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_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
作者:zhengzhb 发布时间:2023-12-11 13:32:03
定义: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让你使用不同的请求把客户端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和恢复功能。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命令模式的结构
顾名思义,命令模式就是对命令的封装,首先来看一下命令模式类图中的基本结构:
Command类:是一个抽象类,类中对需要执行的命令进行声明,一般来说要对外公布一个execute方法用来执行命令。
ConcreteCommand类:Command类的实现类,对抽象类中声明的方法进行实现。
Client类:最终的客户端调用类。
以上三个类的作用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重点说一下Invoker类和Recevier类。
Invoker类:调用者,负责调用命令。
Receiver类:接收者,负责接收命令并且执行命令。
所谓对命令的封装,说白了,无非就是把一系列的操作写到一个方法中,然后供客户端调用就行了,反映到类图上,只需要一个ConcreteCommand类和Client类就可以完成对命令的封装,即使再进一步,为了增加灵活性,可以再增加一个Command类进行适当地抽象,这个调用者和接收者到底是什么作用呢?
其实大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想:假如仅仅是简单地把一些操作封装起来作为一条命令供别人调用,怎么能称为一种模式呢?命令模式作为一种行为类模式,首先要做到低耦合,耦合度低了才能提高灵活性,而加入调用者和接收者两个角色的目的也正是为此。命令模式的通用
代码如下:
class Invoker {
private Command command;
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public void action(){
this.command.execute();
}
}
abstract class Command {
public abstract void execute();
}
class ConcreteCommand extends Command {
private Receiver receiver;
public ConcreteCommand(Receiver receiver){
this.receiver = receiver;
}
public void execute() {
this.receiver.doSomething();
}
}
class Receiver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接受者-业务逻辑处理");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eceiver receiver = new Receiver();
Command command = new ConcreteCommand(receiver);
//客户端直接执行具体命令方式(此方式与类图相符)
command.execute();
//客户端通过调用者来执行命令
Invoker invoker = new Invoker();
invoker.setCommand(command);
invoker.action();
}
}
通过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调用时,执行的时序首先是调用者类,然后是命令类,最后是接收者类。也就是说一条命令的执行被分成了三步,它的耦合度要比把所有的操作都封装到一个类中要低的多,而这也正是命令模式的精髓所在:把命令的调用者与执行者分开,使双方不必关心对方是如何操作的。
命令模式的优缺点
首先,命令模式的封装性很好:每个命令都被封装起来,对于客户端来说,需要什么功能就去调用相应的命令,而无需知道命令具体是怎么执行的。比如有一组文件操作的命令:新建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如果把这三个操作都封装成一个命令类,客户端只需要知道有这三个命令类即可,至于命令类中封装好的逻辑,客户端则无需知道。
其次,命令模式的扩展性很好,在命令模式中,在接收者类中一般会对操作进行最基本的封装,命令类则通过对这些基本的操作进行二次封装,当增加新命令的时候,对命令类的编写一般不是从零开始的,有大量的接收者类可供调用,也有大量的命令类可供调用,代码的复用性很好。比如,文件的操作中,我们需要增加一个剪切文件的命令,则只需要把复制文件和删除文件这两个命令组合一下就行了,非常方便。
最后说一下命令模式的缺点,那就是命令如果很多,开发起来就要头疼了。特别是很多简单的命令,实现起来就几行代码的事,而使用命令模式的话,不用管命令多简单,都需要写一个命令类来封装。
命令模式的适用场景
对于大多数请求-响应模式的功能,比较适合使用命令模式,正如命令模式定义说的那样,命令模式对实现记录日志、撤销操作等功能比较方便。
总结
对于一个场合到底用不用模式,这对所有的开发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有时候,因为预见到需求上会发生的某些变化,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使用了某种设计模式,但这个预见的需求偏偏没有,相反,没预见到的需求倒是来了不少,导致在修改代码的时候,使用的设计模式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以至于整个项目组怨声载道。这样的例子,我相信每个程序设计者都遇到过。所以,基于敏捷开发的原则,我们在设计程序的时候,如果按照目前的需求,不使用某种模式也能很好地解决,那么我们就不要引入它,因为要引入一种设计模式并不困难,我们大可以在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对系统进行一下,引入这个设计模式。
拿命令模式来说吧,我们开发中,请求-响应模式的功能非常常见,一般来说,我们会把对请求的响应操作封装到一个方法中,这个封装的方法可以称之为命令,但不是命令模式。到底要不要把这种设计上升到模式的高度就要另行考虑了,因为,如果使用命令模式,就要引入调用者、接收者两个角色,原本放在一处的逻辑分散到了三个类中,设计时,必须考虑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


猜你喜欢
- 前言学习自定义view,想找点东西耍一下,刚好看到抖音的点赞效果不错,尝试一下。抖音效果: 话不多说,先上代码:public class L
- 一、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是记录本人使用flutter加载与调用第三方aar包。二、背景本人go后端,业余时间喜欢玩玩flutter。一直有一个
- 1.例题题目描述迷宫由 n 行 m 列的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要么是空地,要么是障碍物。其中1表示空地,可以走通,2表示障碍物。给定起点坐标
- 对过滤器doFilter里chain.doFilter()函数的理解关于chain.doFilter()函数在最近的使用中不是很理解,但是考
- 本文实例分析了Winform窗体效果。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
- 这篇实例中有四个类,分别为CacheItem 缓存实体类CachePool 缓存池Student 学生实
- 1、 如何给节点添加图片? 首先需要添加一个图片控件,然后给它加入图片,最后把TreeList的节点图片属性和图片控件绑定,代码如下:Ima
- 1、 namenode启动在本系列文章三中分析了hadoop的启动文件,其中提到了namenode启动的时候调用的类为org.apache.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Android自定义实现可滑动按钮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实现逻辑1.创建一个类继承view类,实现里面的o
-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需要修改字体的颜色来突出文本重点,让读者更容易抓住文章要点。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以编程方式,在Wor
- 在界面设计中,一个容器要放置许多组件,为了美观,为组件安排在容器中的位置,这就是布局设计。java.awt中定义了多种布局类,每种布局类对应
- C# Class写入Json/// <summary> /// 写入jso
- 内发光原理内发光原理简单概况是:采样周边像素alpha取平均值叠加效果。概括来说似乎好像特别简单,但需要一定的理解和消化。发光物体可以当做是
- 断断续续的总算的把android开发和逆向
-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展示在客户端展示图片,而且是动态显示,即不停地自行切换图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实现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在XML...&
- 文件上传概述实现web开发中的文件上传功能,需完成如下二步操作:在web页面中添加上传输入项在servlet中读取上传文件的数据,并保存到本
- 背景spring的profile大家都是用的溜的飞起~那么profile的组合如何使用呢???比如我们这样使用@Profile({"
- 在使用STL容器(比如map、list、vector等)的时候,是用放一个对象还是放一个对象指针,即是用vector<int>还
- Android studio so库找不到问题解决办法问题:java.lang.UnsatisfiedLinkError: dalvik.s
-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IOS组件PendulumView,实现了钟摆的动画效果。由于原生的进度条确实是不好看,所以想可以自定义View实现这样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