结束递归的基线条件。
如果flag=1:
l_list=[]
r_list=[6,5,4,3,2]
问题就变成了求r_list里面第K大的元素了
如果flag=6:
l_list=[5,4,3,2,1]
r_list=[]
相当于求l_list里第k-(len(test_list)-len(r_list)+1)大的元素了,这里就是相当于求l_list=[5,4,3,2,1]第2大的元素
通过这三种情况进行递归,最终返回flag就是目标元素
最差复杂度就是n+n-1+n-2+n-3+......+1=(1+n)n/2,就是O(n²)
当时我就会回答出了最差复杂度肯定是n²啊,面试小哥说平均复杂度,我说计算平均复杂度好像很复杂吧?感觉他也有点蒙,就说每次都是二分的情况的复杂度,
当时竟然回答了个logn*logn。。。最后还是被面试管提示的。。。太尴尬了。。。
实际上如果每次刚好二分,第一次取flag比较次数是n,第二次是n/2,依次下去是n/4,n/8.....n/2
就是n+n/2+n/4....
最最丢人的是计算这个结果还想了一会。。。看样该做点高中上数学了。。。
实际结果自然是n(1+1/2+1/4+1/8+....1/2ⁿ)=2n,复杂度自然就是O(n)了
最后实现代码如下:
#给定一个无序列表,求出第K大的元素,要求复杂度O(n)
def find_k(test_list,k):
flag=test_list[0]
test_list.pop(0)
l_list=[i for i in test_list if i < flag]
r_list=[i for i in test_list if i >= flag]
#结果递归的基线条件
if len(r_list)==k-1:
return flag
elif len(r_list)>k-1:
return find_k(r_list,k)
else:
#因为test_list.pop(0)让test_list少了一个元素,所以下面需要+1
gap=len(test_list)-len(l_list)+1
k=k-gap
return find_k(l_list,k)
if __name__ == '__main__':
test_list = [5, 4, 3, 2, 1,10,20,100]
res=find_k(test_list,1)
print(res)
补充知识:从N个数选取k个数的组合--不降原则(DFS)
原理 :不降原则(看代码前先看一下原理吧)
举个例子:
比如说在6里面随便选5个数,那么选法都是什么呢?
瞎枚举?
12345
12346
前两个还不会弄混
然后很可能就乱了
少点数可能不会乱
但是多了就不好整了
比如说在100里随便选50个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所以我们可以运用不降原则:
保证枚举的这些数是升序排列
其实真正的不降原则还可以平
比如 1 2 2 3 3 4…
但是这里要说的“不降原则”不能平哦!
对于这道题也不能平
否则就有重复数字了
拿6个里面选3个举例子
1 2 3
1 2 4
1 2 5
1 2 6
第一轮枚举完毕。
第二个数加一
1 3 ?
这个“?”应该是4,因为是升序排列
1 3 4
1 3 5
1 3 6
接着,就是这样
1 4 5
1 4 6
1 5 6
第一位是1枚举完毕
第一位是2呢?
2 3 4
2 3 5
2 3 6
2 4 5
2 4 6
2 5 6
就是这样的,枚举十分清晰,对吗?
以此类推…
3 4 5
3 4 6
3 5 6
4 5 6
然后就枚举不了了,结束。
所以说,这样就可以避免判重了。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k; //全局变量:从n个数的集合中选取k个数
int a[25]; //存放n个数的集合数据
int vis[25];//在dfs中记录数据是否被访问过
int re[25];//存放被选取的数字
void dfs(int step,int start)//参数step代表选取第几个数字,参数start代表从集合的第几个开始选
{
if(step==k)//如果选够了k个就输出
{
for(int i=0;i<k;i++)
{
cout<<re[i]<<" ";
}
cout<<endl;
}
for(int i=start;i<n;i++)//不降原则的核心步骤1:从第i+1个开始选取数字(避免重选)
{
if(vis[i]==1)
continue;
vis[i]=1;
re[step]=a[i];
dfs(step+1,i+1); //不降原则的核心步骤2:从第i+1个开始选取数字(避免重选)
vis[i]=0;
}
return;
}
int main()
{
while(cin>>n>>k)
{
memset(a,0,sizeof(a));
memset(re,0,sizeof(re));
memset(vis,0,sizeof(vis));
for(int i=0;i<n;i++)
{
cin>>a[i];
}
dfs(0,0);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变形——从N个数中选取k个数求和(举一反三)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k; //全局变量:从n个数的集合中选取k个数
int a[25]; //存放n个数的集合数据
int vis[25];//在dfs中记录数据是否被访问过
int re[25];//存放被选取的数字
void dfs(int step,int sum,int start)//参数step代表选取第几个数字,参数sum代表从选取前step-1个数时的总数,参数start代表从集合的第几个开始选
{
if(step==k)//如果选够了k个就输出
{
cout<<re[0];
for(int i=1;i<k;i++)
{
cout<<'+'<<re[i];
}
cout<<'='<<sum<<endl;
}
for(int i=start;i<n;i++)//不降原则的核心步骤1:从第i+1个开始选取数字(避免重选)
{
if(vis[i]==1)
continue;
