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用户身体语言的阅读经验
作者:翅膀 来源:Tencent CDC Blog 发布时间:2009-10-19 20:52:00
以前跟同事开玩笑时说过,我们遇到的用户在访谈测试过程中的表现基本上就三种类型,发泄型,赞美型和实话实说型。发泄型用户通常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不满情绪,他们会有把问题夸大化的倾向,在他们那里,好就是一般,一般就是差,差则等同于无法忍受;赞美型用户则恰好相反,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总是善于发掘我们产品中的优点,在交谈 * 别的不吝于赞美,即使在指出问题的时候,也比较扭扭捏捏,或者倾向于把之所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结为自己对产品不够熟悉,甚至直承是自己太笨了才用不好,他们基本不会说这些问题是由于我们的设计造成的;而实话实说的用户在测试中更接近他们的常态,他们说出的意见通常会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当然,在某些地方,这类用户也有向前两类转化的趋势。
这个分类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不同型的用户在访谈表现中的差异,而是为了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访谈中,用户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我们说的话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于是问题产生了,我们该怎么去辨别用户是否说了违心的话呢,这就要靠我们练就一双可以阅读肢体语言的火眼金睛了,这一点其实没那么难的。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Ray Birdwhistell)针对人与人之间发生的非语言交流,曾经指出:一个普通人每天说话的总时间大约为10~11分钟,平均每说一句话所需的时间则大约只有25秒。同时,他还推断出,我们能够做出并辨认的面部表情大概有25万种。博威斯特还发现,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即肢体语言完成的。
所以,在与用户交流过程中,对身体语言的观察是深入了解用户的非常重要的手段。然而,囿于访谈时的场地场景设备的限制,我们对用户肢体语言的观察范围是较为有限的,比如人在说谎时瞳孔会缩小,可是即使我们非常不礼貌的盯着用户的眼睛看也未必能发现对方瞳孔的变化,因此这里只讨论一些比较显而易见的动作。
《身体语言密码》一书中有提到人在撒谎时最常见的几种手势,分别为:1. 用手遮住嘴巴;2. 触摸鼻子;3. 摩擦眼睛;4. 抓挠耳朵;5. 拉拽衣领;6. 抓挠脖子;7. 手指放在嘴唇之间。事实上,这些手势大都表达了一个阻挡的含义,比如遮住嘴巴的动作表示撒谎者试图阻止那些谎言说出口,这个动作在小孩子那里会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在成年人那里,遮嘴的姿势也可能会简化为在嘴部或者下巴轻轻一摸,触摸鼻子的姿势也很有可能是从这个动作转化而来。摩擦眼睛也表示了一个遮挡的意愿,使撒谎者避免面对那个正在遭受自己欺骗的人。同样,抓挠耳朵表达的可能是一个试图阻止谎言入耳的企图。此外, 一些生理实验表明,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尽管我们看不到这些细微的生理变化,但这很可能是人们在撒谎时做出抓脖子,挠鼻子等动作的生理原因。
关于说话时抓挠自己的面部我刚好有一个最近的经验,国庆出游遇上一伙和尚骗子,大概就是那种给你念点经,说些吉利话,讲几个佛门善报故事之类的,然后询问你的来处工作等判断你的贫富,感觉有财的就送进去让更高级的师父忽悠,一般般的就让你点盏长明灯给家人祈福什么的,然后功德从99,199,299…… 不等,和尚一个个的问我们,要求我们边听边低头闭目祈愿,不过知道他们是骗子,我就睁大了眼睛似笑非笑的一直看着他,那和尚显然没有对前面几个人那么稳重了,一边说话一边就情不自禁的开始摸自己的鼻子,我就在心里忍着笑,好容易等他说完了,拉了朋友就跑出来了。
其实,在讲话过程中观察对方的手和面部的的动作是非常有效的一招,除了前面提到的,包括眼睛的闪避,手的隐藏等。但是如何处理呢,我们总不能对用户说:”我发现你刚才讲话的时候用手遮嘴了,撒谎了吧?”这个时候可以用到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技术,对峙,简单说就是把用户言行不一致的地方指出来给他看,然后一起找出背后的真正原因。
我对很久以前的两个用户有极深的印象,他们刚好是发泄型和赞美型的典型代表。赞美型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婆,她在测试中完成我们设定的任务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在测试后的访谈中不停的赞美我们的产品做得很好,很漂亮,在我用对峙指出问题后,她就开始把问题归结为自己年纪大了用不好这样的东西,这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最后我们和她重新梳理了整个流程,找出是哪些点没有契合用户的期望以便改进。另一个发泄型的用户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看得出来对流行的东西很在行,在非常顺利的完成我们的测试后,对产品的评价却非常低,坚持说不好用,通过对峙后的仔细询问,才发现导致他对产品评价低的原因其实是不够好看不够时尚,而不是他之前说的不好用,后来用户自己解释到,他在买东西的时候外观是第一考虑的因素,不好看的用着就会觉得不爽。