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文件操作之fread函数详解
作者:韩曙亮 发布时间:2023-07-06 18:24:15
前言
二进制文件读写两个重要的函数 , fread 和 fwrite , fread 用于读取文件 , fwrite 用于写出文件 ;
fread / fwrite 函数 既可以操作 二进制文件 , 又可以操作 文本文件 ;
getc / putc 函数 , fscanf / fprintf 函数 , fgets / fgets 函数 , 只能用于操作 文本文件 ;
一、fread 函数
fread 函数作用 : 从文件中读取若干字节数据到内存缓冲区中 ;
fread 函数原型 :
size_t fread( void *buffer, size_t size, size_t count, FILE *stream );
void *buffer 参数 : 将文件中的二进制数据读取到该缓冲区中 ;
size_t size 参数 : 读取的 基本单元 字节大小 , 单位是字节 , 一般是 buffer 缓冲的单位大小 ;
如果 buffer 缓冲区是 char 数组 , 则该参数的值是 sizeof(char) ;
如果 buffer 缓冲区是 int 数组 , 则该参数的值是 sizeof(int) ;
size_t count 参数 : 读取的 基本单元 个数 ;
FILE *stream 参数 : 文件指针 ;
size_t 返回值 : 实际从文件中读取的 基本单元 个数 ; 读取的字节数是 基本单元数 * 基本单元字节大小 ;
代码示例 : 一次性读满整个缓冲区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使用 "rb" 读取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
FILE *p = fopen("D:\\a.txt", "rb");
// 用于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fer[1024] = {0};
// buffer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 sizeof(char) : 读取的基本单元字节长度
// sizeof(buffer) : 读取的基本单元个数,
// 读取字节个数是 sizeof(buffer) * sizeof(char)
// p : 文件指针
fread(buffer, sizeof(char), sizeof(buffer), p);
// 打印读取的内容
printf("buffer = %s\n", buffer);
printf("Main End\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
二、缓冲区受限的情况 ( 循环读取文件 | feof 函数判定文件读取完毕 )
假设缓冲区很小 , 文件很大 , 则需要循环读取文件数据 ;
使用 feof(p)
判定文件是否读取完毕 , 如果返回 true 说明文件没有读取完毕 , 返回 false , 说明文件读取完毕 ;
代码示例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使用 "rb" 读取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
FILE *p = fopen("D:\\a.txt", "rb");
// 用于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fer[4] = {0};
while(!feof(p)){
memset(buffer, 0, sizeof(buffer));
// buffer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 sizeof(char) : 读取的基本单元字节长度
// sizeof(buffer) : 读取的基本单元个数,
// 读取字节个数是 sizeof(buffer) * sizeof(char)
// p : 文件指针
fread(buffer, sizeof(char), sizeof(buffer), p);
// 打印读取的内容
printf("buffer = %s\n", buffer);
}
printf("Main End\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 读取之后出现乱码 , 这是由于每次读取 10 10 10 字节 , 但是字符串必须要以 ‘\0’ 进行结尾 , 如果没有 ‘\0’ 则会一直读取直到出现 ‘\0’ 字符串结尾位置 ;
三、处理乱码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打印出现乱码的情况 , char buffer[4] = {0};
准备了 4 4 4 字节缓冲区 , 每次只使用其中的 3 3 3 个字节 , 这就能保证最后一个字节必定是 ‘\0’ , 打印时就不会出现乱码 ;
代码示例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使用 "rb" 读取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
FILE *p = fopen("D:\\a.txt", "rb");
// 用于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fer[4] = {0};
while(!feof(p)){
memset(buffer, 0, sizeof(buffer));
// buffer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 sizeof(char) : 读取的基本单元字节长度
// sizeof(buffer) : 读取的基本单元个数,
// 读取字节个数是 sizeof(buffer) * sizeof(char)
// p : 文件指针
fread(buffer, sizeof(char), sizeof(buffer) - 1, p);
// 打印读取的内容
printf("buffer = %s\n", buffer);
}
printf("Main End\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 每次从文件中读取 缓冲区字节数 - 1 个字节 , 则能完整的将文本打印出来 ;
四、记录读取的字节个数
fread 函数返回值表示读取到的 基本单元 的个数 , 如果设置了 1KB 的缓冲区 , 但是文件中只有 5 字节 , 则 fread 的返回值就是实际读取到的数据个数 ;