vis[i]=1;
re[step]=a[i];
dfs(step+1,sum+a[i],i+1); //不降原则的核心步骤2:从第i+1个开始选取数字(避免重选)
vis[i]=0;
}
return;
}
int main()
{
while(cin>>n>>k)
{
memset(a,0,sizeof(a));
memset(re,0,sizeof(re));
memset(vis,0,sizeof(vis));
for(int i=0;i<n;i++)
{
cin>>a[i];
}
dfs(0,0,0);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变形——从N个数中选取k个数求积(举一反三)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k; //全局变量:从n个数的集合中选取k个数
int a[25]; //存放n个数的集合数据
int vis[25];//在dfs中记录数据是否被访问过
int re[25];//存放被选取的数字
void dfs(int step,int sum,int start)//参数step代表选取第几个数字,参数start代表从集合的第几个开始选
{
if(step==k)//如果选够了k个就输出
{
cout<<re[0];
for(int i=1;i<k;i++)
{
cout<<'*'<<re[i];
}
cout<<'='<<sum<<endl;
}
for(int i=start;i<n;i++)//不降原则的核心步骤1:从第i+1个开始选取数字(避免重选)
{
if(vis[i]==1)
continue;
vis[i]=1;
re[step]=a[i];
dfs(step+1,sum*a[i],i+1); //不降原则的核心步骤2:从第i+1个开始选取数字(避免重选)
vis[i]=0;
}
return;
}
int main()
{
while(cin>>n>>k)
{
memset(a,0,sizeof(a));
memset(re,0,sizeof(re));
memset(vis,0,sizeof(vis));
for(int i=0;i<n;i++)
{
cin>>a[i];
}
dfs(0,1,0);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来源:https://blog.csdn.net/wenqiwenqi123/article/details/81669899


猜你喜欢
- 我们先来看一个题目:<script> console.log(typeof a)//undefined var a='l
- Python中的[1:]意思是去掉列表中第一个元素(下标为0),去后面的元素进行操作,以一个示例题为例,用在遍历中统计个数:题:读入N名学生
- 大家都知道Python运行速度很慢,但是轮子多,因此用户十分广泛,在各种领域上都能用到Python,但是最头疼的还是,解决运行速度问题,因此
- 本文实例讲述了php基于协程实现异步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github上php的协程大部分是根据这篇文章实现的:http:
- python版本:3.6+需要模块:flask,pillow需求:开发一个支持多格式图片上传的接口,并且将图片压缩,支持在线预览图片。目录结
- 前两天在帮朋友整理他的主页空间时候,发现的一点关于MySQL可能大家都会忽略的问题:我们知道,在安装完MySQL后,它会自动创建一个root
- 定义直接赋值:就是对象的引用(别名)浅拷贝(copy):拷贝父对象,不拷贝对象内部的子对象深拷贝(deepcopy):copy模块的deep
- python3的多行输入问题因为在OJ上做编程,要求标准输入,特别是多行输入。特意查了资料,自己验证了可行性。if __name__ ==
- 在使用ros的时候经常会用到rosbag来录制或者回放算法,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rosbag 命令列表命令作用record录制一个包,并且指
- 上学的时候经常使用MySql,当时也没想其他,主要是MySql对电脑的要求比较低,负载比较小。工作后一直在使用Oracle,现在因为项目的需
- 在 Python 2 中 xrange() 创建迭代对象的用法是非常流行的。比如: for 循环或者是列表/集合/字典推导式。这个表现十分像
- 本例使用登录页面演示,session的状态保持功能。说明:因为http是无状态的,客户端请求一次页面后,就结束了,当再次访问时,服务器端并不
- 内置数据类型文本类型:str数值类型: int,float,complex序列类型:list,tuple,range映射类型: dict集合
- 1、Python数据存储(压缩)(1)numpy.save , numpy.savez , scipy.io.savematnumpy和sc
- 本文主要概括安装时提示有挂起的操作、收缩数据库、压缩数据库、转移数据库给新用户以已存在用户权限、检查备份集、修复数据库等操作技巧。1.挂起操
- 阅读上一章:chapter 5 表单Chapter 6 <strong>,<em>与其他短语元素在引言和前面的章节中
- 1.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封装的意义:将属性和方法放到一起做为一个整体,然后通过实例化对象来处理;隐藏内部实现细节,只需要和对象及其属性和方法交
- 我在一篇文章所说,首页的“站点名称”最好用h1标签来定义,但从美观考虑,要用logo图片来代替h1,这时需要隐藏h1内的这段文字,但又不能对
- Golang可以通过断言,判断值的类型s:="hello world"i:=interface{}(s)//将数值转化为
- 准备工作没有加壳的python编译并打包的exe文件python反打包代码(不知道这样叫是否合理):python-exe-unpack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