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中的可变参数模板/lambda表达式
作者:二肥是只大懒蓝猫 发布时间:2023-06-10 18:20:14
1.可变参数模板
C++11的新特性可变参数模板能够让我们创建可以接受可变参数的函数模板和类模板,相比C++98和C++03,类模板和函数模板中只能含固定数量的模板参数,可变参数模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改进。可是可变参数模板比较抽象,因此这里只会写出够我们使用的部分。
下面是一个基本可变参数的函数模板
// Args是一个模板参数包,args是一个函数形参参数包
// 声明一个参数包Args...args,这个参数包中可以包含0到任意个模板参数。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Args... args)
{}
上面的参数args前面有省略号,所以它就是一个可变模版参数,我们把带省略号的参数称为“参数
包”,它里面包含了0到N(N>=0)个模版参数。我们无法直接获取参数包args中的每个参数的,只能通过展开参数包的方式来获取参数包中的每个参数,这是使用可变模版参数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即如何展开可变模版参数。
递归函数方式展开参数包
//递归终止函数
template <class T>
void showList(const T& t)
{
cout << y << endl;
}
//展开函数
template<class T,class ...Args>
void showList(T value, Args... args)
{
cout << value << " ";
showList(args...);
}
int main()
{
showList(1);
showList(1,'A');
showList(1,'A',std::string("sort"));
return 0;
}
代码分析:
①showList(1): 如果只有一个参数,那会直接调用第一个showList函数。
②showList(1,'A'): 匹配到第二个showList函数后,先将1打印出来。然后通过递归,看看args里面有多少个参数,如果只有一个,比如这里的'A',那么就会去调用第一个showList函数。
③showList(1,'A',"sort"): 匹配到第二个showList函数后,先将1打印出来。然后通过递归,看看args里面有多少个参数,这里有两个,那么继续调用第二个showList函数,此时的value变成了'A',依次类推。
逗号表达式展开参数包
这种展开参数包的方式,不需要通过递归终止函数,是直接在expand函数体中展开的, printarg不是一个递归终止函数,只是一个处理参数包中每一个参数的函数。这种就地展开参数包的方式实现的关键是逗号表达式。我们知道逗号表达式会按顺序执行逗号前面的表达式。
expand函数中的逗号表达式:(printarg(args), 0),也是按照这个执行顺序,先执行printarg(args),再得到逗号表达式的结果0。同时还用到了C++11的另外一个特性——初始化列表,通过初始化列表来初始化一个变长数组, {(printarg(args), 0)...}将会展开成((printarg(arg1),0),(printarg(arg2),0), (printarg(arg3),0), etc... ),最终会创建一个元素值都为0的数组int arr[sizeof...(Args)]。由于是逗号表达式,在创建数组的过程中会先执行逗号表达式前面的部分printarg(args)打印出参数,也就是说在构造int数组的过程中就将参数包展开了,这个数组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在数组构造的过程展开参数包。
template <class T>
void PrintArg(T t)
{
cout << t << " ";
}
//展开函数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Args... args)
{
int arr[] = { (PrintArg(args), 0)... };
cout << endl;
}
int main()
{
ShowList(1);
ShowList(1, 'A');
ShowList(1, 'A', std::string("sort"));
return 0;
}
STL容器中的empalce相关接口函数: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emplace_back (Args&&... args)
首先我们看到的emplace系列的接口,支持模板的可变参数,并且万能引用。那么相对insert和
emplace系列接口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呢
int main()
{
std::list< std::pair<int, char> > mylist;
// emplace_back支持可变参数,拿到构建pair对象的参数后自己去创建对象
// 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用法上,和push_back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mylist.emplace_back(10, 'a');
mylist.emplace_back(20, 'b');
mylist.emplace_back(make_pair(30, 'c'));
mylist.push_back(make_pair(40, 'd'));
mylist.push_back({ 50, 'e' });
for (auto e : mylist)
cout << e.first << ":" << e.second << endl;
return 0;
}
2.lambda表达式
在C++98中,如果想要对一个数据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排序,可以使用std::sort方法
int main()
{
int array[] = { 4,1,8,5,3,7,0,9,2,6 };
// 默认按照小于比较,排出来结果是升序
std::sort(array, array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 如果需要降序,需要改变元素的比较规则
std::sort(array, array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greater<int>());
return 0;
}
如果待排序元素为自定义类型,还需要我们定义排序时的比较规则。随着C++语法的发展,人们开始觉得这种写法太复杂了,每次为了实现一个algorithm算法,都要重新去写一个类,如果每次比较的逻辑不一样,还要去实现多个类,特别是相同类的命名,这些都给编程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在C++11语法中出现了Lambda表达式。
先来看看lambda表达式的例子:
//自定义类型
struct Goods
{
string _name; // 名字
double _price; // 价格
int _evaluate; // 评价
Goods(const char* str, double price, int evaluate)
:_name(str)
, _price(price)
, _evaluate(evaluate)
{}
};
int main()
{
vector<Goods> v = { { "苹果", 2.1, 5 }, { "香蕉", 3, 4 }, { "橙子", 2.2,
3 }, { "菠萝", 1.5, 4 } };
//比较价格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
return g1._price < g2._price; });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
return g1._price > g2._price; });