可以看到,用户在一开始告诉我们的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当然不是他们有心欺骗,而是他们没有主动的去深入思考,只是下意识的把自己的第一感觉说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用户的观察和与他们的交流,引导他们更细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时候也会遇到用户不想多谈,此刻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多半会发现他们双臂交抱于胸前,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封闭,拒绝的姿势。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如果你要跟陌生人问路,面前一位双臂交抱而站,另一位则是双臂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你会去向谁询问呢?如果用户已经做出这样的姿势,后面的交流可能已经意义不多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请用户动起来,或者让他在纸上写写画画,或者让他拿着一个什么东西,总之要打破他这种封闭的身体姿态,因为行为的改变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当以一个更加开放的姿势与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人们的态度也会更加的开放和积极。
其实,对人类身体语言的研究也算是一门极复杂的学科,可是也非常容易入门,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只要有意识的去仔细观察,一定可以发现更多有趣有用的东西。


猜你喜欢
- 就是一个简单的python查询百度关键词排名的函数,以下是一些简介:1、UA随机2、操作简单方便,直接getRank(关键词,域名)就可以了
- 导语:通过node_exporter监控GPU以及cpu频率、温度,不想用一个node_exporter再加一个dcgm,分开监控。我这里监
- 准备必须环境:Python3开始先实现一个简单的版本,直接上代码:import urllib.requestimport urllib.er
- 函数嵌套和嵌套调用函数的嵌套函数的嵌套:在函数里面还有函数。分为外函数和内函数。嵌套函数是为函数内部服务的,比如减少代码的重复,想要调用函数
- 通常我们在制作上图的时候,会分别给四个div加上不同的css属性,来实现中间间隔。但我们更希望的是不需要对html标签做标识,直接能通过cs
- 相信各位phper在日常开发中,会经常遇到需要合并数组的场景。那么,在php中都有哪一些方法可以用来合并数组呢。第一种,使用&ldq
- c语言里:c_p.c#include <stdio.h>void get_str_list(int n, char *b[2])
- Django教程Python下有许多款不同的 Web 框架。Django是重量级选手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许多成功的网站和APP都基于Djan
- 雪花算法是在一个项目体系中生成全局唯一ID标识的一种方式,偶然间看到了Python使用雪花算法不尽感叹真的是太便捷了。它生成的唯一ID的规则
- 本篇文章将介绍在 Python 中将 hex 转换为 base64 的方法。使用 Python 中的 codecs 模块将 HEX 转换为
- pandas中包含了DataFrame和Series数据类型,分别表示二维数据结构和一维数据结构。简单的可以理解为Series为excel表
- 前言成语填空想必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特别是有在上小学的家长肯定都有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的认知里看图猜成语不就是一些小儿科的东西吗?当然了
- 本篇文章将讨论使用 Python 中的四种不同方法来使用、管理秒并将其转换为天、小时、分钟和秒。现在,让我们开始讨论这些方法并在一些示例中使
- Python的运算符和其他语言类似(我们暂时只了解这些运算符的基本用法,方便我们展开后面的内容,高级应用暂时不介绍)数学运算>>
- 前几天同学要我帮他做个国际聊天室,要求能够将聊天的内容自动翻译成多国语言.本来想用worldlink的翻译服务,但是用ajax很难获得结果,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学习之第三方包安装方法,最近在学习QQ空间、微博(爬虫)模拟登录,都涉及到了RSA算法。这样需要下一个RSA包
- 目录精确调整工作表的行高和列宽批量更改多个工作簿的数据格式批量更改工作簿的外观格式设置字体格式修改字体为宋体修改字号字体加粗字体颜色单元格填
- 在PHP中,有两种包含外部文件的方式,分别是include和require。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文件不存在或发生了错误,require
- 一.请求后台的时候,服务端对每一个请求都会验证权限,而前端也需要对服务器返回的特殊状态码统一处理,所以可以针对业务封装请求。首先我们通过re
- 打开cmder1.移动到D盘输入命令:D:2.创建文件夹λ mkdir myApp3.创建python自带的虚拟环境λ pytho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