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Java中一个简单的LinkedList
作者:byhieg 发布时间:2023-03-12 11:55:02
LinkedList与ArrayList都是List接口的具体实现类。LinkedList与ArrayList在功能上也是大体一致,但是因为两者具体的实现方式不一致,所以在进行一些相同操作的时候,其效率也是有差别的。
对于抽象的数据结构——线性表而言,线性表分为两种,一种是顺序存储结构的顺序表,另一种是通过指针来描述其逻辑位置的链表。
针对于具体的Java实现:
顺序存储的顺序表是用数组来实现的,以数组为基础进行封装各种操作而形成的List为ArrayList
链表是用指针来描述其逻辑位置,在Java中以双向链表为基础进行封装各种操作而形成的List为LinkedList
针对插入与删除操作,ArrayList每插入一个元素,首先需要判断数组的空间够不够,不够要进行扩容,在有足够的空间的基础上,在指定的index位置上插入元素,但是该index及以后的元素都要后移。虽然删除操作不需要判断空间够不够,但同样需要该index及以后的元素向前移动,这些移动的操作会增加时间的复杂度。但是对于LinkedList就不一样,因为使用指针来指示其逻辑的位置,所以插入与删除的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 O(1) **
虽然对于ArrayList而言,插入与删除的时间复杂度很高,但是对于查找指定位置的元素这种操作而言,就非常的快,因为可以通过数组直接得到该下标对应的元素。反而,LinkedList而言,无法直接返回指定位置的元素,需要一个个查询,其时间的复杂度就是 ** O(n) **
与如何实现Java的ArrayList经典实体类一样,实现的目的主要在于练手以及掌握官方实现的原理和一些技巧,因此很多需要与其他类配合的方法和功能,就先不在这里实现如iterator等
所以,实现的LinkedList的方法如下:
add方法
get方法
indexOf方法
remove方法
与实现ArrayList的名字一样,为SimpleLinkedList。源码地址,欢迎star,fork
构建一个双向链表
构建的代码如下: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public Node(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
this.item = item;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常规的双向链表的构建方法,一个数字域存放数组,一个前指针指向一个Node类型的元素,一个后指针指向一个Node类型的元素。
对于LinkedList的实现而言,还需要以下三个成员变量
private int size;
private Node<E> first;
private Node<E> last;
Add方法
这里实现的add方法是简单的add(E e)以及add(int index,E e)两个方法,addAll()将其他集合转换LinkedList的方法,暂时放到以后去实现。
add方法两个重载方法,其分别对应不同的添加方式。先说add(E e)方法的实现。
public boolean add(E element) {
addAtLast(element);
return true;
}
不指定位置添加元素,则默认添加到了链表的最后。addAtLast的核心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addAtLast(E element) {
Node<E> l = last;
Node<E> node = new Node<E>(element, null, l);
last = node;
if (l == null) {
first = node;
} else {
l.next = node;
}
size++;
}
首先找到最后一位的Node元素,然后根据element创建一个新的Node元素,其next指向为null,prev指向为最后一位Node元素。在创建完Node元素之后,last就变成了先创建的Node元素,接下来只需要把新node元素加到链表中即可。即让l对象(原最后一位,现倒数第二位元素的next指针,指向新node元素)。至此,新node元素的next指向null,prev指向倒数第二个元素,倒数第二个元素的next指向新node,就将node成功加入链表。
上述的操作也可以看出,其插入的操作非常省时间,比起ArrayList,扩容,移动元素快很多。
add的第二个重载方法 add(int index ,E e),先看代码实现: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RangeForAdd(index);
if (index == size) {
addAtLast(element);
} else {
Node<E> l = node(index);
addBeforeNode(element, l);
}
}
首先判断要插入的index是否在范围内,在的话,再执行后续的add操作。如果要插入的index刚好是最后一位,则执行上面讲的addAtLast,如果不是,则得到index所对应的Node元素,执行addBeforeNode。
获取index所对应的Node元素,是node方法,代码如下:
private Node<E> node(int index) {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cursor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
cursor = cursor.next;
}
return cursor;
} else {
Node<E> cursor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
cursor = cursor.prev;
}
return cursor;
}
}
这里的查找采用二分查找,节省查找时间,而且也应用到了双向链表的特点。首先判断index在前一半的范围内,还是后一半的范围内。如果是前一半,则游标Node初始为first,用游标Node元素的next,不断指向index所在的元素。如果是后一半,则游标Node初始为last,用游标Node元素的prev,不断指向index所在的元素。
在指定元素的前面插入新节点的addBeforeNode的方法如下:
private void addBeforeNode(E element, Node<E> specifiedNode) {
Node<E> preNode = specifiedNode.prev;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lement, specifiedNode, preNode);
if (preNode == null) {
first = newNode;
} else {
preNode.next = newNode;
}
specifiedNode.prev = newNode;
size++;
}
插入的方式很简单,新节点的prev是原index元素的prev,新节点的next是原index元素。剩下的操作是把该node放到链表中,让原index元素的prev的next为新节点,但是要判断preNode是不是空,是的话,表示newNode为第一个元素,就是first。
至此,一个add方法,就实现完了。