//比较评价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
return g1._evaluate < g2._evaluate; });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
return g1._evaluate > g2._evaluate; });
return 0;
}
上述代码就是使用C++11中的lambda表达式来解决,可以看出lambda表达式实际是一个匿名函数。
lambda表达式语法
ambda表达式书写格式:[capture-list] (parameters) mutable -> return-type { statement}
lambda表达式各部分说明:
[capture-list] : 捕捉列表,该列表总是出现在lambda函数的开始位置,编译器根据[]来判断接下来的代码是否为lambda函数,捕捉列表能够捕捉上下文中的变量供lambda函数使用。
(parameters):参数列表。与普通函数的参数列表一致,如果不需要参数传递,则可以连同()一起省略
mutable:默认情况下,lambda函数总是一个const函数,mutable可以取消其常量性。使用该修饰符时,参数列表不可省略(即使参数为空)。
->returntype:返回值类型。用追踪返回类型形式声明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没有返回值时此部分可省略。返回值类型明确情况下,也可省略,由编译器对返回类型进行推导。
{statement}:函数体。在该函数体内,除了可以使用其参数外,还可以使用所有捕获到的变量。
注意:
在lambda函数定义中,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都是可选部分,而捕捉列表和函数体可以为空。因此C++11中最简单的lambda函数为:[]{}; 该lambda函数不能做任何事情。
int main()
{
// 最简单的lambda表达式, 该lambda表达式没有任何意义
[] {};
// 省略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返回值类型由编译器推导为int
int a = 3, b = 4;
[=] {return a + 3; };
// 省略了返回值类型,无返回值类型
auto fun1 = [&](int c) {b = a + c; };
fun1(10)
cout << a << " " << b << endl;
// 各部分都很完善的lambda函数
auto fun2 = [=, &b](int c)->int {return b += a + c; };
cout << fun2(10) << endl;
// 复制捕捉x
int x = 10;
auto add_x = [x](int a) mutable { x *= 2; return a + x; };
cout << add_x(10) << endl;
return 0;
}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lambda表达式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无名函数,该函数无法直接调用,如果想要直接调用,可借助auto将其赋值给一个变量。
捕获列表说明:
捉列表描述了上下文中那些数据可以被lambda使用,以及使用的方式传值还是传引用。
[var]:表示值传递方式捕捉变量var
[=]:表示值传递方式捕获所有父作用域中的变量(包括this)
[&var]:表示引用传递捕捉变量var
[&]:表示引用传递捕捉所有父作用域中的变量(包括this)
[this]:表示值传递方式捕捉当前的this指针
注意:
a. 父作用域指包含lambda函数的语句块
b. 语法上捕捉列表可由多个捕捉项组成,并以逗号分割。比如:[=, &a, &b]:以引用传递的方式捕捉变量a和b,值传递方式捕捉其他所有变量[&,a, this]:值传递方式捕捉变量a和this,引用方式捕捉其他变量
c. 捕捉列表不允许变量重复传递,否则就会导致编译错误。比如:[=, a]:=已经以值传递方式捕捉了所有变量,捕捉a重复
d. 在块作用域以外的lambda函数捕捉列表必须为空。
e. 在块作用域中的lambda函数仅能捕捉父作用域中局部变量,捕捉任何非此作用域或者非局部变量都会导致编译报错。
f. lambda表达式之间不能相互赋值,即使看起来类型相同
来源:https://blog.csdn.net/wjmhlh/article/details/129704684


猜你喜欢
- 最近在修改Android7.0原生平台的一些bug,其中有关Android Beam传输文件的一些问题还是蛮多的。所以特地找时间总结下曾经踏
- 一.前言RabbitMQ的TTL全称为Time-To-Live,表示的是消息的有效期。消息如果在队列中一直没有被消费并且存在时间超过了TTL
- java 中死锁问题的实例详解先看代码在做解释public class Dead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nbs
- springboot 启动项目打印接口列表环境springboot 2.3.2.RELEASE修改配置文件logging: le
- 条码的应用已深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处理条码时,常需要和各种文档格式相结合。当需要在文档中插入、编辑或者删除条码时,可借助于一些专业的类
- 大家好,欢迎来到老胡的博客,今天我们继续了解设计模式中的职责链模式,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式。跟往常一样,我们还是从一个真实世界的例子入手,这
- 在C#中,用于存储的结构较多,如:DataTable,DataSet,List,Dictionary,Stack等
- 本文不再对值类型进行讨论,主要讨论一下引用类型。如要看内存值类型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前一篇C#之CLR内存原理初探。C#引用类型具体分析如下:先
- @Aspect中有5种通知@Before:前置通知, 在方法执行之前执行@Aroud:环绕通知, 围绕着方法执行@After:后置通知, 在
-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开发之使用ExifInterface获取拍照后的图片属性。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ExifInterfa
- ArrayList就是传说中的动态数组,它提供了如下一些好处:动态的增加和减少元素实现了ICollection和IList接口灵活的设置数组
- 格式要求:SU MO TU WE TH FR SA &nb
- 1.首先在 build.gradle 里导入包implementation 'com.github.PhilJay:MPAndroi
- 在Java中,线程有5中不同状态,分别是:新建(New)、就绪(Ru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和死亡(De
- 第一步,打开Ubuntu Software下载VSCode。(so easy)官网地址:https://code.visualstudio.
- 前言你是否在onStart()启动过某项任务却忘记在onStop()中取消呢?人不是机器,难免会有错漏。就算老手不会犯错,也不能保证新人不会
- 泛型泛型的语法定义class 类名 <泛型标识,泛型标识,…>{ private 泛型标识1,变量名;常用
- 1. Collection是集合类的一个顶级接口,其直接继承接口有List与Set。Collection
- WebSocket介绍WebSocket是HTML5开始提供的一种在单个 TCP 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讯的协议。在WebSocket API中
- IntelliJ IDEA最佳配置IntelliJ IDEA 分为两个版本:旗舰版(Ultimate)和社区版(Community)。旗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