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部类的定义与分类示例详解
作者:帆起航~ 发布时间:2022-07-01 20:16:47
内部类
基本介绍
一个类的内部又完整的嵌套了另一个类结构。被嵌套的类称为内部类(inner class),嵌套其他类的类称为外部类(outer class)。是我们类的第五大成员,内部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直接访问私有属性,并且可以体现类与类之间的包含关系
基本语法:
class Outer{
class Inner{
}
}
内部类的分类:
1.定义在外部类局部位置上(比如方法内):
1).局部内那类(有类名)
2).匿名内部类(没有类名,重点);
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上:
1)成员内部类(没用static 修饰)
2)静态内部类(使用static 修饰)
局部内部类的使用:
局部内部类记住三点会比较好学:
(1)局部内部类定义在方法中/代码块
(2)作用域在方法体或者代码块中
(3)本质仍然是一个类
说明: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局部位置,比如方法中,并且有类名。
1.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含私有的 如下演示
class Outer{
private int num=99;
private void f1(){
System.out.println("真好");
}
{
class Inner{
public void k() {
System.out.println(num);//可以直接访问到Outer类中的成员
f1();//可以直接访问到Outer类中的成员
}
}
}
}
2.不能添加访问修饰符,因为他的地位就是一个局部内部类,局部内部类是不能使用修饰符的,但是可以使用final修饰,因为局部变量也可以使用final
class Outer{
private int num=99;
private void f1(){
System.out.println("真好");
}
{
class Inner{//正确写法
public void k() {
System.out.println(num);
f1();
}
}
final class Inner{}//正确写法
public class inner01{}//错误写法
//总结除final外的任何修饰符,都是错误写法
}
}
3.作用域:仅仅在定义他的方法或代码块中。
class Outer{
private int num=99;
private void f1(){
System.out.println("真好");
}
{
class Inner{
public void k() {
System.out.println(num);
f1();
}
}
Inner inner =new Inner();//正确写法
}
Inner inner =new Inner();//错误写法
//总结出了方法或者代码块的作用域,都是错误写法因为找不到
}
4.局部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成员[访问方式:直接访问]
class Outer{
private int num=99;
private void f1(){
System.out.println("真好");
}
{
class Inner{
public void k() {
System.out.println(num);//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到外部类的成员
f1();
}
}
}
}
5.外部类—访问—>局部内部类的成员 访问方式:创建对象,在访问(注意:必须在作用域内)
public class Us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class Outer{
private int num=99;
private void f1(){
System.out.println("真好");
}
{
class Inner{
public void k() {
System.out.println(num);
f1();
}
}
Inner inner=new Inner();//需要创建一个对象才可以访问内部类的成员,还必须时在他的作用域中创建
inner.k();
}
}
6.外部其他类–不能访问—>局部内部类(因为 局部内部类地位是一个局部变量)
public class Us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ner inner=new Inner();//错误写法
}
}
class Outer{
private int num=99;
private void f1(){
System.out.println("真好");
}
{
class Inner{
public void k() {
System.out.println(num);
f1();
}
}
}
}
7.如果外部类和局部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class Outer{
private int num=99;
private void f1(){
System.out.println("真好");
}
{
class Inner{
private int num=9;
public void k() {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num);//类名.this可以找到这个类中的成员 this.可以找到类中的成员
f1();
}
}
Inner inner=new Inner();
inner.k();
}
}
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的使用(重要)
(1)本质时类(2)内部类(3)该类没有名字(4)同时还时一个对象
说明:匿名内部类时定义在外部类的局部位置,比如方法中并且没有类名(表面没有名字,但是在底层系统还是给分配了名字的)
1.匿名内部类的基本语法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mp anonymous=new temp() {
public void h1() {
System.out.println("驱羊攻虎");
}
};
anonymous.h1();
System.out.println(anonymous.getClass());//输出匿名内部类的类名
}
}
abstract class temp{
public abstract void h1() ;
}
2.匿名内部类的语法比较奇特,请大家注意,因为匿名内部类既是一个类的定义同时他本身也是一个对象,因此从语法上看,他既有定义类的特征,也有创建对象的特征对前面代码分析可以看出这个特点,因此可以调用匿名内部类方法。
3.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括私有的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static String str="以卵击石";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mp anonymous=new temp() {
public void h1() {
System.out.println("驱羊攻虎\r"+str);//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括私有的
}
};
anonymous.h1();
System.out.println(anonymous.getClass());//输出匿名内部类的类名
