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ORM框架之SQLAlchemy 的基础用法
作者:花_城 发布时间:2023-06-09 18:03:41
一、SQLAlchemy 介绍
1.1 ORM 的概念
ORM全称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
(对象关系映射),通过 ORM 就能使用 python
中的对象操作数据库(在底层转换为sql语句),免去sql语句的书写。
但是,由于抽象程度较高,所以 sql 语句的执行效率比较低,因此有些情况下,还是需要我们亲自书写sql语句。
ORM 是通过以下对应关系,将 python 代码转换为 sql 语句的:
python对象 | 关系型数据库 |
---|---|
类 | 表 |
类属性 | 字段 |
类的实例对象 | 记录 |
实例对象的属性值 | 记录的字段值 |
1.2 SQLAlchemy介绍
在 django
中访问数据库,通常会使用 django 自带的 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对象关系映射来访问数据库,只需要用python的语法来操作对象,就能被自动映射为 sql 语句。
而 SQLAlchemy 则是一个专门的对象关系映射器和 Python SQL工具包,旨在实现高效和高性能的数据库访问。
1.3 架构
Schema / Types: 类到表之间的映射规则。
SQL Expression Language :SQL 语句。
Engine :引擎。
Connection Pooling: 连接池。
Dialect: 方言,调用不同的数据库
API
(Oracle, postgresql, Mysql) 并执行对应的 SQL语句。
1.4 异步
SQLAlchemy
在1.4版本之前,通过 greenlet 实现对异步的支持,而在1.4及之后版本中,添加了 python asyncio 标准库的支持。所以,这需要 python 解释器版本在 3.6+。
1.5 安装
安装 SQLAlchemy(1.4版本):
pip install SQLAlchemy
如果需要 greenlet 异步支持:
pip install sqlalchemy[asyncio]
二、SQLAlchemy 快速入门
2.1 创建配置(可选)
这一步不是必要的,但将配置单独放置一个文件中,能方便我们管理和修改。
创建一个配置文件,如 settings.py:
DBMS = 'mysql' # 数据库管理系统名称:如 sqlite、mysql、oracle等
DBAPI = 'pymysql' # 所使用的 DBAPI(第三方驱动程序),如 pysqlite、pymysql 等
# 下面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内容:主机IP、端口、用户名、密码、数据库
HOST = 'localhost'
PORT = 3306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123456'
DB = 'myclass'
DB_URI = f'{DBMS}+{DBAPI}://{USERNAME}:{PASSWORD}@{HOST}:{PORT}/{DB}'
2.2 创建引擎和获取、关闭连接
任何 SQLAlchemy 应用程序的开始都是一个名为 Engine 的对象,它是一个为特定的数据库服务器创建一次的全局对象,可以理解为通过 SQLAlchemy 操作数据库的连接中心,保存着连接池。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from settings import DB_URI
engine = create_engine(DB_URI) # 创建引擎
# 也可以直接传入字符串,不使用配置文件
# engine = create_engine("数据库管理系统名称+驱动://用户名:密码@主机IP:端口号/数据库名称", echo=True, future=True)
conn = engine.connect() # 获取连接
result = conn.execute('SQL语句') # 执行SQL
print(result.fetchone()) # 打印 SQL 执行结果中的一行
conn.close() # 关闭连接
create_engine()的其他常用参数:
echo:设置为 True,表示将 SQL 记录到记录器,该记录器将 SQL 写入标准输出。
future:使用2.0风格的引擎和连接 API,以便使用 2.0 版本中的新特性。
encoding:默认为 utf-8。
pool_size:在连接池中保持打开的连接数。
2.3 创建 ORM 模型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declarative_base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olumn, Integer, String
# 创建基类
Base = declarative_base()
# 每一个模型类都要继承 declarative_base() 创建的基类
class User(Base):
# 定义表名
__tablename__ = 'users'
# 定义字段,参数为字段类型和约束
id = Column(Integer, primary_key=True, autoincrement=True)
name = Column(String)
age = Column(Integer)
sex = Column(String(10))
2.4 创建会话
每次在 python 中执行完操作后,都需要通过 session 提交到数据库: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sessionmaker
# 创建会话,相当于 Django ORM 的 objects
Session = sessionmaker(bind=engine)
session = Session()
# 执行数据的增删改查……
# 比如,新增数据
# session.add(模型类(类属性=值,……))
# 提交
session.commit()
# 关闭session
session.close()
在commit()之前,可以取消对实例对象所做的修改,也就是回滚:
session.rollback()
2.5 创建和删除表
创建所有表:
Base.metadata.create_all(engin)
删除所有表:
Base.metadata.drop_all(engin)
2.6 新增数据
新增数据:
变量名 = 模型类(类属性=值,……)
session.add(变量名)
批量新增:
session.add_all([
模型类(类属性=值,……),
模型类(类属性=值,……)
……
])
2.7 查询数据
查询所有: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all()
返回模型类实例对象列表。
查询指定字段: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字段).all()
只获取返回结果的第一个: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first()
连表查询: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1,模型类2).filter(条件).all()
# 如,查询用户 ID 及其爱好的 ID
res = session.query(User, Hobby).filter(User.hobby_id == Hobby.id).all()
返回一个元组构成的列表,元组包含两个实例对象。
