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基本数据类型(一)
作者:Liam Coder 发布时间:2023-06-15 20:56:39
PyTorch基础入门一:PyTorch基本数据类型
1)Tensor(张量)
Pytorch里面处理的最基本的操作对象就是Tensor(张量),它表示的其实就是一个多维矩阵,并有矩阵相关的运算操作。在使用上和numpy是对应的,它和numpy唯一的不同就是,pytorch可以在GPU上运行,而numpy不可以。所以,我们也可以使用Tensor来代替numpy的使用。当然,二者也可以相互转换。
Tensor的基本数据类型有五种:
32位浮点型:torch.FloatTensor。pyorch.Tensor()默认的就是这种类型。
64位整型:torch.LongTensor。
32位整型:torch.IntTensor。
16位整型:torch.ShortTensor。
64位浮点型:torch.DoubleTensor。
那么如何定义Tensor张量呢?其实定义的方式和numpy一样,直接传入相应的矩阵即可即可。下面就定义了一个三行两列的矩阵:
import torch
# 导包
a = torch.Tensor([[1, 2], [3, 4], [5, 6]])
print(a)
不过在项目之中,更多的做法是以特殊值或者随机值初始化一个矩阵,就像下面这样:
import torch
# 定义一个3行2列的全为0的矩阵
b = torch.zeros((3, 2))
# 定义一个3行2列的随机值矩阵
c = torch.randn((3, 2))
# 定义一个3行2列全为1的矩阵
d = torch.ones((3, 2))
print(b)
print(c)
print(d)
Tensor和numpy.ndarray之间还可以相互转换,其方式如下:
Numpy转化为Tensor:torch.from_numpy(numpy矩阵)
Tensor转化为numpy:Tensor矩阵.numpy()
范例如下:
import torch
import numpy as np
# 定义一个3行2列的全为0的矩阵
b = torch.randn((3, 2))
# tensor转化为numpy
numpy_b = b.numpy()
print(numpy_b)
# numpy转化为tensor
numpy_e = np.array([[1, 2], [3, 4], [5, 6]])
torch_e = torch.from_numpy(numpy_e)
print(numpy_e)
print(torch_e)
之前说过,numpy与Tensor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对GPU的支持上。Tensor只需要调用cuda()函数就可以将其转化为能在GPU上运行的类型。
我们可以通过torch.cuda.is_available()函数来判断当前的环境是否支持GPU,如果支持,则返回True。所以,为保险起见,在项目代码中一般采取“先判断,后使用”的策略来保证代码的正常运行,其基本结构如下:
import torch
# 定义一个3行2列的全为0的矩阵
tmp = torch.randn((3, 2))
# 如果支持GPU,则定义为GPU类型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inputs = tmp.cuda()
# 否则,定义为一般的Tensor类型
else:
inputs = tmp
2)Variable(变量)
Pytorch里面的Variable类型数据功能更加强大,相当于是在Tensor外层套了一个壳子,这个壳子赋予了前向传播,反向传播,自动求导等功能,在计算图的构建中起的很重要的作用。Variable的结构图如下: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属性是:data和grad。Data表示该变量保存的实际数据,通过该属性可以访问到它所保存的原始张量类型,而关于该 variable(变量)的梯度会被累计到.grad 上去。
在使用Variable的时候需要从torch.autograd中导入。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它自动求导的过程:
import torch
from torch.autograd import Variable
# 定义三个Variable变量
x = Variable(torch.Tensor([1, 2, 3]), requires_grad=True)
w = Variable(torch.Tensor([2, 3, 4]), requires_grad=True)
b = Variable(torch.Tensor([3, 4, 5]), requires_grad=True)
# 构建计算图,公式为:y = w * x^2 + b
y = w * x * x + b
# 自动求导,计算梯度
y.backward(torch.Tensor([1, 1, 1]))
print(x.grad)
print(w.grad)
print(b.grad)
上述代码的计算图为y = w * x^2 + b。对x, w, b分别求偏导为:x.grad = 2wx,w.grad=x^2,b.grad=1。代值检验可得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来源:https://blog.csdn.net/out_of_memory_error/article/details/81258809


猜你喜欢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针对给定字符串寻找最长非重复子串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问题:给定一个字符串,寻找其中最长的重
- 前言Vuex 是一个专为 Vue.js 应用程序开发的 状态管理模式 。它借鉴了Flux、redux的基本思想,将共享的数据抽离到全局,同时
- 首先选择操作系统。由于ASP属于MS(Microsoft)的东西,所以我们要选择MS的操作系统,Windows 98以上就可以(
- 介绍本文将展示如何利用Python爬虫来实现诗歌接龙。该项目的思路如下:利用爬虫爬取诗歌,制作诗歌语料库;将诗歌分句,形成字典:键(key)
- 前几天翻出以前写的一个纯CSS仿微软经典菜单,现在看来才感叹,微软的经典菜单确实很经典,至少看起来不觉得厌烦。感叹归感叹,想想既然可以实现下
- 定义:Dim MyArray() Redim MyArray(5)Session("StoredAr
- 一直记不住在jupyter notebook配置多环境编译器技巧,今总结于此,也希望对其他小伙伴有所帮助,如果有用请点赞!1.对window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 Opencv基于透视变换的图像矫正,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一、自动获取图像顶点变换(获取图像轮廓顶点矫正
- 一、前言MySQL 中可以使用IFNULL函数判断一个值是否不为空。MySQL IFNULL 函数是 MySQL 控制流函数之一,它接受两个
- 前言Python经常被称作“胶水语言”,因为它能够轻易地操作其他程序,轻易地包装使用其他语言编写的库。在Python/wxPython环境下
- 前端开发时,请求后台接口经常需要跨域,vue-cli实现跨域请求只需要打开config/index.js,修改如下内容即可。//例如要请求的
- 前言:group by函数后取到的是分组中的第一条数据,但是我们有时候需要取出各分组的最新一条,该怎么实现呢?本文提供两种实现方式。一、准备
- 在GUI编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那就是布局管理。布局管理掌控着我们的控件在应用程序窗口如何摆放。布局管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我们可以
- 今天介绍一下 go语言的并发机制以及它所使用的CSP并发模型CSP并发模型CSP模型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用于描述两个独立的并发实体通过
- 你已经在上面取出w打头记录的例子中看到了LIKE的用法。LIKE判定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符号。不过,在很多情况下用了它可能会带给你太多的数据,
- 阅读上一篇: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二) [Interface,Class.implement 接口及实现]接口规定了一些方法,如
- 动态联接库(DLL)是加快应用程序关键部分的执行速度的重要方法,但有一点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那就是在ASP文件也能通过调用DLL来加快服务
- 1.tqdm模块是python进度条库, 主要分为两种运行模式1.1基于迭代对象运行: tqdm(iterator)import timef
-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6338196642095312503719(输入新闻主题 Varchar2
- tf.keras.layers.Conv2D() 函数Conv2D (二维卷积层)这一层创建了一个卷积核,它与这一层的输入卷积以产生一个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