代码示例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使用 "rb" 读取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
FILE *p = fopen("D:\\a.txt", "rb");
// 用于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fer[1024] = {0};
// buffer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 sizeof(char) : 读取的基本单元字节长度
// sizeof(buffer) : 读取的基本单元个数,
// 读取字节个数是 sizeof(buffer) * sizeof(char)
// p : 文件指针
// 返回值 : fread 函数返回值表示读取到的 基本单元 的个数
size_t count = fread(buffer, sizeof(char), sizeof(buffer) - 1, p);
// 打印读取的内容
printf("buffer = %s , read count = %u\n", buffer, count);
printf("Main End\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
五、读取到 0 字节的情况
如果 基本单元 大小 4 4 4 字节 , 文件中只有 3 3 3 字节数据 , 则使用 fread 函数读取文件 , 缓冲区设置 1KB , 则实际读取到的基本单元个数是 0 0 0 ;
代码示例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使用 "rb" 读取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
FILE *p = fopen("D:\\a.txt", "rb");
// 用于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fer[1024] = {0};
// buffer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 sizeof(char) : 读取的基本单元字节长度
// sizeof(buffer) : 读取的基本单元个数,
// 读取字节个数是 sizeof(buffer) * sizeof(char)
// p : 文件指针
// 返回值 : fread 函数返回值表示读取到的 基本单元 的个数
size_t count = fread(buffer, sizeof(int), sizeof(buffer) - 1, p);
// 打印读取的内容
printf("buffer = %s , read count = %u\n", buffer, count);
printf("Main End\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
六、读取完毕的情况
如果文件已经读取完毕 , 不关闭文件 , 再次调用 fread 函数继续读取 , 则读取到的 基本单元 个数是 0 0 0 ;
使用 feof(p)
判定文件是否读取完毕 , 如果返回 true 说明文件没有读取完毕 , 返回 false , 说明文件读取完毕 ;
代码示例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使用 "rb" 读取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
FILE *p = fopen("D:\\a.txt", "rb");
// 用于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fer[1024] = {0};
// buffer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 sizeof(char) : 读取的基本单元字节长度
// sizeof(buffer) : 读取的基本单元个数,
// 读取字节个数是 sizeof(buffer) * sizeof(char)
// p : 文件指针
// 返回值 : fread 函数返回值表示读取到的 基本单元 的个数
size_t count = fread(buffer, sizeof(char), sizeof(buffer) - 1, p);
// 打印第一次读取的内容
printf("First fread : buffer = %s , read count = %u\n", buffer, count);
count = fread(buffer, sizeof(int), sizeof(buffer) - 1, p);
// 打印第二次读取的内容
printf("Second fread : buffer = %s , read count = %u\n", buffer, count);
printf("Main End\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
七、读取文本文件 “\n” 与 读取二进制文件 “\r\n” 区别
以下区别只在 Windows 系统存在 , 在 Linux / Unix 中读取文本数据与二进制数据没有区别 ;
使用 ‘rb’ 方式打开文件 , 读取二进制文件 , 然后调用 fread 函数读取文件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使用 "rb" 读取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
FILE *p = fopen("D:\\a.txt", "rb");
// 用于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fer[1024] = {0};
// buffer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 sizeof(char) : 读取的基本单元字节长度
// sizeof(buffer) : 读取的基本单元个数,
// 读取字节个数是 sizeof(buffer) * sizeof(char)
// p : 文件指针
// 返回值 : fread 函数返回值表示读取到的 基本单元 的个数
size_t count = fread(buffer, sizeof(char), sizeof(buffer) - 1, p);
// 打印第一次读取的内容
printf("fread : buffer = %s , read count = %u\n", buffer, count);
