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探索之Metaclass初步了解
作者:西北那个峰 发布时间:2023-12-22 10:25:37
先以一个大牛的一段关于Python Metapgramming的著名的话来做开头:
Metaclasses are deeper magic than 99% of users should ever worry about. If you wonder whether you need them, you don't (the people who actually need them know with certainty that they need them, and don't need an explanation about why). – Tim Peters
翻译一下:Metaclasses是99%的用户都无需费神的黑科技。如果你还在纠结你是不是需要它的话,答案是NO (真正需要的人根本不需要解释) – Tim Peters
这是什么鬼话?道可道,非常道吗?
Meta?
好,装B已毕。这确实是一个冷僻的,不常用的话题。一篇短文肯定讲不完。 所以叫做初步了解。
python中的类
首先这里讨论的python类,都基于继承于object的新式类进行讨论。
首先在python中,所有东西都是对象。这句话非常重要要理解元类我要重新来理解一下python中的类
class Trick(object):
pass
当python在执行带class语句的时候,会初始化一个类对象放在内存里面。例如这里会初始化一个Trick对象
这个对象(类)自身拥有创建对象(通常我们说的实例,但是在python中还是对象)的能力。
为了方便后续理解,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下在新式类中最古老厉害的关键字type。
input:
class Trick(object):
pass
print type('123')
print type(123)
print type(Trick())
output:
<type 'str'>
<type 'int'>
<class '__main__.Trick'>
可以看到能得到我们平时使用的 str, int, 以及我们初始化的一个实例对象Trick()
但是下面的方法你可能没有见过,type同样可以用来动态创建一个类
type(类名, 父类的元组(针对继承的情况,可以为空),包含属性的字典(名称和值))
英文meta这个词其实是从希腊语里面借来的。wikipedia上的解释是:
indicate a concept which is an abstraction behind another concept, used to complete or add to the latter
不看还好,其实看了更晕。好在后面的解释有一句“更高一层的抽象”,可以帮助理解。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meta的意思就是“关于什么的什么”:比如metadata可以理解为“关于数据的数据”,metaprogramming可以理解为“关于编程的编程”。这就和“更高一层的抽象” 比较契合了。同时又隐隐和编程中的另一个永恒主题-recursion联系在了一起。
另外,meta这个词天朝这边翻译成“元”,海峡对岸翻译成“后设”。其实我都不大理解从何而来。
元类一般用于创建类。在执行类定义时,解释器必须要知道这个类的正确的元类。解释器会先寻找类属性__metaclass__,如果此属性存在,就将这个属性赋值给此类作为它的元类。如果此属性没有定义,它会向上查找父类中的__metaclass__.如果还没有发现__metaclass__属性,解释器会检查名字为__metaclass__的全局变量,如果它存在,就使用它作为元类。否则, 这个类就是一个传统类,并用 types.ClassType 作为此类的元类。
在执行类定义的时候,将检查此类正确的(一般是默认的)元类,元类(通常)传递三个参数(到构造器): 类名,从基类继承数据的元组,和(类的)属性字典。
实例
聚焦到我们今天的主题,metaprogramming就是编写用来生成代码的代码。
假设我们写了一个NB的函数,用来计算一个任意复杂的算数表达式的值:
像1+2, 3*6+10, 什么的都可以交给它去计算。这样的函数的算法不是我们的主题,所以我们请出python自带的大招eval(),一行就可以搞定了:
def calc(expression):
return eval(expression)
因为输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肯定要好好测试一下这个函数了。假定我们想了 上百个test case。又假定我们是用unittest这个module来做测试的。这样的测试程序一般会长成这样:
import unittest
class TestStringMethods(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upper(self):
self.assertEqual('foo'.upper(), 'FOO')
def test_isupper(self):
self.assertTrue('FOO'.isupper())
self.assertFalse('Foo'.isupper())
def test_split(self):
s = 'hello world'
self.assertEqual(s.split(), ['hello', 'world'])
# check that s.split fails when the separator is not a string
with self.assertRaises(TypeError):
s.split(2)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用metaprogramming的方式来自动产生类似上面的测试类。
先上程序后解释:
#!/usr/bin/python3
import unittest
def calc(expression):
return eval(expression)
def add_test(name, asserts):
def test_method(asserts):
def fn(self):
left, right = asserts.split('=')
expected = str(calc(left))
self.assertEqual(expected, right)
return fn
d = {'test1': test_method(asserts)}
