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使用Promise实现并发请求数限制
作者:骑风筝上青天 发布时间:2024-04-16 09:54:44
没有Promise的并发请求
在Web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发起多个异步请求来获取数据。例如,我们可能需要从服务器获取一些用户信息、文章内容、评论列表等等。如果我们使用的是传统的JavaScript回调函数,可能会写出类似下面这样的代码:
function getUsers(callback) {
fetch('https://example.com/users', (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response.json((data) => {
callback(data);
});
} else {
console.error('Error fetching users');
}
});
}
function getPosts(callback) {
fetch('https://example.com/posts', (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response.json((data) => {
callback(data);
});
} else {
console.error('Error fetching posts');
}
});
}
function getComments(callback) {
fetch('https://example.com/comments', (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response.json((data) => {
callback(data);
});
} else {
console.error('Error fetching comments');
}
});
}
getUsers((users) => {
console.log(users);
});
getPosts((posts) => {
console.log(posts);
});
getComments((comments) => {
console.log(comments);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三个函数来获取不同的数据,每个函数都接受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当响应成功返回时,我们会调用回调函数并将响应数据传递给它。这种方式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我们需要发起更多的请求,代码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护。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需要在多个请求都完成后进行处理,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技巧来确保所有请求都已经完成。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计数器来跟踪已完成的请求数,并在所有请求都完成后执行回调函数。这种方式也很容易出错,特别是当请求失败时。
使用Promise限制并发请求
幸运的是,JavaScript中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异步请求:Promise。使用Promise,我们可以将异步请求看作是一个返回Promise对象的函数,然后使用链式调用来处理请求的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将上面的代码改写成使用Promise的形式:
function getUsers() {
return fetch('https://example.com/users').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return response.json();
} else {
throw new Error('Error fetching users');
}
});
}
function getPosts() {
return fetch('https://example.com/posts').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return response.json();
} else {
throw new Error('Error fetching posts');
}
});
}
function getComments() {
return fetch('https://example.com/comments').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return response.json();
} else {
throw new Error('Error fetching comments');
}
});
}
Promise.all([getUsers(), getPosts(), getComments()]).then(([users, posts, comments]) => {
console.log(users);
console.log(posts);
console.log(comments);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error);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每个获取数据的函数改写成返回Promise对象的形式。当响应成功返回时,我们会使用then
方法来处理响应数据。如果响应失败,我们会使用throw
语句抛出一个错误。
然后,我们使用Promise.all
函数来等待所有请求完成,并将所有响应数据存储在一个数组中。当所有请求都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解构赋值来获取每个响应数据,并进行处理。如果有任何请求失败,我们可以使用catch
方法来处理错误。
这种方式比使用回调函数更加简洁和易于维护,但它仍然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同时发起太多的请求,可能会导致服务器过载或者网络拥塞。因此,我们需要限制并发请求数,以确保我们的应用程序可以正常运行。
使用Promise实现并发请求数限制
在JavaScript中,我们可以使用Promise.all
函数来等待所有请求完成。但是,Promise.all
