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关于浮点数的冷知识
作者:豌豆花下猫 发布时间:2023-11-13 14:01:57
本周的PyCoder's Weekly 上分享了一篇小文章,它里面提到的冷知识很有意思,我稍作补充,分享给大家。
它提到的部分问题,读者们可以先思考下:
若两个元组相等,即 a==b 且 a is b,那么相同索引的元素(如 a[0] 、b[0])是否必然相等呢?
若两个对象的 hash 结果相等,即 hash(a) == hash(b),那么它们是否必然相等呢?
答案当然都为否(不然就不叫冷知识了),大家可以先尝试回答一下,然后再往下看。
-----思考分割线-----
好了,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两个相同的元组 a、b,它们有如下的关系:
>>> a = (float('nan'),)
>>> b = a
>>> a # (nan,)
>>> b # (nan,)
>>> type(a), type(b)
(<type 'tuple'>, <type 'tuple'>)
>>> a == b
True
>>> a is b # 即 id(a) == id(b)
True
>>> a[0] == b[0]
False
以上代码表明:a 等于 b(类型、值与 id 都相等),但是它们的对位元素却不相等。
两个元组都只有一个元素(逗号后面没有别的元素,这是单元素的元组的表示方法,即 len(a)==1 )。float() 是个内置函数,可以将入参构造成一个浮点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先查阅一下文档,这个内置函数的解析规则是:
sign ::= "+" | "-"
infinity ::= "Infinity" | "inf"
nan ::= "nan"
numeric_value ::= floatnumber | infinity | nan
numeric_string ::= [sign] numeric_value
它在解析时,可以解析前后的空格、前缀的加减号(+/-)、浮点数,除此之外,还可以解析两类字符串(不区分大小写):"Infinity"或"inf",表示无穷大数;“nan”,表示不是数(not-a-number),确切地说,指的是除了数以外的所有东西。
前面分享的第一个冷知识就跟“nan”有关,作为整体,两个元组相等,但是它们唯一的元素却不相等。之所以会这样,因为“nan”表示除了数以外的东西,它是一个范围,所以不可比较。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看两个“无穷大的浮点数”是什么结果:
>>> a = (float('inf'),)
>>> b = a
>>> a # (inf,)
>>> b # (inf,)
>>> a == b # True
>>> a is b # True
>>> a[0] == b[0] # True
注意最后一次比较,它跟前面的两个元组恰好相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无穷大的浮点数,数值相等,而两个“不是数的东西”,数值不相等。
化简一下,可以这样看:
>>> a = float('inf')
>>> b = float('inf')
>>> c = float('nan')
>>> d = float('nan')
>>> a == b # True
>>> c == d # False
>>> hash(float('nan')) == hash(float('nan'))
True
前面刚说了两个“不是数的东西”不相等,这里却显示它们的哈希结果相等,这挺违背常理的。
我们可以推理出一条简单的结论:不相等的两个对象,其哈希结果可能相等。
原因在于,hash(float('nan')) 的结果等于 0,它是个固定值,作比较时当然就相等了。
其实,关于 hash() 函数,还埋了一个彩蛋:
>>> hash(float('inf')) # 314159
>>> hash(float('-inf')) # -314159
有没有觉得这个数值很熟悉啊?它正是圆周率的前五位 3.14159,去除小数点后的结果。在早期的 Python 版本中,负无穷大数的哈希结果其实是 -271828,正是取自于自然对数 e。这两个数都是硬编码在 Python 解释器中的,算是某种致敬吧。
由于 float('nan') 的哈希值相等,这通常意味着它们不可以作为字典的不同键值,但是事实却出人意料:
>>> a = {float('nan'): 1, float('nan'): 2}
>>> a
{nan: 1, nan: 2}
# 作为对比:
>>> b = {float('inf'): 1, float('inf'): 2}
>>> b
{inf: 2}
如上所示,两个 nan 键值在表示上一模一样(注意,它们没有用引号括起来),它们可以共存,而 inf 却只能归并成一个,再次展示出了 nan 的神奇。
好了,两个很冷的小知识分享完毕,背后的原因都在于 float() 取浮点数时,Python 允许了 nan(不是数)的存在,它表示不确切的存在,所以导致了这些奇怪的结果。
最后,我们作下小结:
包含 float('nan') 的两个元组,当做整体作比较时,结果相等;两个相等的元组,其对位的元素可能不相等
float('nan') 表示一个“不是数”的东西,它本身不是确定值,两个对象作比较时不相等,但是其哈希结果是固定值,作比较时相等;可用作字典的键值,而且是不冲突的键值
float('inf') 表示一个无穷大的浮点数,可看作确定的值,两个对象做比较时相等,其哈希结果也相等;可用作字典的键值,但是会产生冲突
float('nan') 的哈希结果为 0,float('inf') 的哈希结果为 314159
参考资料:
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functions.html#float
https://www.pythondoeswhat.com/2019/09/welcome-to-float-zone.html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pythonista/p/11565135.html


猜你喜欢
- oracle mysql 中的“不等于“ <> != ^= is notoracleoracle中的
- char(n)是定长格式,格式为char(n)的字段固定占用n个字符宽度,如果实际存放的数据长度超过n将被截取多出部分,如果长度小于n就用空
- 当今互联网时代,数据处理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而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NoSQL数据库,越来越受到了广大开发者的喜爱。本篇博客将
- sql server中变量要先申明后赋值:局部变量用一个@标识,全局变量用两个@(常用的全局变量一般都是已经定义好的);申明局部变量语法:d
- Scrapy是一个用Python实现的为了爬取网站数据、提取数据的应用框架。我们对于爬取到的数据存储到本地或数据库是经常要用到的操作。主要讲
- 1、说明GIL规定一个Python解释程序只能同时由一个线程控制。在CPU限制类型和多线程代码中,GIL是一个性能瓶颈。GIL使Python
- 本文以Centos7.6系统与Oracle11g为例:一.先找到数据库的环境变量如果是在root账户下,须先登录到数据库所在账户su ora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实现坦克大战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功能实现游戏主窗口import pygame,time,r
- <html> <head> <title>Login</title> <meta ht
- 目录一、网址分析二、代码编写三、遇到的问题1. 获取评论的时候也将子评论爬虫进去了。2. 获取全部评论数,直接通过 requests 获取不
- 一.WITH AS的含义 WITH AS短语,也叫做子查询部分(subquery factoring),可以让你做很多事情,定义一个SQL片
- 有时候需要罗列下U盘等移动设备或一个程序下面的目录结构的需求。基于这样的需求个人整理了一个使用Python的小工具,期望对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
- mysql中using的用法为:using()用于两张表的join查询,要求using()指定的列在两个表中均存在,并使用之用于join的条
- 在通过拼组sql语句来实现数据插入的应用中,我们很有可能会遇到需要插入大型数据的情况,例如,在oracle中需要插入字节数超过4000的字段
- 一行拆分成多行1.根据某一列拆分效果:代码:if __name__ == '__main__':
- golang中,一般strcut包含 interface类型后,struct类型都需要实现 interface导出的接口,从而成为相应的 i
- 问题某些无聊的脚本小子在Web页面表单中填入了“pýtĥöñ”这样的文本,我们
- 以https://books.toscrape.com/网站为例:打开网页先把网页打开,然后右键检查,找到网络一栏,这个时候发现下面是空白,
- TF-IDFTF-IDF(Term Frequence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指词频-逆文档频率,它属于数
- 简介AMP:Automatic mixed precision,自动混合精度,可以在神经网络推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层,采用不同的数据精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