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netty中的frame解码器
作者:flydean程序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2-02-22 14:40:21
简介
netty中的数据是通过ByteBuf来进行传输的,一个ByteBuf中可能包含多个有意义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被称作frame,也就是说一个ByteBuf中可以包含多个Frame。
对于消息的接收方来说,接收到了ByteBuf,还需要从ByteBuf中解析出有用而数据,那就需要将ByteBuf中的frame进行拆分和解析。
一般来说不同的frame之间会有有些特定的分隔符,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分隔符来区分frame,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解析。
netty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合适的frame解码器,通过使用这些frame解码器可以有效的简化我们的工作。下图是netty中常见的几个frame解码器: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上面几个frame解码器的使用。
LineBasedFrameDecoder
LineBasedFrameDecoder从名字上看就是按行来进行frame的区分。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换行可以有两种换行符,分别是 “\n” 和 “\r\n” 。
LineBasedFrameDecoder的基本原理就是从ByteBuf中读取对应的字符来和"\n" 跟 “\r\n”,可以了可以准确的进行字符的比较,这些frameDecoder对字符的编码也会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是需要UTF-8编码。因为在这样的编码中,“\n"和”\r"是以一个byte出现的,并且不会用在其他的组合编码中,所以用"\n"和"\r"来进行判断是非常安全的。
LineBasedFrameDecoder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属性,一个是maxLength的属性,用来检测接收到的消息长度,如果超出了长度限制,则会抛出TooLongFrameException异常。
还有一个stripDelimiter属性,用来判断是否需要将delimiter过滤掉。
还有一个是failFast,如果该值为true,那么不管frame是否读取完成,只要frame的长度超出了maxFrameLength,就会抛出TooLongFrameException。如果该值为false,那么TooLongFrameException会在整个frame完全读取之后再抛出。
LineBasedFrameDecoder的核心逻辑是先找到行的分隔符的位置,然后根据这个位置读取到对应的frame信息,这里来看一下找到行分隔符的findEndOfLine方法:
private int findEndOfLine(final ByteBuf buffer) {
int totalLength = buffer.readableBytes();
int i = buffer.forEachByte(buffer.readerIndex() + offset, totalLength - offset, ByteProcessor.FIND_LF);
if (i >= 0) {
offset = 0;
if (i > 0 && buffer.getByte(i - 1) == '\r') {
i--;
}
} else {
offset = totalLength;
}
return i;
}
这里使用了一个ByteBuf的forEachByte对ByteBuf进行遍历。我们要找的字符是:ByteProcessor.FIND_LF。
最后LineBasedFrameDecoder解码之后的对象还是一个ByteBuf。
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
上面讲的LineBasedFrameDecoder只对行分隔符有效,如果我们的frame是以其他的分隔符来分割的话LineBasedFrameDecoder就用不了了,所以netty提供了一个更加通用的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这个frameDecoder可以自定义delimiter:
public class 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 extends ByteToMessageDecoder {
public 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int maxFrameLength, ByteBuf delimiter) {
this(maxFrameLength, true, delimiter);
}
传入的delimiter是一个ByteBuf,所以delimiter可能不止一个字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中定义了一个ByteBuf的数组:
private final ByteBuf[] delimiters;
delimiters= delimiter.readableBytes();
这个delimiters是通过调用delimiter的readableBytes得到的。
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的逻辑和LineBasedFrameDecoder差不多,都是通过对比bufer中的字符来对bufer中的数据进行截取,但是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可以接受多个delimiters,所以它的用处会根据广泛。
FixedLengthFrameDecoder
除了进行ByteBuf中字符比较来进行frame拆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frame拆分的方法,比如根据特定的长度来区分,netty提供了一种这样的decoder叫做FixedLengthFrameDecoder。
public class FixedLengthFrameDecoder extends ByteToMessageDecoder
FixedLengthFrameDecoder也是继承自ByteToMessageDecoder,它的定义很简单,可以传入一个frame的长度:
public FixedLengthFrameDecoder(int frameLength) {
checkPositive(frameLength, "frameLength");
this.frameLength = frameLength;
}
然后调用ByteBuf的readRetainedSlice方法来读取固定长度的数据:
in.readRetainedSlice(frameLength)
最后将读取到的数据返回。
LengthFieldBasedFrameDecoder
还有一些frame中包含了特定的长度字段,这个长度字段表示ByteBuf中有多少可读的数据,这样的frame叫做LengthFieldBasedFrame。
netty中也提供了一个对应的处理decoder:
public class LengthFieldBasedFrameDecoder extends ByteToMessageDecoder