函数会等待所有Promise对象都已解析后才返回结果。如果我们同时发起太多的请求,可能会导致浏览器崩溃或者内存溢出。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限制并发请求数。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计数器来跟踪当前正在进行的请求数,然后在所有请求都完成后执行回调函数。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我们不会同时发起太多的请求,从而避免服务器过载或者网络拥塞。
以下是一个使用Promise实现并发请求数限制的示例代码:
function limitRequest(urls, limit) {
let index = 0; // 初始化请求索引为0
const results = []; // 存储所有请求的响应结果
const inProgress = []; // 存储当前正在进行的请求
const executeRequest = (url) => { // 定义执行请求的函数
const promise = fetch(url).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 发起请求并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
inProgress.push(promise); // 将Promise对象添加到inProgress数组中
const removeInProgress = () => { //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将Promise对象从inProgress数组中删除
const i = inProgress.indexOf(promise);
if (i !== -1) {
inProgress.splice(i, 1);
}
};
promise.then((result) => { // 请求成功的回调函数
removeInProgress(); // 将Promise对象从inProgress数组中删除
results.push(result); // 将响应结果存储到results数组中
if (index < urls.length) { // 如果还有未完成的请求,继续执行下一个请求
executeRequest(urls[index++]);
}
}).catch((error) => { // 请求失败的回调函数
removeInProgress(); // 将Promise对象从inProgress数组中删除
console.error(error); // 打印错误信息
});
};
while (index < limit && index < urls.length) { // 启动最初的一批请求
executeRequest(urls[index++]);
}
return Promise.all(inProgress).then(() => results); // 等待所有请求完成,并返回results数组的Promise对象
}
在此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limitRequest
函数,用于限制并发请求数,并将所有请求的响应结果存储在results
数组中。我们使用executeRequest
函数来执行请求,并跟踪当前正在进行的请求。我们使用while
循环来启动最初的一批请求,并在请求完成后继续执行后续请求,直到所有请求都完成。最后,我们使用Promise.all
函数来等待所有请求完成,并返回results
数组。
来源:https://juejin.cn/post/7221481997571457082


猜你喜欢
- int(整型)在32位机器上,整数的位数为32位,取值范围为-2**31~2**31-1,即-2147483648~2147483647在6
- 原文地址https://www.codementor.io/python/tutorial/advanced-use-python-deco
- 介绍我们可以通过控制HeaderStyle, RowStyle, AlternatingRowStyle和其他一些属性来改变GridView
- 二维码又称QR Code,QR全称Quick Response,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
- 在工作中碰到这么一个问题:给定一个已经排序的数组(升序),删除数组中重复的数据,但是只能使用一个数组,这个数组的大小可以变化. 例子:&nb
- 1, 创建pytorch 的Tensor张量:torch.rand((3,224,224)) #创建随机值的三维张量,大小为(3,224,2
- 目录一、MySQL的join buffer二、join buffer cache存储空间的分配三、普通的多表查询实现四、join buffe
-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是什么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在工厂模式中,我们在创建对象时不会
- 目前代码应该没什么bug了,兼容IE6.0 & FF 1.5, 通过xHTML 的Transitional验证和 CSS 验证。为了
- 开发中偶尔需要判断网络的连通性,没有什么方法比 ping 更直接了当,通常检查网络情况都是运行命令ping www.baidu.com ,查
- 如下所示:f=file('a.txt')for eachline in f: print eachline来源:https:
- 分支结构分支结构是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基础。针对分支结构,Go 提供了两种语句形式,一种是 if,另一种是 switch。ifif 语句是 G
- 这样还能减少CPU缓存命中失效的问题(点击这个链接来查看CPU的缓存是如何工作的以及MESI协议)。下面让我们来揭穿三个有关NULL位图的普
- 在执行python 代码的时候,有时候需要传递外面的参数进行处理这个该怎么实现呢?需要一个模块from sys import argv当然也
- 背景又很久没更新了,很幸运地新冠引发了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家羊过后注意休息和防护工作中(尤其是传统项目中)经常遇到这种需要,就是树形结构的
- 向量点乘 (dot) 和对应分量相乘 (multiply) :>>> aarray([1, 2, 3])>>&
- 直接看代码: 代码如下:Class GoogleTranslator sub Class_Initialize
- 一、主线程会等待所有的子线程结束后才结束首先我看下最普通情况下,主线程和子线程的情况。import threadingfrom time i
- 使用time模块可以查看并处理时间和日期相关内容。一、时间的表示格式在Python中,表示时间的格式有4种较为常用,分别是浮点数格式、标准可
- 在师兄的推荐下入坑vue.js ,发现不知如何运行GitHub上的开源项目,很尴尬。通过查阅网上教程,成功搭建好项目环境,同时对前段工程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