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hon中PDB模块中的命令来调试Python代码的教程
作者:Ashley 发布时间:2021-04-28 21:22:57
你有多少次陷入不得不更改别人代码的境地?如果你是一个开发团队的一员,那么你遇到上述境地的次数比你想要的还要多。然而,Python中有一个整洁的调试特性(像其他大多数语言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非常方便。本文是一篇快速教程,希望它能让你的编码生活更加容易。
1. 一个混乱的程序
出于本教程的目的,让我们研究一下下面的简单程序。
这个程序接收两个命令行参数,然后执行加法和减法操作。
(假设用户输入的是有效值,因此代码中我们没有进行错误处理。)
import sys
def add(num1=0, num2=0):
return int(num1) + int(num2)
def sub(num1=0, num2=0):
return int(num1) - int(num2)
def main():
#Assuming our inputs are valid numbers
print sys.argv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rint addition
subtraction = sub(sys.argv[1], sys.argv[2])
print subtracti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2. PDB
Python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模块PDB,它实际上是一个交互式源代码调试器。
你需要下面的两行代码来使用此模块。
import pdb
pdb.set_trace()
看一下我们修改过的程序,里面包含了一些断点。
import pdb
import sys
def add(num1=0, num2=0):
return int(num1) + int(num2)
def sub(num1=0, num2=0):
return int(num1) - int(num2)
def main():
#Assuming our inputs are valid numbers
print sys.argv
pdb.set_trace() # <-- Break point added here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rint addition
subtraction = sub(sys.argv[1], sys.argv[2])
print subtracti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3. 程序执行触发调试器
一旦你设置好断点以后,你就可以像平时一样执行程序。
python debugger.py 1 2
程序将会在遇到的第一个断点处停止执行。
['debugger.py']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5)main()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db)
我们在第14行设置了一个断点,所以我们能看到将要执行的下一行是第15行。可以看到,在执行到第15行之前程序已经停止。
在这里我们有几个选项,让我们在下面步骤中看看一些调试指令。
4. 下一行->n
在你的调试器提示中,输入n运行到下一行。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4)main()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db) n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5)main()
-> print addition
这会执行当前行代码,并准备执行下一行。
我们可以使用n来逐行执行整个程序,但这其实没有什么用处。
可能你已经看到,PDB实际上并没有进入我们的add函数中。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其他几个令调试更加有趣的选项。
注意:
一个更酷的特性是你可以单击回车键来执行以前的命令(在本例中只要指令n)。
5. 打印->p
下面,我们再次开始调试程序。(你可以通过单击c使PDB跳到末尾或者直到下一个断点,因为程序中我们并没有其他的断点了,所有程序将会执行完成。)
['debugger.py', '1', '2']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4)main()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db)
现在,如果我们想知道sys.argv中包含什么内容,我们可以输入以下内容: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db) p sys.argv
['debugger.py', '1', '2']
(Pdb) p sys.argv[1]
'1'
(Pdb)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相当方便地查看变量中实际存储着什么值。
现在我们将进入加法函数内部。
6. 单步->s
我们可以使用“s”进入加法函数内部。
(Pdb) s
--Call--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4)add()
-> def add(num1=0, num2=0):
(Pdb) n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5)add()
-> return int(num1) + int(num2)
(Pdb)
这将把我们带入加法函数的内部,现在我们可以在加法函数内部使用n、p和其他的操作指令。
此时单击“r”将会把我们带到前面进入函数的返回语句。
如果你想快速跳转到一个函数的结尾处,那么这个指令将很有用。
7. 动态添加断点- > b
前面,在程序运行之前,我们使用pdb.set_trace()设置了一个断点。
不过,经常在调试会话已经开始之后,我们想要在程序 * 定的地方添加断点。
这里我们就可以使用选项“b”来实现这种目的。
我们重新开始执行程序。
['debugger.py', '1', '2']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5)main()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db)
此时我在第18行设置一个断点。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db) b 18
Breakpoint 1 at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8
(Pdb) c
We are in add--
3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8)main()
-> print subtraction
(Pdb) p subtraction
-1
(Pdb)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PDB跳到了第18行并等待下一个指令。
同时,PDB还为该断点分配了一个号码(在本例中是1)。为了以后的执行,我们可以通过开启或禁用断点号码来启用或停用对应的断点。
8. 列表->l
有时在调试的时候,你可能会忘记此时你处在代码的什么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使用“l”将会打印出一个友好的总结,它能够显示出此刻你在代码中的位置。
['debugger.py', '1', '2']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5)main()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db) l
10
11 def main():
12 #Assuming our inputs are valid numbers
13 print sys.argv
14 pdb.set_trace() # <-- Break point added here
15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16 print addition
17 subtraction = sub(sys.argv[1], sys.argv[2])
18 print subtraction
9. 动态分配变量
在调试会话期间,你可以分配变量来帮助你进行调试,知道这些对你来说也是有帮助的。例如:
['debugger.py', '1', '2']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5)main()
-> addition = add(sys.argv[1], sys.argv[2])
(Pdb) n
We are in add--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6)main()
-> print addition
(Pdb) p addition
3 #<--- addition here is 3
(Pdb) addition = 'this is now string' #<--- We changed the value of additon
(Pdb) n
this is now string #<--- Now when we print it we actually gets it as a string. that we just set above.
