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教你如何使用Java实现WebSocket
作者:今昔在 发布时间:2023-06-07 04:18:20
一、WebSocket简介
WebSocket协议通过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提供全双工通信来进行Web和服务器的交互功能。
在WebSocket应用程序中,服务器发布WebSocket端点,客户端使用url连接到服务器。建立连接后,服务器和客户端就可以互相发送消息。客户端通常连接到一台服务器,服务器接受多个客户端的连接。
1.1 WebSocket协议
WebSocket协议有两个部分:握手和传输。客户端通过向服务端URL发送握手请求来建立连接。握手与现有的基于HTTP的基础结构相兼容。Web服务器将其解释为升级版的HTTP连接请求。
一个客户端建立连接的握手请求:
GET /path/to/websocket/endpoint HTTP/1.1
Host: localhost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Key: xqBt3ImNzJbYqRINxEFlkg==
Origin: http://localhost
Sec-WebSocket-Version: 13
一个服务端响应:
HTTP/1.1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Accept: K7DJLdLooIwIG/MOpvWFB3y3FE8=
从上面的请求和响应中可以看出来,一个WebSocket连接的建立,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维护一个Key来作为该连接的连接凭证。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WebSocketKey,服务器根据WebSocketKey生成WebSocketAccept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对WebSocketKey的值再进行相同的操作,如果与服务器返回的Accept的值相匹配,就表示握手成功。握手之后客户端与服务端就互相发送消息。
1.2 WebSocket支持的消息类型
WebSocket支持文本消息(UTF-8编码)和二进制消息。WebSocket的控制消息由Close、Ping、Pong组成。ping和pong也有可能包含应用程序信息。
webSocket端点具有如下的URI形式表示:
ws://host:port/path?query
wss://host:port/path?query
ws代表未加密的连接,默认端口是80
wss代表加密的连接,默认端口是443
path:表示服务器内端点的位置
query:路径参数信息
二、创建一个WebSocket程序
创建和部署WebSocket端点的过程如下:
1、创建一个端点类
2、实现端点的生命周期方法
3、将业务逻辑添加到端点
4、将端点部署到Web应用程序中
**注意:**与Servlet相反,WebSocket端点类会被实例化多次,容器针对与其部署的URI的每个连接都创建一个实例。每个实例都与一个连接相关联。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只有一个线程执行端点实例的代码,所以有助于保持每个连接的用户状态简化开发。
2.1 生命周期方法
EndPoint类中定义了三个生命周期方法:onOpen、onClose、onError
使用注解方式创建服务类
@ServerEndpoint("/echo")
public class EchoEndpoint {
@OnMessage
public void onMessage(Session session, String msg) {
try {
session.getBasicRemote().sendText(msg);
} catch (IOException e) { ... }
}
}
2.2 业务逻辑方法
@ServerEndpoint("/receive")
public class ReceiveEndpoint {
@OnMessage
public void textMessage(Session session, String msg) {
System.out.println("Text message: " + msg);
}
@OnMessage
public void binaryMessage(Session session, ByteBuffer msg) {
System.out.println("Binary message: " + msg.toString());
}
@OnMessage
public void pongMessage(Session session, PongMessage msg) {
System.out.println("Pong message: " +
msg.getApplicationData().toString());
}
}
注意:一个服务类最多可以有三个OnMessage注解,每个消息类型分别使用一种方法:Text、Binary、Pong
2.3 维护客户状态
有时在程序中我们可能需要在连接中维护一些用户参数,WebSocket也提供了这样的服务
Session.getUserProperties获取用户参数信息
如果要存储所有连接的客户端共有的信息,可以使用静态变量,但是需要用户保证对数据的线程安全访问。
@ServerEndpoint("/delayedecho")
public class DelayedEchoEndpoint {
@OnOpen
public void open(Session session) {
session.getUserProperties().put("previousMsg", " ");
}
@OnMessage
public void message(Session session, String msg) {
String prev = (String) session.getUserProperties()
.get("previousMsg");
session.getUserProperties().put("previousMsg", msg);
try {
session.getBasicRemote().sendText(prev);
} catch (IOException e) { ... }
}
}
2.4 数据格式的编码与解码
由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交互可能涉及数据格式的转换,所以提供了Decoder和Encoder的方式解决。
同时由于WebSocket的@Message注解只能有一个用来传输Text信息或Binary信息,所以要进行最常用的Json->entity转换解析就需要该方法
Encoder
Encoder.Text 用于文本消息Encoder.Binary 用于二进制消息
使用方法:
1、创建编解码类
public class MessageATextEncoder implements Encoder.Text<MessageA>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EndpointConfig ec)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encode(MessageA msgA) throws EncodeException {
// Access msgA's properties and convert to JSON text...
