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Python装饰器
作者:iVictor 发布时间:2023-11-05 13:01:43
装饰器简介:
装饰器(decorator)是一种高级Python语法。装饰器可以对一个函数、方法或者类进行加工。在Python中,我们有多种方法对函数和类进行加工,比如在Python闭包中,我们见到函数对象作为某一个函数的返回结果。相对于其它方式,装饰器语法简单,代码可读性高。因此,装饰器在Python项目中有广泛的应用。
装饰器最早在Python 2.5中出现,它最初被用于加工函数和方法这样的可调用对象(callable object,这样的对象定义有__call__方法)。在Python 2.6以及之后的Python版本中,装饰器被进一步用于加工类。
装饰器主要是用来包装函数,对于一些常用的功能,譬如:日志打印,函数计时,身份认证。我们可以使用装饰器来实现,这样可以降低整个程序的复杂度和减少程序的代码量。
它实际上就是函数,不同的是,它把一个函数当做参数,然后返回一个替代版函数。
下面看一个简单的示例:
def add_number(func):
def adder(arg):
return func(arg)+100
return adder
def f(x):
return x
f=add_number(f)
print f(20)
add_number就是一个装饰器函数,它接受一个函数(f)作为参数,然后返回另外一个函数(adder)赋值给原来的函数,这样,原来的函数不用新添加额外的代码量而实现了加法的功能。
这个就是装饰器的原始实现。
But,这种方式还是有点不太方便,毕竟还是绕了一圈,用f=add_number(f)来给原来的函数重新赋值。
其实,Python中可以用下列方式来简化对于装饰器的引用。
def add_number(func):
def adder(arg):
return func(arg)+100
return adder
@add_number
def f(x):
return x
print f(20)
只需一个简单的@add_numbe调用,是不是方便,简单了很多,基本上没侵入原来的代码。
额,大家发现没有,作为装饰器,每次接受的参数无非两种:函数和函数的参数,但书写的格式基本一样,有没有办法来简化这种书写呢?
有,Python提供了一个decorator包,可以大大简化装饰器的书写。
So,第三种实现方式为:
from decorator import decorator
@decorator
def wrapper(func,arg):
return func(arg)+100
@wrapper
def f(x):
return x
print f(20)
喔,果然更加简单了~
以上示例接受的都是一个参数,其实,函数本身是可以接受可变参数的。
如:
@decorator
def wrapper(f,arg1,*args,**kwargs):
print "I am just a wrapper~"
return f(arg1,*args,**kwargs)
@wrapper
def f(arg1,*args,**kwargs):
print arg1
for eacheArg in args:
print 'non-keyword arg:',eacheArg
for eachKw in kwargs.keys():
print 'keyword arg: %s:%d' % (eachKw,kwargs[eachKw])
args=('Joy','Steve')
kwargs={"age":20}
f('China',*args,**kwargs)
输出结果为:
I am just a wrapper~
China
non-keyword arg: Joy
non-keyword arg: Steve
keyword arg: age:20
关于*args,**kwargs的区别,两者都可用于表示可变长度的参数。只不过前者是用元祖表示,没有key值,后者是字典,有key值。两者可用于在同一个函数中,但是,*args必须出现在**kwargs之前。
譬如下例:
def test_var_args_call(arg1, arg2, arg3):
print "arg1:", arg1
print "arg2:", arg2
print "arg3:", arg3
args=(1,2,3)
kwargs ={"arg1":"1","arg3": 3, "arg2": "2"}
test_var_args_call(*args)
print '-----------------'
test_var_args_call(**kwargs)
两者的实现效果一样。
最后来个示例,通过显示函数执行的时间来装饰一个函数
import time
def log(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 '[%s] %s() was called...' % (time.ctime(),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log
def foo():
pass
for i in range(4):
foo()
time.sleep(1)
输出结果如下:
[Wed Jul 27 09:17:23 2016] foo() was called...
[Wed Jul 27 09:17:24 2016] foo() was called...
[Wed Jul 27 09:17:25 2016] foo() was called...
[Wed Jul 27 09:17:26 2016] foo() was called...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深入理解Python装饰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http://www.cnblogs.com/ivictor/archive/2016/07/27/5706871.html


猜你喜欢
- MySql 在修改表结构的时候可能会中断产品的正常运行影响用户体验,甚至更坏的结果,丢失数据。不是所有的数据库管理员、程序员、系统管理员都非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引用与复制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在python中,任何不可变对象是传值的,而可变对象是传引用
- 本文实例讲述了django框架使用orm实现批量更新数据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好久没有用django来改版博客了,突然感觉
- © 版权符号显示不清楚,就是那个圈C,在某些网站上就是显示太小,看不清楚。一开始还以为是字体大小的原因,调大以后,还是一样
- 很久没写过东西了,今天看了chinahuman 的《用asp自动解析网页中的图片地址,并将其保存到本地服务器》,于是优化了这个程序,并且将所
- gjsonGJSON 是一个Go包,它提供了一种从json文档中获取值的快速简单的方法。它具有单行检索、点符号路径、迭代和解析 json 行
- 从MySQL 5.0 开始,支持了一个全新的SQL句法:PREPARE stmt_name FROM preparable_stmt;EXE
- 在表中有两个字段:id_no (varchar) , in_date (datetime) ,把in_date相同的记录的in_date依次
- 在一般的情况下,使用批量fetch的几率并不是很多,但是Oracle提供了这个功能我们最好能熟悉一下,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上它。declare
- 举例吧,这样更容易看的懂。例1:from django.core.exceptions import ObjectDoesNotExistt
- 在CSS规范中有一个渲染对象的概念,通常用一个盒子(box, rectangle)来表示。mozilla通过一个叫frame的对象对盒子进行
- 批量更新不同表的数据今天翻到以前写的批量更新表中的数据的存储过程,故在此做一下记录。当时MySQL中的表名具有如下特征,即根据需求将业务表类
- 代码片段是开发者每天都要面对的东西,甚至有时候查找代码片段的时间比编写新代码的时间还要多。因为如果找到能够在项目中直接使用的代码片段,这意味
- 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 回车 -->输入密码 -->回车 -->结束:sudo rm -rf /usr/loc
- 记一次在写cli脚本的时候,碰到的一个问题。问题自己是写服务端的,有时候会写一些cli脚本去跑测试。习惯main.go写主流程,其他子文件写
- 在PHP网站开发中,时常遇到Mysql数据库备份或数据库迁移工作,这时Mysql怎么导入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就非常关键,Mysql本身提供了命
- 1. 集合类型定义(1)集合是多个元素的无序组合集合类型与数学中的集合概念一致集合元素之间无序,每个元素唯一,不存在相同元素集合元素不可更改
- 我们的手头有一个写满数据的txt文件,如何将它录入Excel表格呢?Python将txt文件录入Excel 调用python中专门
- 可以用函数 json.dumps()将 Python 对象编码转换为字符串形式。例如:import json python_obj = [[
- 前言:Ruby 与 Python 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for循环看出本质。Python 拥有for语句。对象告诉for如何进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