过滤: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filter(条件).all()
# 如,查询年龄大于18岁的学生名字
res = session.query(Student.name).filter(Student.age >= 18).all()
条件中常用运算符:
多条件过滤:
# 条件之间默认为 and 关系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filter(条件1, 条件2……).all()
# 使用 or
from sqlalchemy import or_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filter(or_(条件1, 条件2……)).all()
排序: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order_by(排序依据字段.desc()).all() # desc 表示倒序,写 asc 或不写就是升序
统计个数: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count()
切片: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all()[1:3]
2.8 修改数据
变量名 = session.query(模型类).filter(条件).update({"字段":值})
# 不要忘记提交
2.9 删除数据
session.query(模型类).filter(条件).delete()
三、多表操作
下面的内容中,我将称定义了外键字段的模型类为被关联模型,另一个为关联模型。
3.1 一对多
创建模型:
外键定义在多的一方。
from sqlalchemy import ForeignKey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relationship
class 模型类名称(Base):
__tablename__ = '表名'
字段 = Column(类型,约束)
……
外键字段 = Column(类型,其他约束,ForeignKey(关联模型.字段)) # 重点
关联模型名称小写 = relationship("关联模型的名称",backref="用于反向查询的名称") # 不是字段,不会在数据库中创建
新增数据:
# 正向新增
变量名 = 被关联模型(字段=值,……,外键字段=关联模型(字段=值……))
session.add(变量名)
# 反向新增
变量名A = 关联模型(字段=值,……)
变量名A.backref的值 = [被关联模型的实例1,被关联模型的实例2……]
session.add(变量名A)
正向查询:
先获取被关联模型的实例,然后通过实例.外键获取关联对象。
反向查询:
先获取关联模型的实例,然后通过实例.backref的值获取被关联模型的实例对象。
3.2 多对多
创建模型:
新建中间表,只保存双方的对应关系即可。
在其中一方,定义 relationship:
关联模型类名称小写 = relationship("关联模型类的名称", secondary='中间表模型类的名称小写', backref="用于反向查询的名称") # 不是字段,不会在数据库中创建
新增数据:
在双方创建好数据后,直接在中间表中添加对应关系。
正向、反向查询:
与一对多模型一致。
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39330486/article/details/123010788
![](https://www.aspxhome.com/images/zang.png)
![](https://www.aspxhome.com/images/jiucuo.png)
猜你喜欢
- 需要注意的是,firefox下必须要设置下 signed.applets.codebase_principal_support 在 fire
- 1.问题背景Python之所以强大,不仅是因为该语言本身的特点,也是因为它拥有众多无所不能的第三方库。强大的软件库允许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避免
- 前言ECMAScript 6.0(以下简称 ES6)是 JavaScript 语言的下一代标准,已经在2015年6月正式发布了。它的目标,是
- 对url进行编码在服务器端我们可以使用asp中的server.urlencode,很方便实现。如:<% ss="asp之家欢
- pytorch更新完后合并了Variable与Tensortorch.Tensor()能像Variable一样进行反向传播的更新,返回值为T
- 1.索引是什么1.1 认识索引先创建一个简单的DataFrame。myList = [['a', 10, 1.1], &nb
- 通过LogMiner实现Oracle数据同步迁移为了实现Oracle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网上的资料比较少的时候。最好用的Oracle数据库
- 前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DataFrame中的索引。上一篇文章当中我们介绍了DataFrame数据结构当中一些常用的索引的使用方法,比如ilo
- CSS 文件的大小和所引起的 HTTP 的请求数是 CSS 性能的最关键因素回流(reflow)和渲染时间(非常!)没那么重要副本(dupl
-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连接各种数据库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MySQL:  
- 什么是中间件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高流量的站点通常需要将Django部署在负载平衡proxy之后。 这种方式将带来一些复杂性,其一就是每
- 或许你已经看过很多关于CSS3动画的技术,包括前端观察之前发表的一些,那么现在就情看一看CSS3动画的魅力吧。这里是一辑47个令人瞠目结舌的
- 这是个“懒人”用的办法,你没有时间更新主页,却又不能让三个月前的更新还标着"new",那么用这个js可以帮你的大忙!这个
- 将数据写入Excel文件中,用python实现起来非常的简单,下面一步步地教大家。一、导入excel表格文件处理函数import xlwt注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S实现长图上下滚动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案例描述将一张长图放在某一固定长宽的盒子里,当鼠标置于盒子的上半
- 本文实例讲述了JS实现单击输入框弹出选择框效果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运行效果截图如下:完整实例代码如下:<!DOCT
- ubuntu 14.04 + python3.4 + chrome, 在浏览器中查看tensorboard, 发现出了graph,其他的数据
- 目录selenium介绍selenium原理Selenium安装部署步骤1. 准备好python环境:2. 下载selenium并安装:3.
- 1、场景import { observe } from "./reactive";import Watcher from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avaScript实现简易轮播图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完整代码:<!DOCTYPE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