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读懂Golang init函数执行顺序
作者:爱码大鲤鱼 发布时间:2024-04-27 15:40:37
1.init 函数简介
Golang init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主要用于完成程序的初始化工作,如初始化数据库的连接、载入本地配置文件、根据命令行参数初始化全局变量等。
package main
import "flag"
var gopath string
func init() {
println("init a")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b")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c")
// gopath may be overridden by --gopath flag on command line.
flag.StringVar(&gopath, "gopath", "/root/go", "override default GOPATH")
}
func main() {
println("main")
flag.Parse()
println(gopath)
}
运行输出:
$ go run main.go --gopath="/home/alice/go"
init a
init b
init c
main
/home/alice/go
之所以特殊,是因为 init 函数有如下特点:
init 函数是可选的,可以没有;
与 main 函数一样,不能有入参与返回值;
与 main 函数一样,init 会自动执行,不能被其他函数调用;
一个包内可以有多个 init 函数,即可以在包的多个源文件中定义多个 init 函数。一般建议在与包同名源文件中写一个 init 函数,这样可读性好且便于维护;
一个源文件可以有多个 init 函数。
2.执行顺序
既然一个程序可以有多个 init 函数,那么对于位于不同包、不同源文件中的多个 init 函数,其执行顺序是怎样的呢?
下面从多个方面去考察。
2.1 单个源文件的 init 执行顺序
package main
func init() {
println("init a")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b")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c")
}
func main() {
println("main")
}
运行输出:
$ go run main.go
init a
init b
init c
main
结论: 同一个源文件的 init 函数执行顺序与其定义顺序一致,从上到下。
2.2 单个包的 init 执行顺序
假设 main 包有三个源文件 a.go,b.go 和 c.go。
// a.go
package main
func init() {
println("init a")
}
// b.go
package main
func init() {
println("init b")
}
// c.go
package main
func init() {
println("init c")
}
// main.go
package main
func init() {
println("init main")
}
func main() {
println("main")
}
编译运行输出:
$ go build && ./main
init a
init b
init c
init main
main
结论: 同一个包中不同源文件 init 函数的执行顺序,是根据文件名的字典序来确定。
2.3 main 包导入多个包时 init 执行顺序
2.3.1 不存在依赖
对于不同的包,如果不相互依赖的话,在 main 包中被 import,那么这种情况下,各个包的 init 执行顺序是怎样的呢?
假设有包 a,b 和 c,在 main.go 中被 import。
// a 包
// a.go
package a
func init() {
println("init a")
}
// b 包
// b.go
package b
func init() {
println("init b")
}
// c 包
// c.go
package c
func init() {
println("init c")
}
// main 包
// main.go
package main
import (
_ "main/a"
_ "main/b"
_ "main/c"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main")
}
func main() {
println("main")
}
编译运行输出:
$ go build && ./main
init a
init b
init c
init main
main
结论: 对于不同的包,如果不相互依赖的话,按照 main 包中导入顺序调用包的 init 函数,最后再调用 main 包的 init 函数。
2.3.2 存在依赖
对于不同的包,如果存在依赖关系的话,在 main 包中被 import,那么这种情况下,各个包的 init 执行顺序是怎样的呢?
假设有包 a,b 和 c,main 包 import a 包,a import b,b import c,即依赖关系为 main > a > b > c。
// a 包
// a.go
package a
import _ "main/b"
func init() {
println("init a")
}
// b 包
// b.go
package b
import _ "main/c"
func init() {
println("init b")
}
// c 包
// c.go
package c
func init() {
println("init c")
}
// main 包
// main.go
package main
import (
_ "main/a"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main")
}
func main() {
println("main")
}
编译运行输出:
$ go build && ./main
init c
init b
init a
init main
main
结论: 如果 package 存在依赖,不同包的 init 函数按照包导入的依赖关系决定执行顺序。 调用顺序为最后被依赖的最先被初始化,如导入顺序 main > a > b > c,则初始化顺序为 c > b > a > main,依次执行对应的 init 方法。
2.4 包级变量初始化与 init 函数执行顺序
如果包中存在包级变量,那么其初始化与 init 函数执行先后顺序如何呢?
