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解析
作者:小袁ITSuper 发布时间:2021-03-17 10:34:10
1. 算法描述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2. 算法分析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那么我们需要进行n-1次冒泡过程,每次对应的比较次数如下图所示:
3. 动图展示
看明白了运行流程,我们再来看看动图实现:
4. 代码实现
我们对如下无序列表进行排序
实现代码:
import time
pop_list = [19, 14, 10, 4, 15, 26, 20, 96]
print("没排序前的列表为:", pop_list)
# 记录开始时间
start = time.time()
# 外层循环控制轮数
for i in range(len(pop_list) - 1):
# 内层循环控制比较次数
for j in range(len(pop_list) - i - 1):
# 如果前一个数字比后一个数字大,就交换位置
if pop_list[j] > pop_list[j + 1]:
# python特有交换位置方式
pop_list[j], pop_list[j + 1] = pop_list[j + 1], pop_list[j]
print("排序好的列表为:", pop_list)
# 记录结束时间
end = time.time()
print("算法总耗时:", end - start)
运行结果:
5. 算法升级
在循环中定义了一个变量count,如果第一次循环后count没有变化,就说明输入的是有序序列,这时我们直接return退出循环,这时候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实现代码:
import time
def bubble_sort(pop_list):
for j in range(len(pop_list) - 1, 0, -1):
count = 0
for i in range(0, j):
if pop_list[i] > pop_list[i + 1]:
pop_list[i], pop_list[i + 1] = pop_list[i + 1], pop_list[i]
count += 1
if count == 0:
return
pop_list = [19, 14, 10, 4, 15, 26, 20, 96]
print("没排序前的列表为:", pop_list)
# 记录开始时间
start = time.time()
bubble_sort(pop_list)
print("排序好的列表为:", pop_list)
# 记录结束时间
end = time.time()
print("算法总耗时:", end - start)
运行结果:
6. 时间复杂度分析
最优时间复杂度:O(n) (表示遍历一次发现没有任何可以交换的元素,排序结束。)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稳定性:稳定
排序分析:待排数组中一共有8个数,第一轮排序时进行了7次比较,第二轮排序时进行了6比较,依次类推,最后一轮进行了1次比较。
数组元素总数为N时,则一共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1)+ (N-2)+ (N-3)+ ...1=N*(N-1)/2
算法约做了N^2/2次比较。因为只有在前面的元素比后面的元素大时才交换数据,所以交换的次数少于比较的次数。如果数据是随机的,大概有一半数据需要交换,则交换的次数为N^2/4(不过在最坏情况下,即初始数据逆序时,每次比较都需要交换)。
交换和比较的操作次数都与 N^2 成正比,由于在大O表示法中,常数忽略不计,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来源:https://blog.csdn.net/yuan2019035055/article/details/125089982


猜你喜欢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模块的定义,模块的导入,__name__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相关内容:什么是模块模块的导入同级目
- Python是一门弱类型语言,很多从C/C++转过来的朋友起初不是很适应。比如,在声明一个函数时,不能指定参数的类型。用C做类比,那就是所有
- 1.下载Python官网:传送门根据自己的主机环境下载python2.安装下载完后直接安装,安装时自定义安装路径,这里路径要记下来我的安装路
- 前言elasticsearch-dsl是基于elasticsearch-py封装实现的,提供了更简便的操作elasticsearch的方法。
- 学习前言上一篇讲了如何构建回归算法,这一次将怎么进行简单分类。Keras中分类的重要函数1、np_utils.to_categoricaln
-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xxx.frm'这个文件不见了,而是这些文件的权限(应该要是mysql)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root
- 实现一个柱状图,这个柱状图的高度在不停的刷新,效果如下:官网是没有动态刷新的示例的,由于需要我查看了其源码,并根据之前示例做出了动态柱状图的
- 在pandas中的groupby和在sql语句中的groupby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也难怪,毕竟关系数据库中的存放数据的结构也是一张大表罢了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微信小程序封装多张图片上传api代码实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
- 函数 &n
- 前言本文介绍的是将django项目部署到centos的遇到的一些问题,关于将Django项目部署到CentOs服务器中的步骤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 px比em更加容易使用,em指字体高,任意浏览器的默认字体高都是16px。所以未经调整的浏览器都符合: 1em=16px,所以10px=0.
- 代码如下:'================================================== '函数名:
- 1、给滚动条换色 好多网站的滚动条不是系统默认的灰色,而是一些红色、蓝色的,请问这是如何做的?答:这个很好实现,插入下面的代码:<&n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实现自主查询实时天气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用到了urllib2 json 很简单的
- 下面我讲讲关于这套系统的加载流程 定义根目录,定义include目录 加载核心文件 配置文件'config.inc.php'
- 用Splash做页面抓取时,如果爬取的量非常大,任务非常多,用一个Splash服务来处理的话,未免压力太大了,此时可以考虑搭建一个负载均衡器
- 主要介绍常用的MySQL命令,包括连接数据库,修改密码,管理用户,操作数据库,操作数据表,数据库备份等,每个命令都配有实例说明,让大家更容易
- 如何在ADSI中查询用户属性?看看下面这个返回用户可用属性的代码实例,基本上返回了大部分可用的用户属性:<%Dim x&nb
- 0. 学习目标栈和队列是在程序设计中常见的数据类型,从数据结构的角度来讲,栈和队列也是线性表,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它们的基本操作是线性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