> /Users/someuser/debugger.py(17)main()
-> subtraction = sub(sys.argv[1], sys.argv[2])
注意:
如果你想设置一些如n(即PDB指令)这样的变量,你应该使用这种指令:
(Pdb) !n=5
(Pdb) p n
5
10. 结束->q
最后,在代码的任何地方如果你想结束调试,可以使用“q”,那么正在执行的程序将会终止。
11. 扩展阅读
本文只涉及到了PDB的表面用法,其实使用PDB你还可以做到更多(PDB 文档)。
使用IPython的人可以在ipdb中找到一个更好的调试器,它提供了tab补充、语法高亮和其他一些很酷的特性。


猜你喜欢
- 今天大概弄懂了partition by和group by的区别联系。1. group by是分组函数,partition by是分析函数(然
- 终归结出以下解决方法: 1.清除MYSQL的安装目录,默认是C:\Program Files 2.清除MYSQL数据存放目录,一般在C:\D
- 在 Go 语言中,map 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类型,它可以用于快速地检索数据。Go 语言中的 map 与其他编程语言中的类似的数据类型相比,
- 如果我们需要修改sql server表结构,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将教您如何修改sql server表结构的方法,希望对您学习sql serv
- 具体用法如下: -- ============================================= -- Author: cy
- pytorch在数据中采用Dataset的数据保存方式,需要继承data.Dataset类,如果需要自己处理数据的话,需要实现两个基本方法。
- 很多人可能认为门户网站首页设计只是把一些导航、资讯内容和广告堆积起来摆放得好看就可以了,虽然这个观点也并不是完全错误的,确实门户网站首页是由
- 下面给出ORACLE的一种实现方式,要分2步走:1. 建立 SEQUENCE CREATE [ OR REPLACE ] SEQUENCE
- 概述pydicom是一个常用python DICOM parser。但是,没有提供解析多帧图的示例。本文结合相关函数和DICOM知识做一个简
- Celery文档参考:http://docs.jinkan.org/docs/celery/参考文章:https://www.jb51.ne
- 受<! #include file="filename.asp" --> 宏限制必须存在该文件并且会预先编译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cript>
- 我试了网上提供的一些方法都不行,最后还是自己用SQL解决了些问题。 1 在查询分析器里面选中出问题的数据库,然后输入: Exec sp_co
- 先吐槽一下opencv 3.1.0的版本cv2.sift和surf就不能用了 看解释是说 什么 "non-free",,
- python在不同层级目录import模块的方法使用python进行程序编写时,经常会调用不同目录下的模块及函数。本篇博客针对常见的模块调用
- 数据库复制:简单来说,数据库复制就是由两台服务器,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主服务器修改后,备份服务器自动修改。复制的模式有两种:推送模式和请求
- 加密接口怎么测试?(1)写个函数或者方法,把要加密的参数使用这个函数过滤一遍,等于就是说把数据丢进去,加密了之后,再通过这个加密好的数据传输
- 规律:半角空格的 charCode 为 32, 全角空格为 12288. 其他半角字符 ( 33 – 126 ) 与全角 ( 65281 –
- 本文实例分析了ThinkPHP中的__initialize()和类的构造函数__construct()。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 <table> <tr>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