get方法
get方法在有了上述node方法之后,就非常的简单。代码如下:
public E get(int index) {
checkRange(index);
return node(index).item;
}
checkRange检查index是否不在范围内。
private void checkRange(int index) {
if (index >= size || index < 0)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指定index超过界限");
}
}
indexOf方法
indexOf(Object o)用来得到指定元素的下标。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element) {
Node<E> cursor = first;
int count = 0;
while (cursor != null) {
if (element != null) {
if (element.equals(cursor.item)) {
return count;
}
}else{
if (cursor.item == null) {
return count;
}
}
count ++;
cursor = cursor.next;
}
return -1;
}
与ArrayList一样,从第一位开始查找,首先先判断element是不是null,分成两种情况。
remove方法
remove方法与add方法一样,同样有两个重载的方法,remove(Object o)与remove(int index)
先看简单的remove(int index)方法,代码如下: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Range(index);
return deleteLink(index);
}
deleteLink是将该index所对应的节点的链接删除的方法,其代码如下:
private E deleteLink(int index) {
Node<E> l = node(index);
E item = l.item;
Node<E> prevNode = l.prev;
Node<E> nextNode = l.next;
if (prevNode == null) {
first = nextNode;
}else{
prevNode.next = nextNode;
l.next = null;
}
if (nextNode == null) {
last = prevNode;
}else{
nextNode.prev = prevNode;
l.prev = null;
}
size--;
l.item = null;
return item;
}
首先获得该index对应的Node元素,得到该Node元素的前一个元素和后一个元素。接下来,只需要将前一个元素和后一个元素直接相连即可,其他只需要额外判断前一个元素和后一个元素是否为null就行。在判断前一个元素是否为null的时候,只需要操作前一个元素,在判断后一个元素是否为null的时候,也只需要操作后一个元素。最后,将要删除的元素各个引用至为null。
remove另一个重载方法remove(Object o),在实现了indexOf和deleteLink方法之后,就非常简单。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nt index = indexOf(o);
if (index < 0){
return false;
}
deleteLink(index);
return true;
}
获取该元素对应对应的下标,然后执行deleteLink方法,完成remove操作。
总结
至此,一个功能简单的LinkedList就实现完成了,全部的代码可以看源码地址,
来源:http://www.cnblogs.com/qifengshi/p/6401744.html


猜你喜欢
- weibo.java @Override &n
- 前言相信这个方法Canvas.drawText大家一定不陌生,TextView就是使用它将文字绘制出来。可是这个方法并没有文字换行的功能,也
- 在springmvc中controller的结果集可通过json格式传到js前端接受,也可以通过Map传给前端,具体实现如下1,通过json
- 本篇开始介绍Jetpack Compose 中的修饰符Modifier。修饰符可以用来执行以下操作:更改可组合项的大小、布局、行为和外观。添
- 1.定义字符串字符串常见的构造方式如下:String s1 = "with";String s2 = new Strin
- 前言此文章主要解决拦截用户点击手机底部导航栏中的返回键时该事件的拦截;此方法依然可以适用于fragmentonBackPressed()这是
- 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是线程模型中的经典问题: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共用同一个存储空间,如下图所示生产者向空间里存放数据,而消费者取用数据
- 首先说的是LinearLayout布局下的居中一般是这样的:(注意: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
- 前言本文将带您了解在 Flutter 中制作翻转卡片动画的两个完整示例。第一个示例从头开始实现,第二个示例使用第三方包。闲话少说,让我们动手
- 前言在Java 8之前,默认情况下,接口中的所有方法都是公共的和抽象的。但是这一限制在Java 8中被打破了,Java 8允许开发人员在接口
- 问题描述 在某一天打开电脑后,idea里的代码无缘无故地就爆红了,不但spring框架爆红,就
-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使用Socket通信传输文件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前面几篇文章介绍了使用Java的Socket编程和
- 接着上一篇继续,老铁们1.检查数组的有序性给定一个整型数组, 判断是否该数组是有序的(升序) public static bo
- 一开始我就纳闷了,怎么调试都只是一个光溜溜的界面,右侧的工具栏都没有如图:就一个光秃秃的界面,什么都没有,这就对调试很不方便于是我就试了试各
- AutoGenerator 是 MyBatis-Plus 的代码生成器,通过 AutoGenerator 可以快速生成 Entity、Map
- 为了方便客户抓取Log,现通过TCP协议连接指定服务器,传输指定内容,定义指定目录,IP,PORT字段接收参数。直接上代码 public s
- C# 中的委托(Delegate)类似于 C 或 C++ 中函数的指针。委托(Delegate) 是存有对某个方法的引用的一种引用类型变量。
- 1、前言我学习Java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从一个小白开始慢慢摸索,现在已经逐渐进入状态,学会了一些东西,故将自己从0开始的经历分享出来。
- 前言在前面的2个章节中,一一哥 带大家实现了在Spring Security中添加图形验证码校验功能,其实Spring Security的功
- 前言最近学习java,接触到了回调机制(CallBack)。初识时感觉比较混乱,而且在网上搜索到的相关的讲解,要么一言带过,要么说的比较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