cls = type(name, (unittest.TestCase,), d)
globals()[name] = cls
if __name__ == '__main__':
for i, t in enumerate([
"1+2=3",
"3*5*6=90"]):
add_test("Test%d" % i, t)
unittest.main()
NB的calc()函数我们解释过了。main这段也比较简单:我们用声明的方式定义了一组测试,然后通过unittest来执行。
有点复杂的是add_test()。我们先来看看最内层的fn(self)这个方法。逻辑上,它就是把输入的测试用例分成两份,一份是calc()的输入,一份是我们期待的结果;然后调用calc(), 接着用assertEqual()来测试。
但是这个self有点奇怪 – 这里没有类,哪里来的self? 其实fn(self)确实是一个类的方法,只不过这个类是我们通过代码动态生成的。也就是下面这一行:
cls = type(name, (unittest.TestCase,), d)
这里的type()就是通常我们用来检查某个变量的类型的那个函数。只不过它还有另外一种不大为人知的形式:
class type(name, bases, dict)
这第二种形式,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类型。以我们的程序为例,就是以unit.TestCase为baseclass, 产生了一个名为TestN的新类型,改类型的实现由d给出,而d就包含了通过closure返回的fn(self)这个方法。只不过在这个新类里面,它的名字叫做 test1()。
最后,我们把这个新产生的类加入到当前全局符号表里面,也就相当于上面给出的unittest的例子。
所以,总结一下。当我们运行这个脚本的时候,这段比较短的代码会针对每一个测试的表达式产生一个新的测试类,并动态生成测试的方法加载到该类里面。unitest从globals中找到这些类并一一执行测试。
上面的例子中,其实一行一行手打calc(1+2) == 3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当你要表达的逻辑比较复杂的时候,metaprogramming的强大就体现出来了。
总结
那么,看完这篇文章,我们也成为Tim所说的1%的程序猿了!其实,也许他的意思是,99%的编程工作都用不到这样技巧。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编写某种框架的时候,metaprogramming会做到事半功倍。祝你在实践中碰到这样的机会。
来源:http://python.jobbole.com/88703/


猜你喜欢
- 一、初步认识socket被翻译成套接字,尽管有些人诟病,但我觉得还挺贴切的。其功能是提供低级别的网络服务,最常用的就是根据IP来传输数据。所
- 一、直接连接,不封装到工具类中,主要步骤:先导包:mysql-connector-java-5.0.8-bin.jar(点击跳转到下载界面)
- NumPy广播(Broadcast),广播(Broadcast)是 numpy 对不同形状(shape)的数组进行数值计算的方式, 对数组的
- Angular中根据适用场景定义了很多生命周期函数,其本质上是事件的响应函数,其中最常用的就是ngOnInit。但在TypeScript或E
- 描述int函数可以将一个指定进制的数字型字符串或者十进制数字转化为整形。语法int(object, base)名称说明备注object一个数
- 前言最近在整理我磁盘上的照片,发现不少猫照,突然觉得若能把这些猫照都挑出来,观察它们的成长轨迹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一张一张的找实在是太费劲了
- 默认转换器from flask import Flaskapp = Flask(__name__)#/user/123@app.route(
- sql注入:正常情况下:delete.php?id=3;$sql = 'delete from news where id =
- 1.基数排序基数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先将数字按照个位数上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排序之后再将已经排过序的数字再按照十位数上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依次推
- 说明1、PCA是最经典、最实用的降维技术,尤其在辅助图形识别中表现突出。2、用来减少数据集的维度,同时保持数据集中对方差贡献最大的特征。保持
- Tensorflow内置了许多数据集,但是实际自己应用的时候还是需要使用自己的数据集,这里TensorFlow 官网也给介绍文档,官方文档。
- 方法1:只保存模型的权重和偏置这种方法不会保存整个网络的结构,只是保存模型的权重和偏置,所以在后期恢复模型之前,必须手动创建和之前模型一模一
-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JS相关技术,并不是以杀毒为主要目的,杀毒只是为讲解一些JS做铺垫的,呵呵,文章有点长,倒杯咖啡或者清茶慢慢看,学习切勿急躁
- Python2.7编写的读取html中指定元素,并生成excle文件#coding=gbkimport stringimport codec
- 本篇文章面向的读者: 已经基本掌握Go中的 协程(goroutine),通道(channel),互斥锁(sync.Mutex),读
- function BrowseFolder(){ try{ var Message = "请选择文件夹"; //选择框提
- 本文实例讲述了Node.js文本提交与显示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index.jsvar server = require(&
- 前言mysql版本为mysql> select version();+-----------+| version() |+------
- 红包:Lena椒盐噪声图片:# -*- coding: utf-8 -*-"""Created on Sat
- 最近,就“尊重”一词,个人小有感概。也许跟我说“尊重”一词的同事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我反思了一下自己,作为一名设计师,确实存在这些疑问(不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