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
位置:首页>> 网络编程>> Python编程>> python+pytest接口自动化之token关联登录的实现

python+pytest接口自动化之token关联登录的实现

作者:给你一页白纸  发布时间:2023-01-21 13:27:37 

标签:python,接口自动化,token,登录

在PC端登录公司的后台管理系统或在手机上登录某个APP时,经常会发现登录成功后,返回参数中会包含token,它的值为一段较长的字符串,而后续去请求的请求头中都需要带上这个token作为参数,否则就提示需要先登录。

这其实就是状态或会话保持的第三种方式token

一. 什么是token

token 由服务端产生,是客户端用于请求的身份令牌。第一次登录成功时,服务端会生成一个包含用户信息的加密字符串token,返回给客户端并保存在本地,后续客户端只需要带上token进行请求即可,无需带上用户名密码。

token原理简单概括如下:

  • 用户首次登录成功后,服务端会生成一个token值,服务端会将它保存保存在数据库中,同时也会将它返回给客户端;

  • 客户端拿到token值后,保存在本地;

  • 后续客户端再次发送除登录外的其他请求时,会把保存在本地的token值作为参数一起发送给服务端;

  •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会拿发送过来的token值与保存在数据库中的token值进行比较;

  • 如果两个token值相同, 则说明当前用户处于登录状态;

  • 如果数据库中没有这个token值或者token值已经生效,则需用户重新登录。

二. token场景处理

公司某管理后台系统,登录后返回token,接着去请求其他接口时请求头中都需要加上这个token,否则提示请先登录。

请求该系统的登录接口如下: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url = "http://127.0.0.1:5000/login"
_data = {
   "username": "刘德华",
   "password": "123456"
}
res = requests.post(url=url, headers=headers, json=_data).text
print(res)

结果如下:

{
  "code": 1000, 
  "msg": "登录成功!", 
  "token": "sh34ljjl08s32730djsh34ljjl08s32730djsh34ljjl08s32730djsh34ljjl08s32730djsh34ljjl08s32730djsh34ljjl08s32730dj"
}

在对扎样的项目做接口自动化测试时,需要先请求登录接口拿到token,再去请求别的接口。每次请求其他接口时先请求一次登录接口,这样做虽然可行,但这样不仅会降低自动化的执行效率,而且每次都请求登录也会对服务器资源造成浪费。

这里介绍如下两种处理思路。

1. 思路一

在执行用例之前,先请求登录接口,并将返回的token值存储在文件中(如yaml文件),后续请求需要用到token值则从该文件。

python中yaml文件的读写请参考我之前的文章Python读写yaml文件(使用PyYAML库)。

1,运行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初始化时先请求登录接口,获取token值,并写入指定的yaml文件中。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import yaml
def get_token():
   '''
   请求登录接口,获取token
   :return: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url = "http://127.0.0.1:5000/login"
   _data = {
       "username": "刘德华",
       "password": "123456"
   }
   res = requests.post(url=url, headers=headers, json=_data).text
   res = json.loads(res)
   token = res["token"]
   return token
def write_yaml(token):
   写入yaml文件
   t_data = {
       "token": token
   with open("yaml文件路径", "w", encoding="utf-8") as f:
       yaml.dump(data=t_data,  stream=f, allow_unicode=True)
if __name__ == '__main__':
   token = get_token() # 获取token
   write_yaml(token)   # 将token值写入yaml文件

2,执行测试用例时先读取yaml文件中token值,并将token加入headers中(也有些是将token放在请求参数中,视被测试项目具体情况而定),再发送请求。

import requests
import yaml
import pytest
import json
def read_yaml():
   '''
   读yaml文件
   :return:
   with open('yaml文件路径', 'r', encoding='utf-8') as f:
       result = yaml.load(f.read(), Loader=yaml.FullLoader)
   token = result["token"]
   return token
def test_check_user():
   查询个人信息(需要先登录系统)
   # 先从yaml文件中读取token
   token = read_yaml()
   # 再将token添加到请求头中
   headers =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token": token
   }
   url = "http://127.0.0.1:5000/users/3"
   res = requests.get(url=url, headers=headers).text
   # 返回结果为json格式,转换为字典
   res = json.loads(res)
   # 断言code是否为1000
   assert res["code"] == 1000
if __name__ == '__main__':
   pytest.main()

这里仅仅只是举例说明,而在实际的框架中,我们需要把这些诸如yaml文件的读写这样的函数单独封装在某个模块中,供其他模块调用,这样会代码会更加清晰简洁。

2. 思路二

利用pytest中的Fixture函数,作用域设置为session,并返回token值,后续测试方法/函数调用该Fixture函数。

pytest中Fixture的使用请参考我之前的文章pytest(6)-Fixture(固件)。

1,首先,在conftest中定义一个作用域为session的Fixture函数,用于请求登录接口返回token。

import pytest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pytest.fixture(scope="session")
def get_token_fixture():
   '''
   作用域为session的fixture函数,返回token
   :return:
   '''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url = "http://127.0.0.1:5000/login"
   _data = {
       "username": "刘德华",
       "password": "123456"
   }
   res = requests.post(url=url, headers=headers, json=_data).text
   res = json.loads(res)
   token = res["token"]
   return token

2,接着,测试用例调用该Fixture。

def test_check_user(get_token_fixture):
   '''
   查询个人信息(需要先登录系统)
   :return:
   '''
   # 通过Fixture函数g获取et_token_fixture值,即token,再将token添加到请求头中
   headers =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token": get_token_fixture
   }
   url = "http://127.0.0.1:5000/users/3"
   res = requests.get(url=url, headers=headers).text
   res = json.loads(res)
   print(res)
   print(headers)
   assert res["code"] == 1000
if __name__ == '__main__':
   pytest.main()

执行测试用例结果如下:

python+pytest接口自动化之token关联登录的实现

说明思路二也是可行的,当然这里只执行了一条测试用例,如果执行很多的用例,效果会是怎样还没去验证,大家可以试试看。

三. 总结

  • 相对于Session/Cookies来说,请求量较大或者涉及第三方接口的系统,使用token更适合。

  • 有些项目token是放在请求头中发送的,而有一些项目则是放在请求参数里发送的,做接口自动化时要明确是哪种方式。

  • 接口自动化处理token时这两种思路可任选一种,如果使用pytest框架的话建议尝试思路二。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lfr0123/p/16105842.html

0
投稿

猜你喜欢

手机版 网络编程 asp之家 www.aspx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