读取的逻辑很简单,首先读取长度,然后再根据长度再读取数据。为了实现这个逻辑,LengthFieldBasedFrameDecoder提供了4个字段,分别是 lengthFieldOffset,lengthFieldLength,lengthAdjustment和initialBytesToStrip。
lengthFieldOffset指定了长度字段的开始位置,lengthFieldLength定义的是长度字段的长度,lengthAdjustment是对lengthFieldLength进行调整,initialBytesToStrip表示是否需要去掉长度字段。
听起来好像不太好理解,我们举几个例子,首先是最简单的:
BEFORE DECODE (14 bytes) AFTER DECODE (14 bytes)
+--------+----------------+ +--------+----------------+
| Length | Actual Content |----->| Length | Actual Content |
| 0x000C | "HELLO, WORLD" | | 0x000C | "HELLO, WORLD" |
+--------+----------------+ +--------+----------------+
要编码的消息有个长度字段,长度字段后面就是真实的数据,0x000C是一个十六进制,表示的数据是12,也就是"HELLO, WORLD" 中字符串的长度。
这里4个属性的值是:
lengthFieldOffset = 0
lengthFieldLength = 2
lengthAdjustment = 0
initialBytesToStrip = 0
表示的是长度字段从0开始,并且长度字段占有两个字节,长度不需要调整,也不需要对字段进行调整。
再来看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4个属性值如下:
lengthFieldOffset = 1
lengthFieldLength = 2
lengthAdjustment = 1
initialBytesToStrip = 3
对应的编码数据如下所示:
BEFORE DECODE (16 bytes) AFTER DECODE (13 bytes)
+------+--------+------+----------------+ +------+----------------+
| HDR1 | Length | HDR2 | Actual Content |----->| HDR2 | Actual Content |
| 0xCA | 0x000C | 0xFE | "HELLO, WORLD" | | 0xFE | "HELLO, WORLD" |
+------+--------+------+----------------+ +------+----------------+
上面的例子中长度字段是从第1个字节开始的(第0个字节是HDR1),长度字段占有2个字节,长度再调整一个字节,最终数据的开始位置就是1+2+1=4,然后再截取前3个字节的数据,得到了最后的结果。
来源:https://blog.csdn.net/superfjj/article/details/124472301


猜你喜欢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ava实现webservice方式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经过测试 jdk1.6.10以下会出现bug 建
-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读取properties文件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package com.test.demo
- 最近在修改Android7.0原生平台的一些bug,其中有关Android Beam传输文件的一些问题还是蛮多的。所以特地找时间总结下曾经踏
- Spire.Cloud.SDK for .NET提供了接口PdfSecurityApi可用于加密、解密PDF文档。本文将通过C#代码演示具体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C#实现计算器窗体程序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功能设计1、计算器中,添加 0-9 共十个数字键。2、计算器中
- 软件行业发展到今天,国际化问题一直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应该越来越被重视。对于开发人员而言,在编写程序之前,国际化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一个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C#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C#作业 用循环结构/数组实现进入启动页面管理员身份登入用户
- ActiveMQ 结合 Spring 收发消息直接使用 ActiveMQ 的方式需要重复写很多代码,且不利于管理,Spring 提供了一种更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ava实现单词小游戏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介绍公司最近有一个竞技场项目,里面有一个单词小游戏。游戏大概就
- //测试StringBuilder的运行效率 publi
- // 隐藏输入法 InputMethodManager imm = (InputMethodManager) getApplicationC
- 1.循环遍历private void GetControls(Control fatherControl){ Co
- 本文以实例形式讲述了C语言实现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方法。是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中常用的技巧。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方法如下:先序遍历:voi
- 通过java的File类创建临时文件,然后在程序退出时自动删除临时文件。下面将通过创建一个JFrame界面,点击创建按钮在当前目录下面创建t
- 前言由于业务需要,后端需要返回一个树型结构给前端,包含父子节点的数据已经在数据库中存储好,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以树型结构的形式返给给前端。数据
- 如果是在资源文件里:<resources> <string name="hello">
- 效果展示在实际项目当中我们经常看到如下各种剪裁形状的效果,Flutter 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方便的 Widget 很轻松就可以实现,下面我们来
- 一、面向对象的4个基本特征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抽象性分为过程抽象和数据抽象。封装性封装将数据以及加在这些数据上的操作组织在一起,
- 通过之前三篇关于Spring Boot异步任务实现的博文,我们分别学会了用@Async创建异步任务、为异步任务配置线程池、使用多个线程池隔离
- 内容简介最近在用Unity实现无人机的模拟飞行,但发现站里基本没有完整介绍如何实现该功能的博客,因时间紧迫,就自己简单做了一个仿真(不是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