return msgAJsonString;
}
}
2、在端点类注解中添加该Encoder
@ServerEndpoint(
value = "/myendpoint",
encoders = { MessageATextEncoder.class, MessageBTextEncoder.class }
)
public class EncEndpoint { ... }
3、这时候就可以发送MessageA和MessageB两种类型的Text数据
MessageA msgA = new MessageA(...);
MessageB msgB = new MessageB(...);
session.getBasicRemote.sendObject(msgA);
session.getBasicRemote.sendObject(msgB);
注意:webSocket会自动寻找使用哪种编码器,所以发送数据统一使用sendObject即可
Decoder
实现Decoder以将WebSocket消息转换为Java对象
Decoder.Text 用于文本消息
Decoder.Binary 用于二进制消息
使用方法
与Encoder类似
注意:与Encoder不同,Decoder最多可以指定一个Binary和一个Text类型的Decoder,如果有两种以上的Java类型作为文本消息进行发送和接收需要进行定义处理。可以使多个消息继承一个公共的消息父类
1、编写Decoder类,对收到消息类型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解码
public class MessageTextDecoder implements Decoder.Text<Message>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EndpointConfig ec)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Override
public Message decode(String string) throws DecodeException {
// Read message...
if ( /* message is an A message */ )
return new MessageA(...);
else if ( /* message is a B message */ )
return new MessageB(...);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willDecode(String string) {
// Determine if the message can be converted into either a
// MessageA object or a MessageB object...
return canDecode;
}
}
2、在端点类中添加decoders={MessageDecoder.class}
@ServerEndpoint(
value = "/myendpoint",
encoders = { MessageATextEncoder.class, MessageBTextEncoder.class },
decoders = { MessageTextDecoder.class }
)
public class EncDecEndpoint { ... }
3、在@OnMessage方法中使用
@OnMessage
public void message(Session session, Message msg) {
if (msg instanceof MessageA) {
// We received a MessageA object...
} else if (msg instanceof MessageB) {
// We received a MessageB object...
}
}
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336946/article/details/129594828


猜你喜欢
- 前言老规矩,还是从最简单粗暴的开始。那么多简单算简单?多粗暴算粗暴?我告诉你可以不写一句代码,你信吗?直接把一个文件往IIS服务器上一扔,就
- 本文实例讲述了C#处理Access中事务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Access不能像SQL server一样直接执行多条语句,
- 一、事务隔离级别①介绍数据库系统必须具有隔离并发运行各个事务的能力,使它们不会相互影响,避免各种并发问题。一个事 务与其他事务隔离的程度称为
- 自定义转换器实现参数去空格1.自定义转换器类实现Converter<S, T>类,重写convert()方法,直接上代码。/**
- 这篇效果和上一篇:https://www.jb51.net/article/100638.htm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不再在OnTouchEv
- 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复杂提供访问应用程序的行为,通常通过接口定义或注解定义两种方法实现。控制器负责解析用户的请求并将其转换为一个
- 最近做通讯录小屏机 联系人姓名显示--长度超过边界字体变小/** * 自定义TextView,文本内容自动调整字体大小以适应TextVie
- 目录1、如果一个方法或变量是"private"访问级别,那么它的访问范围是:2、代码将打印?3、下面关于hibernat
- Android studio Run with --stacktrace option to get the stack tra
- 在 String 中提供了两个截取字符串的方法,一个是从指定位置截取到字符串结尾,另一个是截取指定范围的内容。下面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介绍。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ava日期操作工具类,获取指定日期前一天、后一天;日期转换;两个日期之间相隔天数等工具类,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im
- SpringBoot找不到映射文件org.apache.ibatis.binding.BindingException: Invalid b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下如何实现支付宝接口的使用,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
- 本篇内容通过操作软键盘的函数着手详细分析了隐藏或者显示软键盘的实现方法,并且对其中重要的代码做了详细分析。一、开篇如果有需要用到输入的地方,
- 一、需求分析最近公司项目要实现一个需求要满足以下功能: 1)显示一个 list
- 下边是一些我们常用的正则表达式。自己写的一些正则表达式,可以先在线测评一下。一、校验数字的表达式 1 数字:^[0-9]*$&nb
- 当我们要创建一个Tcp/Ip Server connection ,我们需要一个范围在1000到65535之间的端口 。但是本机一个端口只能
- 前端调用后端接口,获得数据并渲染一、介绍一个完善的系统,前后端交互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可以分成下面几步:前端向后端发起请求后端接口接收前端
-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开发中计算器的sin、cos及tan值计算问题。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接到一个需求 :要求计算器sin
- 生成1. 生成error 文件的路径:你可以通过参数设置-XX:ErrorFile=/path/hs_error%p.log, 默认是在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