}
}
abstract class temp{
public abstract void h1() ;
}
4.不能添加访问修饰符。因为他的地位就是一个局部变量而已。
5.作用域:匿名内部类与局部内部类一样 仅仅在定义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
6.匿名内部类----访问---->外部类成员[访问方式:直接访问]
7.外部其他类—不能访问---->匿名内部类(因为 匿名内部类地位是一个局部变量)
8.如果外部类和匿名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匿名内部类访问的化,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要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如Test.this.str
成员内部类:
说明:成员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并且没有static修饰
基本用法:
public class InnerClassTest {
public class InnerClassA {
}
}
1.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含私有的
2.可以添加任意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默认、private), 因为它的地位就事一个成员。
3.作用域:和外部类的其他成员一样,为整个类体,在外部类的成员方法中创建成员内部类对象,在调用方法。
4.成员内部类----访问---->外部类(比如:属性) [访问方式:直接访问](说明)
5.外部类—>访问---->内部类 (说明) 访问方式:创建对象,在访问
6.外部其他类----访问---->成员内部类
7.如果外部类和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内部类访问的话,默认遵循就进原则,如果想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静态内部类的使用:
说明:静态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并且有static修饰
public class InnerClassTest {
static class InnerClassA {
}
}
1.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静态成员,包含私有的,但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成员
2.可以添加任意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默认、private),因为它的地位就是一个成员
3.作用域:同其他成员,为整个类体
4.静态内部类—访问—>外部类(比如:静态属性)[访问方式:直接访问所有静态成员]
5.外部类—访问—>静态内部类 访问方式:创建对象、在访问
6.外部其他类—访问—>静态内部类
7.如果外部类和静态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静态内部类访问的时,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总结
来源:https://blog.csdn.net/Q2854542067/article/details/116082523


猜你喜欢
- 泛型将集合中的元素限定为一个特定的类型。术语ArrayList<E> -- 泛型类型ArrayList -- 原始类型E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并发编程预防死锁过程详解,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
- 公司经理把我拉出来,死马当活马医,做一个安卓app,作为刚毕业几个月且只是培训了几个月的小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当然最大的挑战不
- Spring @Async无法实现异步问题原因项目中存在2个配置文件:springMVC.xml和beanDefines.xml,它们都配置
- object nullObj = null; object obj = new Object(); return nullObj ?? ob
- 一、什么是相对布局相对布局是另外一种控件摆放的方式相对布局是通过指定当前控件与兄弟控件或者父控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达到相对的位置二、为什么
- 数据库中记录了商家在百度标注的经纬度(如:116.412007, 39.947545)最初想法,以圆心点为中心点,对半径做循环,半径每增加一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android实现密码框右侧显示小眼睛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实现效果<?xml version=&q
- 多线程经常访问同一资源可能造成什么问题竞态条件和死锁如果两个或多个线程访问相同的对象,或者访问不同步的共享状态 ,就会出现竞态条件;为了避免
- 1、Java版package com.lyz.utils.common; import java.io.UnsupportedEncodin
- 如果运行react-native android项目出现如下错误:解决办法如下:一、执行adb devices,判断adb有没有断,二、如果
- 1.什么是单例模式?所谓类的单例设计模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证在整个的软件系统中,对某个类只能存在一个对象实例,并且该类只提供一个取得其对
- 稍微深入了解过Android的开发者都知道,Android中每个APP的中的所有组件的生命周期状态都是由ActivityManagerSer
- 为什么Android要申请权限简单说下在Android6.0及6.0以上一些google认为涉及“危险和用户隐私”的一些权限不仅要做清单文件
- 购物车项目,业务需要实现了一个购物车的项目,简单的了解下实现逻辑:数据计算等是在Adapter中计算出来的,通过在Adapter中计算出来的
- 在C#的网络编程中,进程和线程是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一个重点,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掌握一下。一:概念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
- 在线扫描相机的调试过程中,需要开辟调试界面来进行位置的配置。调试结束后,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将调试参数保存并在下次启动时加载。另一种简单方式是直
- 添加POM依赖:<!-- spring-boot-监控--><dependency> <group
- CircuitBreaker 断路器服务熔断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服务,比如当某个服务出现问题的时候,控制打向它的流量,让它有时间去恢复,或者限制
- 1、确定本地网络是通的:2、确定SpringBootq启动后是不报错的3、查看是不是自己在配置文件中加入了项目路径:如果加入了项目路径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