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ty分布式高性能工具类recycler的使用及创建
作者:向南是个万人迷 发布时间:2022-03-04 17:57:32
前文传送门:Netty分布式FastThreadLocal的set方法实现逻辑剖析
recycler的使用
这一小节开始学习recycler相关的知识, recycler是netty实现的一个轻量级对象回收站, 在netty中, recycler的使用也是相当之频繁的
recycler作用是保证了对象的循环利用, 对象使用完可以通过recycler回收, 需要再次使用则从对象池中取出, 不用每次都创建新对象从而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同时也减轻了gc的压力
这里看一个示例
public class RecyclerDemo {
private static final Recycler<User> RECYCLER = new Recycler<User>() {
@Override
protected User newObject(Handle<User> handle) {
return new User(handle);
}
};
static class User{
private final Recycler.Handle<User> handle;
public User(Recycler.Handle<User> handle){
this.handle=handle;
}
public void recycle(){
handle.recycle(this);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User user1 = RECYCLER.get();
user1.recycle();
User user2 = RECYCLER.get();
user2.recycle();
System.out.println(user1==user2);
}
}
首先定义了一个Recycler的成员变量RECYCLER, 在匿名内部类中重写了newObject方法, 也就是创建对象的方法, 该方法就是用户自定义的
这里newObject返回的new User(handle), 代表当回收站没有此类对象的时候, 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创建对象
成员变量RECYCLER, 可以用来对此类对象的回收和再利用
定一个了一个静态内部类User, User中有个成员变量handle, 在构造方法中为其赋值, handle的作用, 就是用于对象回收的
并且定义了一个方法recycle, 方法体中通过handle.recycle(this)这种方式将自身对象进行回收, 通过这步操作, 就可以将对象回收到Recycler中
以上逻辑先做了解, 之后会进行详细分析
在main方法中, 通过RECYCLER的get方法获取一个user, 然后进行回收
再通过get方法将回收站的对象取出, 再次进行回收, 最后判断两次取出的对象是否为一个对象, 最后结果输出为true
以上demo就可以说明Recycler的回收再利用的功能
简单介绍了demo, 我们就详细的分析Recycler的机制
在Recycler的类的源码中, 我们看到这一段逻辑
private final FastThreadLocal<Stack<T>> threadLocal = new FastThreadLocal<Stack<T>>() {
@Override
protected Stack<T> initialValue() {
return new Stack<T>(Recycler.this, Thread.currentThread(), maxCapacityPerThread,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ratioMask, maxDelayedQueuesPerThread);
}
};
这一段逻辑我们并不陌生, 在上一小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 这里用于保存线程共享对象, 而这里的共享对象, 就是一个Stack类型的对象
每个stack中维护着一个DefaultHandle类型的数组, 用于盛放回收的对象, 有关stack和线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8-3-1
也就是说在每个Recycler中, 都维护着一个线程共享的栈, 用于对一类对象的回收
跟到Stack的构造方法中
Stack(Recycler<T> parent, Thread thread, int maxCapacity, int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int ratioMask, int maxDelayedQueues) {
this.parent = parent;
this.thread = thread;
this.maxCapacity = maxCapacity;
availableSharedCapacity = new AtomicInteger(max(maxCapacity /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LINK_CAPACITY));
elements = new DefaultHandle[min(INITIAL_CAPACITY, maxCapacity)];
this.ratioMask = ratioMask;
this.maxDelayedQueues = maxDelayedQueues;
}
首先介绍几个构造方法中初始化的关键属性:
属性parent表示Reclycer对象自身
属性thread表示当前stack绑定的哪个线程
属性maxCapacity表示当前stack的最大容量, 表示stack最多能盛放多少个元素
属性elements, 就表示stack中存储的对象, 类型为DefaultHandle, 可以被外部对象引用, 从而实现回收
属性ratioMask是用来控制对象回收的频率的, 也就是说每次通过Reclycer回收对象的时候, 不是每次都会进行回收, 而是通过该参数控制回收频率
属性maxDelayedQueues, 这里稍微有些复杂, 在很多时候, 一个线程创建的对象, 有可能会被另一个线程所释放, 而另一个线程释放的对象是不会放在当前线程的stack中的, 而是会存放在一个叫做WeakOrderQueue的数据结构中, 里面也是存放着一个个DefaultHandle, WeakOrderQueue会存放线程1创建的并且在线程2进行释放的对象
这里只是稍作了解, 之后的会对此做详细剖析, 这里我们只需知道, maxDelayedQueues属性的意思就是我这个线程能回收几个其他创建的对象的线程, 假设当前线程是线程1, maxDelayedQueues为2, 那么我线程1回收了线程2创建的对象, 又回收了线程3创建的对象, 那么不可能回收线程4创建的对象了, 因为maxDelayedQueues2, 我只能回收两个线程创建的对象
属性availableSharedCapacity, 表示在线程1中创建的对象, 在其他线程中缓存的最大个数, 同样, 相关逻辑会在之后的内容进行剖析
另外介绍两个没有在构造方法初始化的属性:
private WeakOrderQueue cursor, prev;
private volatile WeakOrderQueue head;
这里相当于指针, 用于指向WeakOrderQueue的, 这里也是稍作了解, 之后会进行详细剖析
有关stack异线程之间对象的关系如图所示(简略):
8-3-2
我们再继续介绍Recycler的构造方法, 同时熟悉有关stack各个参数的默认值:
protected Recycler() {
this(DEFAULT_MAX_CAPACITY_PER_THREAD);
}
这里调用了重载的构造方法, 并传入了参数DEFAULT_MAX_CAPACITY_PER_THREAD
DEFAULT_MAX_CAPACITY_PER_THREAD的默认值是32768, 在static块中被初始化的, 我们可以跟进去自行分析
这个值就代表的每个线程中, stack中最多回收的元素的个数
继续跟重载的构造方法
protected Recycler(int maxCapacityPerThread) {
