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vue给不同环境配置不同打包命令
作者:Jack-小俊 发布时间:2024-04-30 08:45:59
第1步:安装cross-env
npm i --save-dev cross-env
第2步:修改各环境下的参数
在config/目录下添加test.env.js、pre.env.js。
修改prod.env.js里的内容,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use strict'
module.exports = {
NODE_ENV: '"production"',
EVN_CONFIG:'"prod"',
API_ROOT:'"/apis/v1"'
}
分别对test.env.js和pre.env.js文件内容进修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use strict'
module.exports = {
NODE_ENV: '"testing"',
EVN_CONFIG:'"test"',
API_ROOT:'"/test/apis/train"'
}
'use strict'
module.exports = {
NODE_ENV: '"presentation"',
EVN_CONFIG:'"pre"',
API_ROOT:'"/pre/apis/train"'
}
对dev.env.js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如下。dev环境配制了服务代理,API_ROOT前的api是配制的代理地址。
module.exports = merge(prodEnv, {
NODE_ENV: '"development"',
VN_CONFIG: '"dev"',
API_ROOT: '"api/apis/v1"'
})
第3步:修改项目package.json文件
对package.json文件中的scripts内容进行个性,添加上新定义的几种环境的打包过程,里的参数与前面的调协保持一致。
"scripts": {
"dev": "webpack-dev-server --inline --progress --config build/webpack.dev.conf.js",
"start": "npm run dev",
"build": "node build/build.js",
"build:test": "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env_config=test node build/build.js",
"build:pre": "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env_config=pre node build/build.js",
"build:prod": "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env_config=prod node build/build.js"
},
在这里,NODE_ENV最好都设成production,因为在utils.js只做了production一种判定,亲测不会影响各环境API参数。
第4步:修改config/index.js
修改config/index.js文件中build参数,这里的参数会在build/webpackage.prod.conf.js中使用到
build:{
// Template for index.html
// 添加test pre prod 三处环境的配制
prodEnv: require('./prod.env'),
preEnv: require('./pre.env'),
testEnv: require('./test.env'),
//下面为原本的内容,不需要做任何个性
index:path.resolve(__dirname,'../dist/index.html'),
第5步:在webpackage.prod.conf.js中使用构建环境参数
对build/webpackage.prod.conf.js文件进行修改,调整env常量的生成方式。
// 个性env常量的定义
// const env = require('../config/prod.env')
const env = config.build[process.env.env_config+'Env']
第6步:调整build/build.js
删除process.env.NODE_ENV的赋值,修改spinner的定义,调整后的内容如下:
'use strict'
require('./check-versions')()
// 注释掉的代码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const ora = require('ora')
const rm = require('rimraf')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chalk = require('chalk')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config = require('../config')
const webpackConfig = require('./webpack.prod.conf')
// 修改spinner的定义
// const spinner = ora('building for production...')
var spinner = ora('building for ' + process.env.NODE_ENV + ' of ' + process.env.env_config+ ' mode...' )
spinner.start()
//更多的其它内容,不需要做任何调整的内容 ...
最后:
执行npm run build:test打包的就是测试环境
执行npm run build:prod打包的就是生产环境
总结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vue给不同环境配置不同打包命令网站的支持!
来源:https://blog.csdn.net/garvisjack/article/details/81736968


猜你喜欢
- 一、基础概述机器学习(Machine Learing)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机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开发微信公众平台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这两天将之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代码重构了下,基础功能以库的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avaScript制作验证码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html><head><
- 本文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 Python 将 QQ 好友头像拼成“五一快乐”四个字。我们可以将整个实现过程分为两步:爬取 QQ 好友头像、利用
- Server对象提供对服务器上访问的方法和属性.大多数方法和属性是作为实用程序的功能提供的。语法:Server.property|metho
- PHP有效的时间戳典型范围是格林威治时间 1901 年 12 月 13 日 20:45:54 到 203
- python是支持多线程的, 主要是通过thread和threading这两个模块来实现的,本文主要给大家分享python实现多线程网页爬虫
- Py-Spy介绍引用官方的介绍:Py-Spy是Python程序的抽样分析器。 它允许您可视化查看Python程序在哪些地方花了更多时间,整个
- 今天大概弄懂了partition by和group by的区别联系。1. group by是分组函数,partition by是分析函数(然
- 原理形态学是图像处理中常见的名词,图像处理的形态学基本属于数学形态学的范畴,是一门建立在格论和拓扑学基础上的图像分析学科。黑帽运算是结合了腐
- 当使用Tensorflow训练大量深层的神经网络时,我们希望去跟踪神经网络的整个训练过程中的信息,比如迭代的过程中每一层参数是如何变化与分布
- SQL Server中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页,来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页,它们的存储结构都是相同的。每个数据文件都包含相当数量的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接收Gmail新邮件并发送到gtalk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usr/bin/env
- SOCKET编程socket(套接字):是一个网络通信的端点,能实现不同主机的进程通信, -通过IP+端口定位对方并发送消息的通信机制分为U
- 运动模糊:由于相机和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模糊,又称为动态模糊Opencv+Python实现运动模糊,主要用到的函数是cv2.filter
- 报表服务器数据库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报表服务器实例提供内部存储。因为报表服务器数据库架构可能会因为推出新的 Reporting Services
- 问题jupyter notebook读入csv数据时出现错误“SyntaxError: (unicode error) ‘unicodees
- Python中强大的选项处理模块。关于Python之OptionParser模块使用详解可以参考这篇。示例#!/usr/bin/python
- 为了防止机器人频繁登陆网站或者破坏分子恶意登陆,很多用户登录和注册系统都提供了图形验证码功能。验证码(CAPTCHA)是“Completel
- python中的集合什么是集合?集合是一个无序的不重复元素序列常用来对两个列表进行交并差的处理集合与列表一样,支持所有数据类型集合与列表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