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
位置:首页>> 网络编程>> Python编程>> Python中利用all()来优化减少判断的实例分析

Python中利用all()来优化减少判断的实例分析

作者:cjavapy  发布时间:2023-02-04 03:53:22 

标签:Python,all(),减少判断

如果我有个list,想判断其中的元素是否满一个条件,后面的元素大于或等于前面元素。Python中的写法就比较多了。下面就主要介绍下一般的写法和通过all()来进行比较的写法。

nums=[1,2,3,3,5,6,6,7]

1、一般写法


def checker(nums):
   for x in range(len(nums)):
       if x+1 < len(nums):
           if nums[x] > nums[x+1]: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2、使用all()和zip()的写法


def checker(nums):
   return all(i <= j for i, j in zip(nums, nums[1:]))
#如果不想为zip的第二个参数创建个list,可以这样写
from itertools import islice

def checker(nums):
   return all(i <= j for i, j in zip(nums, islice(nums, 1, None)))

解释说明:

  • all():函数用于判断给定的可迭代参数 iterable 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为 TRUE,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zip():是函数用于将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将对象中对应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然后返回由这些元组组成的对象。

1)python2中zip()的使用:


>>>a = [1,2,3] #此处可迭代对象为列表
>>> b = [4,5,6]
>>> c = [4,5,6,7,8]
>>> zipped = zip(a,b)     # 打包为元组的列表
>>> zipped
[(1, 4), (2, 5), (3, 6)]
>>> zip(a,c)              # 元素个数与最短的列表一致
[(1, 4), (2, 5), (3, 6)]
>>> zip(*zipped)          # 与 zip 相反,可理解为解压
[(1, 2, 3), (4, 5, 6)]

2)python3中zip()的使用:


>>> a = [1,2,3] #此处可迭代对象为列表
>>> b = [4,5,6]
>>> c = [4,5,6,7,8]
>>> zipped = zip(a,b)
>>> zipped  #返回的是一个对象
>>> list(zipped)
[(1, 4), (2, 5), (3, 6)] #使用list()函数转换为列表
>>> list(zip(a,c))
[(1, 4), (2, 5), (3, 6)]
>>> zipped = zip(a,b)
>>> list(zip(*zipped)) #解压也使用list进行转换
[(1, 2, 3), (4, 5, 6)]

来源:https://www.cjavapy.com/article/58/

0
投稿

猜你喜欢

手机版 网络编程 asp之家 www.aspx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