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向多线程中传递参数的三种方法详细介绍
发布时间:2023-07-11 21:52:55
在传统的同步开发模式下,当我们调用一个函数时,通过这个函数的参数将数据传入,并通过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来返回最终的计算结果。但在多线程的异步开发模式下,数据的传递和返回和同步开发模式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线程的运行和结束是不可预料的,因此,在传递和返回数据时就无法象函数一样通过函数参数和return语句来返回数据。本文就以上原因介绍了几种用于向线程传递数据的方法,在下一篇文章中将介绍从线程中返回数据的方法。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一般在使用线程时都需要有一些初始化数据,然后线程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返回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最先要做的就是向线程中传递数据。
一、通过构造方法传递数据
在创建线程时,必须要建立一个Thread类的或其子类的实例。因此,我们不难想到在调用start方法之前通过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将数据传入线程。并将传入的数据使用类变量保存起来,以便线程使用(其实就是在run方法中使用)。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通过构造方法来传递数据:
package mythread;
public class MyThread1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MyThread1(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1("world");
thread.start();
}
}
由于这种方法是在创建线程对象的同时传递数据的,因此,在线程运行之前这些数据就就已经到位了,这样就不会造成数据在线程运行后才传入的现象。如果要传递更复杂的数据,可以使用集合、类等数据结构。使用构造方法来传递数据虽然比较安全,但如果要传递的数据比较多时,就会造成很多不便。由于Java没有默认参数,要想实现类似默认参数的效果,就得使用重载,这样不但使构造方法本身过于复杂,又会使构造方法在数量上大增。因此,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就得通过类方法或类变量来传递数据。
二、通过变量和方法传递数据
向对象中传入数据一般有两次机会,第一次机会是在建立对象时通过构造方法将数据传入,另外一次机会就是在类中定义一系列的public的方法或变量(也可称之为字段)。然后在建立完对象后,通过对象实例逐个赋值。下面的代码是对MyThread1类的改版,使用了一个setName方法来设置 name变量:
package mythread;
public class MyThread2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2 myThread = new MyThread2();
myThread.setName("world");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Thread);
thread.start();
}
}
三、通过回调函数传递数据
上面讨论的两种向线程中传递数据的方法是最常用的。但这两种方法都是main方法中主动将数据传入线程类的。这对于线程来说,是被动接收这些数据的。然而,在有些应用中需要在线程运行的过程中动态地获取数据,如在下面代码的run方法中产生了3个随机数,然后通过Work类的process方法求这三个随机数的和,并通过Data类的value将结果返回。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返回value之前,必须要得到三个随机数。也就是说,这个 value是无法事先就传入线程类的。
package mythread;
class Data
{
public int value = 0;
}
class Work
{
public void process(Data data, Integer numbers)
{
for (int n : numbers)
{
data.value += n;
}
}
}
public class MyThread3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Work work;
public MyThread3(Work work)
{
this.work = work;
}
public void run()
{
java.util.Random random = new java.util.Random();
Data data = new Data();
int n1 = random.nextInt(1000);
int n2 = random.nextInt(2000);
int n3 = random.nextInt(3000);
work.process(data, n1, n2, n3); // 使用回调函数
System.out.println(String.valueOf(n1) + "+" + String.valueOf(n2) + "+"
+ String.valueOf(n3) + "=" + data.val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3(new Work());
thread.start();
}
}
在上面代码中的process方法被称为回调函数。从本质上说,回调函数就是事件函数。在Windows API中常使用回调函数和调用API的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因此,调用回调函数的过程就是最原始的引发事件的过程。在这个例子中调用了process方法来获得数据也就相当于在run方法中引发了一个事件。


猜你喜欢
- 同学们应该都去麦当劳或肯德基吃过快餐吧?请同学们参考肯德基官网的信息模拟肯德基快餐店的收银系统,合理使用C++/python/Java,结合
- 这个是SpringBoot的Maven插件,主要用来打包的,通常打包成jar或者war文件。其中goal标签可以有5个值:repackage
- 这个进度条可以反映真实进度,并且完成百分比的文字时随着进度增加而移动的,所在位置也恰好是真实完成的百分比位置,效果如下:思路如下:第一部分是
- Web服务器是运行及发布Web应用的容器,只有将开发的Web项目放置到该容器中,才能使网络中的所有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开发Java We
- springMVC默认的解析器里面是没有加入对文件上传的解析的,,使用springmvc对文件上传的解析器来处理文件上传的时需要用sprin
- 一、坐标分类地图坐标大致分为几种: 1、GPS、WGS84,也就是原始坐标体系,
- spring boot 使用profile来分区配置很多时候,我们项目在开发环境和生成环境的环境配置是不一样的,例如,数据库配置,在开发的时
- 前言安卓的Material库提供了许多样式更精美的控件,其中就有悬浮控件,它表现出一种悬浮在页面的效果,也就是有立体效果的,让人产生这种控件
- 咱们废话不多说进入主题、系统主页展示:用户登录后进行系统首页: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分角色管理、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进行菜单灵活控制、用
- 导言代码是写给人看的,不是写给机器看的,只是顺便计算机可以执行而已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SICP)》 导言在我们的项目里经常会出现
- 前言总是觉得对HashMap很熟悉,但最近连续被问到几个关于它的问题,才发现它其实并不简单。这里对关于它的一些问题做个总结,也希望能够大家一
- 前言图片作为内存消耗大户,一直是开发人员尝试优化的重点对象。Bitmap的内存从3.0以前的位于native,到后来改成jvm,再到8.0又
- 今天在用rsa界面服务端的数据时,碰到了部分乱码的问题,虽然能解密出正确的数据但是前面会多一堆乱码.一开始以为是编码的问题,可是全都设置成了
- Android 处理OnItemClickListener时关于焦点颜色的设置问题  
- 之前代码有一个逻辑,是在初始化时读取某个包下的所有class文件,放入到一个HashMap里。代码运行过程中,通过Key获取到对应class
- try { // 方
- 在Android开发中;Activity之间传递参数是常见的事;如果我们要在Activity之间传递图片;1。MainActivity中包括
-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也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选择排序的原理一组无序待排数组,做升序排序,我
- 随着JDK 14的发布(https://waylau.com/jdk-14-released/),各大Java IDE也开始支持JDK 14
- 一、基本概念JavaWeb里面的listener是通过观察者设计模式进行实现的。对于观察者模式,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大概讲一下什么意思。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