this(maxCapacityPerThread, MAX_SHARED_CAPACITY_FACTOR);
}
这里又调用了重载的构造方法, 并且传入刚才传入的32768和MAX_SHARED_CAPACITY_FACTOR
MAX_SHARED_CAPACITY_FACTOR默认值是2, 同样在static块中进行了初始化, 有关该属性的用处稍后讲解
继续跟构造方法:
protected Recycler(int maxCapacityPerThread, int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
this(maxCapacityPerThread,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RATIO, MAX_DELAYED_QUEUES_PER_THREAD);
}
这里同样调用了重载的构造方法, 传入了刚才32768和2, 还有两个属性RATIO和MAX_DELAYED_QUEUES_PER_THREAD
RATIO也在static中被初始化, 默认值是8
同上, MAX_DELAYED_QUEUES_PER_THREAD的默认值是2倍cpu核数
我们继续跟构造方法:
protected Recycler(int maxCapacityPerThread, int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int ratio, int maxDelayedQueuesPerThread) {
ratioMask = safeFindNextPositivePowerOfTwo(ratio) - 1;
if (maxCapacityPerThread <= 0) {
this.maxCapacityPerThread = 0;
this.maxSharedCapacityFactor = 1;
this.maxDelayedQueuesPerThread = 0;
} else {
this.maxCapacityPerThread = maxCapacityPerThread;
this.maxSharedCapacityFactor = max(1,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this.maxDelayedQueuesPerThread = max(0, maxDelayedQueuesPerThread);
}
}
这里将几个属性进行了初始化
首先看ratioMask, 这里的方法safeFindNextPositivePowerOfTwo的参数ratio为8, 该方法的意思就是大于等于8的2的幂次方-1, 这里就是ratioMask就是7
maxCapacityPerThread是刚才分析的32768, 是一个大于0的数, 所以进入else
maxCapacityPerThread为32768
maxSharedCapacityFactor的值为2
maxDelayedQueuesPerThread的值为2倍CPU核数
我们再回到Stack的构造方法中
Stack(Recycler<T> parent, Thread thread, int maxCapacity, int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int ratioMask, int maxDelayedQueues) {
this.parent = parent;
this.thread = thread;
this.maxCapacity = maxCapacity;
availableSharedCapacity = new AtomicInteger(max(maxCapacity / maxSharedCapacityFactor, LINK_CAPACITY));
elements = new DefaultHandle[min(INITIAL_CAPACITY, maxCapacity)];
this.ratioMask = ratioMask;
this.maxDelayedQueues = maxDelayedQueues;
}
根据Recycler初始化属性的逻辑, 我们可以知道Stack中几个属性的值:
maxCapacity默认值为32768
ratioMask默认值为7
maxDelayedQueues默认值是两倍cpu核数
availableSharedCapacity的默认值是32768/2, 也就是16384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xiangnan6122/p/10208908.html


猜你喜欢
- 有时候,我们的程序需要启动一些子进程,如嵌入的图形程序。当启动一个进程后,获得这个进程信息Process,然后其内部在某个时刻启动了一个子进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tryAcquire()、addWaiter()、acquireQueued()的用法 ,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try
- 在一些场合,我们往往需要使用印章来给每页文档加盖一个印章,以表示该文档经过某个部门的认证的,常规的做法就是打印文档后盖章,如果需要电子档再行
- 前言:我们进行用maven 开发组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我们添加一些maven依赖后,经常会出现本地原本正常的代码编译不过去下面我们
- 本文实例讲述了C#实现异步GET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
- 一、前言: 我手机从来不装这些东西,不过,有次看到同事的android手机上,有个QQ管家在桌面上浮着,同事拖动管家时,管家就变成一只鸟,桌
- 易于理解版package com.zhebie.ternary;public class ternary { public static v
- JavaFXJavaFX 是一个开源的下一代客户端应用平台,适用于基于Java构建的桌面、移动端和嵌入式系统。 它是许多个人和公司的共同努力
- android中提供了4中动画: AlphaAnimation 透明度动画效果 ScaleAnimation 缩放动画效果 Translat
- 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首先说一下Servlet的生命周期:实例化,初始init,接收请求service,销毁destroy;Sp
- 在我们编写客户端应用程序时,经常要用到鼠标当前的位置。在C#winform中,可以用Control.MousePosition获得当前鼠标的
- java的jar是一个打包工具,用于将我们编译后的class文件打包起来,这里面主要是举一个例子用来说明这个工具的使用。在C盘下的temp文
- 1、spring 框架解决字符串编码问题:过滤器 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name)2、在web.xm
- 代码思路:想要循环遍历文件夹下所有子文件夹,就要用到递归。首先判断路径是否存在:是:获取文件判断是否文件夹:是:调用自身,继续获取子文件夹下
- ForkJoinTask就是ForkJoinPool里面的每一个任务。他主要有两个子类:RecursiveAction和RecursiveT
- 在使用foreach时,collection属性值的三种情况:如果传入的参数类型为List时,collection的默认属性值为list,同
- C#中using指令的用法1.using指令using + 命名空间名字,这样可以在程序中直接用命令空间中的类型,而不必指定类型的详细命名空
- 编写Job定时执行任务十分有用,能解决很多问题,这次实习的项目里做了一下系统定时更新三方系统订单状态的功能,这里用到了Spring的定时任务
- 使用 fragmentLayout 实现,可以把小红点添加到任意 view 上。效果 添加小红点到 textview 上添加小红点到 ima
-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遇到了项目打成 war 包的一个问题,项目创建时选择的时 jar 包方式,后因项目部署要求,需要打成 war 包部署,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