// 逐个字节打印读取出数据的 ASCII 码
int i = 0;
for(i = 0; i < count; i ++){
printf("buffer[%d] = %x\n", i, buffer[i]);
}
printf("Main End\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 第 2 2 2 个索引读取出来的值是 0xd 对应 ‘\r’ , 第 3 3 3 个值是 0xa 对应 ‘\n’ ;
注意 : 最后两个字节是空行对应的 “\r\n” ;
fread : buffer = ab
cd
, read count = 8
buffer[0] = 61
buffer[1] = 62
buffer[2] = d
buffer[3] = a
buffer[4] = 63
buffer[5] = 64
buffer[6] = d
buffer[7] = a
Main End
使用 ‘r’ 方式打开文件 , 读取文本文件 , 然后调用 fread 函数读取文件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使用 "rb" 读取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
FILE *p = fopen("D:\\a.txt", "r");
// 用于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char buffer[1024] = {0};
// buffer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 sizeof(char) : 读取的基本单元字节长度
// sizeof(buffer) : 读取的基本单元个数,
// 读取字节个数是 sizeof(buffer) * sizeof(char)
// p : 文件指针
// 返回值 : fread 函数返回值表示读取到的 基本单元 的个数
size_t count = fread(buffer, sizeof(char), sizeof(buffer) - 1, p);
// 打印第一次读取的内容
printf("fread : buffer = %s , read count = %u\n", buffer, count);
// 逐个字节打印读取出数据的 ASCII 码
int i = 0;
for(i = 0; i < count; i ++){
printf("buffer[%d] = %x\n", i, buffer[i]);
}
printf("Main End\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 第 2 2 2 个索引读取出来的值是 0xa 对应 ‘\n’ ;
最后的空行只有一个 ‘\n’ ;
fread : buffer = ab
cd
, read count = 6
buffer[0] = 61
buffer[1] = 62
buffer[2] = a
buffer[3] = 63
buffer[4] = 64
buffer[5] = a
Main End
来源:https://blog.csdn.net/shulianghan/article/details/117338844


猜你喜欢
- SpringMVC文件下载说明: 在 SpringMVC 中,通过返回 ResponseEntity的类型,可以实现文件下载的功能案例演示1
- 安装 Tomcat 之前请一定先安装 Java ,然后才能安装 Tomcat 。安装 Java 、环境变量 path 的设置以及 cmd 小
- 对象创建的几种方法:使用new关键字使用clone方法反射机制反序列化以上四种都可以产生java对象1,3都会明确的显式的调用构造函数2是在
- java并发之ArrayBlockingQueue详细介绍 ArrayBlockingQueue是常用的线程集合,在线程池中也常常
- AOP注解无效,切面不执行的解决想做一个api请求日志,想到使用aop,配置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坑,aop不起作用,我的aop是这样的:pack
- 引导要求:线程资源必须通过线程池提供,不允许在应用自行显式创建线程;说明:使用线程池的好处是减少在创建和销毁线程上所花的时间以及系统资源的开
- 布局:<?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1.控制屏幕常亮首先导入模块import brightness from '@system.brightness';接下来在
- 本文实例讲述了C#中HttpWebRequest的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HttpWebRequest类主要利用HTTP 协议
- 实例如下所示:package test;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Collec
- 前言在项目中,如果我们要遵循分层领域模型规约: 话,肯定避免不了在DTO、VO、BO、AO、VO、Query等实体的转换,我们通常有几种做法
- 本文实例讲述了C#操作SQLite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地址:System.Data.Sqlite入手。。。首先impo
- 前言上一篇通过clusterservice对cluster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 应该能够给大家一个初步认识。本篇将对cluster的代码组成
- Android选择图片的两种方式:第一种:单张选取通过隐式启动activity,跳转到相册选择一张返回结果关键代码如下:发送请求:priva
- 下面我们来探究Android如何实现关机,重启;在Android中这种操作往往需要管理员级别,或者rootAndroid实现的方式如下几种:
- 元注解是负责对其它注解进行说明的注解,自定义注解时可以使用元注解。Java 5 定义了 4 个注解,分别是 @Documented、@Tar
- Fragment一般是宿主Activity UI的一部分或一种行为
- Math.PI 记录的圆周率Math.E 记录e的常量Math中还有一些类似的常量,都是一些工程数学常用量。Math.ab
- 测试APP时出现以下错误信息:Intel HAXM is required to run this AVD.Your CPU does no
- 每当想找哪个运算符优先级高时,很多时候总是想找的就没有,真让人气愤!现在,终于有个我个人觉得非常全的,分享给大家,欢迎拍砖!C语言运算符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