还是假设有包 a,b 和 c,main 包 import a 包,a import b,b import c,即依赖关系为 main > a > b > c。且每个包都有一个包级变量,并通过函数完成其初始化。
// a 包
// a.go
package a
import _ "main/b"
var A = func() string {
println("init var A")
return "A"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a")
}
// b 包
// b.go
package b
import _ "main/c"
var B = func() string {
println("init var B")
return "B"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b")
}
// c 包
// c.go
package c
var C = func() string {
println("init var C")
return "C"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c")
}
// main 包
// main.go
package main
import (
_ "main/a"
)
var m = func() string {
println("init var m")
return "m"
}()
func init() {
println("init main")
}
func main() {
println("main")
}
编译运行输出:
$ go build && ./main
init var C
init c
init var B
init b
init var A
init a
init var m
init main
main
结论: 可见每个包的包级变量初始化是在 init 函数执行之前完成的。不同包的 init 函数与包级变量的初始化顺序如下图所示。
3.小结
Golang 中的 init 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主要用于完成程序的初始化工作。其特点有:
init 函数是可选的,可以没有;
与 main 函数一样,不能有入参与返回值;
与 main 函数一样,init 会自动执行,不能被其他函数调用;
一个包内可以有多个 init 函数,即可以在包的多个源文件中定义多个 init 函数。一般建议在与包同名源文件中写一个 init 函数,这样可读性好且便于维护;
一个源文件可以有多个 init 函数。
程序中如果在不同包的不同源文件有多个 init 函数时,其执行顺序可概述为:
同一个源文件的 init 函数执行顺序与其定义顺序一致,从上到下;
同一个包中不同文件的 init 函数的执行顺序按照文件名的字典序;
对于不同的包,如果不相互依赖的话,按照 main 包中 import 的顺序调用其包中的 init 函数;
如果包存在依赖,不同包的 init 函数按照包导入的依赖关系决定执行顺序。 调用顺序为最后被依赖的最先被初始化,如导入顺序 main > a > b > c,则初始化顺序为 c > b > a > main,依次执行对应的 init 方法;
如果包存在包级变量,则先于包的 init 函数完成初始化。
程序的初始化和执行都起始于 main 包。如果 main 包还导入了其它的包,那么就会在编译时将它们依次导入。有时一个包会被多个包同时导入,那么它只会被导入一次(例如很多包可能都会用到 fmt 包,但它只会被导入一次,因为没有必要导入多次)。
当一个包被导入时,如果该包还导入了其它的包,那么会先将其它包导入进来,然后再对这些包中的包级常量和变量进行初始化,接着执行 init 函数,依次类推。
请务必铭记于心,虽然 init() 顺序是明确的,但代码可以更改,init() 函数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使代码变得脆弱和容易出错,因此在编码时避免依赖 init() 函数的执行顺序。
参考文献
Package initialization - The Go Programming Language Specification
Initialization - Effective Go
彻底搞懂下golang的init函数 - 哔哩哔哩
总结
来源:https://blog.csdn.net/K346K346/article/details/127198455
猜你喜欢
- 写在前面其实我之前写过一个简单的识别手写数字的程序,但是因为逻辑比较简单,而且要求比较严苛,是在50x50大小像素的白底图上手写黑色数字,并
- 1,查看log情况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log%';+-------
- 先给大家展示下效果图,如果大家感觉还不错,请继续参考实现思路详解。布局1.左右各一半(col-md-6)2.左侧登录框占左侧一半的10/12
- 今天在 经纬 同学blog看到的。有这么一段代码:<ul id="demo"><li>
- 一、介绍argparse 模块可以让人轻松编写用户友好的命令行接口。程序定义它需要的参数,然后 argparse 将弄清如何从 sys.ar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os操作文件及文件路径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python获取文件上一级目录:取文件所在目录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基于回溯法子集树模板实现图的遍历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问题一个图:A --> BA --&g
- php中session_id()函数原型及说明session_id()函数说明:stringsession_id([string$id])s
- 注:IE8以前的版本均不支持该特性为了向文档中插入生成内容,可以使用:before与:after伪元素。如,我想在所有链接的后面加上&quo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实现图片中文字分割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原始图片(包含数字):结果图:2、原始图片(包含文
- Web_THBC 为表示层也就是页面(.aspx) BLL_THBC 为业务逻辑层 DAL_THBC 为数据库交互层 (向数据库执行SQL语
- SQL语句举例: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d`=1;当我们输入一条SQL语句,返回一个结果时,那这条语句在
- 我就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代码吧!import torchimport timex = torch.Tensor([[1, 2, 3], [5
- 1、由于国外网站太慢,所以这里使用的是阿里的镜像https://mirrors.aliyun.com/pypi/simple/2、去官网查看
- 一、面相对象继承机制 这个实例使用UML很好的解释了继承机制。 &nb
- 迭代器(Iterable):能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对象,统称可迭代对象。例如:list、tuple、set、str、generator都是
- 本文为多篇“HTTP请求头相关文章”及《HTTP权威指南》一书的阅读后个人汇总整理版,以便于理解。通常HTTP消息包括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请求消
- 导言在前面一些教程中,我们已经看到如何使用应用程序框架,ObjectDataSource,以及那些提供增、改、删功能的数据Web控件。在我们
- 基于node+koa实现的mock数据接口,Koa需要v7.6.0以上node版本,低于此版本请先升级node目录结构// server.j
- 本文实例讲述了微信小程序时间轴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最近项目需要在页面上做一个时间轴,又是第一次做,而且还是在小程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