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ty分布式高性能工具类同线程下回收对象解析
作者:向南是个万人迷 发布时间:2023-05-24 22:00:55
同线程回收对象
上一小节剖析了从recycler中获取一个对象, 这一小节分析在创建和回收是同线程的前提下, recycler是如何进行回收的
回顾第三小节的demo中的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User user1 = RECYCLER.get();
user1.recycle();
User user2 = RECYCLER.get();
user2.recycle();
System.out.println(user1==user2);
}
这里就是一个同线程回收对象的典型场景, 在一个线程中将对象创建并且回收, 我们的User对象定义了recycle方法
static class User{
private final Recycler.Handle<User> handle;
public User(Recycler.Handle<User> handle){
this.handle=handle;
}
public void recycle(){
handle.recycle(this);
}
}
这里的recycle是通过handle对象的recycle方法实现对象回收的, 这里实际调用的是DefaultHandle的recycle方法
我们跟进recycle方法
public void recycle(Object object) {
if (object != value)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object does not belong to handle");
}
stack.push(this);
}
这里如果回收的对象为null, 则抛出异常
如果不为null, 则通过自身绑定stack的push方法将自身push到stack中
跟到push方法中:
void push(DefaultHandle<?> item) {
Thread current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if (thread == currentThread) {
pushNow(item);
} else {
pushLater(item, currentThread);
}
}
这里首先判断当前线程, 和创建stack的时候保存的线程是否是同一线程, 如果是, 说明是同线程回收对象, 则执行pushNow方法将对象放入stack中
跟到pushNow方法中:
private void pushNow(DefaultHandle<?> item) {
if ((item.recycleId | item.lastRecycledId) != 0)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recycled already");
}
item.recycleId = item.lastRecycledId = OWN_THREAD_ID;
int size = this.size;
if (size >= maxCapacity || dropHandle(item)) {
return;
}
if (size == elements.length) {
elements = Arrays.copyOf(elements, min(size << 1, maxCapacity));
}
elements[size] = item;
this.size = size + 1;
}
如果第一次回收, item.recycleId和item.lastRecycledId都为0, 所以不会进入if块, 我们继续往下看
item.recycleId = item.lastRecycledId = OWN_THREAD_ID 这一步将handle的recycleId和lastRecycledId赋值为OWN_THREAD_ID, OWN_THREAD_ID在每一个recycle中是唯一固定的, 这里我们只需要记得这个概念就行
然后获取当前size
如果size超过上限大小, 则直接返回
这里还有个判断dropHandle, 我们跟进去:
boolean dropHandle(DefaultHandle<?> handle) {
if (!handle.hasBeenRecycled) {
if ((++handleRecycleCount & ratioMask) != 0) {
return true;
}
handle.hasBeenRecycled = true;
}
return false;
}
if (!handle.hasBeenRecycled) 表示当前对象之前是否没有被回收过, 如果是第一次回收, 这里会返回true, 然后进入放到if
再看if中的判断
if ((++handleRecycleCount & ratioMask) != 0)
handleRecycleCount表示当前位置stack回收了多少次对象(回收了多少次, 不代表回收了多少个对象, 因为不是每次回收都会被成功的保存在stack), ratioMask我们之前分析过是7, 这里 (++handleRecycleCount & ratioMask) != 0 表示回收的对象数如果不是8的倍数, 则返回true, 表示只回收1/8的对象
然后将hasBeenRecycled设置为true, 表示已经被回收
回到pushNow方法中:
如果size的大小等于stack中的数组elements的大小, 则将数组elements进行扩容
最后将size通过数组下标的方式将当前handle设置到elements的元素中, 并将size进行自增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xiangnan6122/p/10209008.html


猜你喜欢
- 背景介绍1,最近有一个大数据量插入的操作入库的业务场景,需要先做一些其他修改操作,然后在执行插入操作,由于插入数据可能会很多,用到多线程去拆
-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使用ViewFlipper和GestrueDetector共同实现滑屏效果。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关于
- 前言本文主要写的是:springboot下ueditor上传功能的实现及遇到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整体项目结构展示Springboot整合uedi
- 下面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执行某个操作,直到关闭定时操作:final Handler handler = new Handler();
- 一、在pom.xml中配置jetty插件: <build> <plugins> <p
- 引言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聊到了 Java 标准库中 HashMap 与 LinkedHashMap 的实现原理。HashMap 是一个标准的
- 一、概述从3.1版本起,Spring框架就已经支持将缓存添加到现有的Spring应用中,和事务支持一样,缓存抽象允许在对代码影响最小的情况下
- Android InputAndroid Input指的是输入事件,主要是触摸滑动,当然还包括类似蓝牙外设的输入。Input涉及到的主要模块
- 一、之前旧的写法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nb
- 本片shader实现的效果是模型腐蚀消失,且腐蚀的边缘大小可以调、颜色可调。效果图如下:设置面板如下:使用时需要给ClipMask参数给一张
- 什么是sam 转换Single Abstract Method 实际上这是java8中提出的概念,你就把他理解为是 一个方法的接口 的就可以
- 网上搜集了java的学习思维导图,分享给大家。01.Java程序设计(基础)02.Java程序设计(专题)03.客户端网页编程04.Java
- 一、同步容器 1、Vector——>ArrayList vector 是线程(Thread)同步(Synchron
- 1. 调试追踪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enterTryMethod() { S
- 引言在项目中,时间的使用必不可少,而java 8之前的时间api Date和Calander等在使用上存在着很多问题,于是,jdk1.8引进
- 一、基本使用它们是 LockSupport 类中的方法// 暂停当前线程LockSupport.park(); // 恢复某个线程的运行Lo
- Android 3.0引入了CursorLoader实现异步加载数据,为了避免同步查询数据库时阻塞UI线程的问题。在API 11之前可以通过
- Ireport的安装及使用一、 安装ireport1.点击安装包,可以一直点击下一步,安装完成。2.安装完成后,要在如下安装目录下添加ojd
- Mybatis 入参方式单个基本类型或 String 参数在 mapper 文件中随便写<select id=""
- 前言:回顾上一节服务器配置的内容,我们已经可以自己完成公众号服务器的配置。配置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调用的方式,完成对消息管理的处理。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