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Django中间件及其方法
作者:ZhuYongKang 发布时间:2022-04-22 09:19:10
前言
我们可以给视图函数加装饰器来判断是用户是否登录,把没有登录的用户请求跳转到登录页面等等。我们通过给几个特定视图函数加装饰器实现了这个需求,但是以后添加的视图函数可能也需要加上装饰器,这样是不是稍微有点繁琐。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更适宜的方式来实现类似给所有请求都做相同操作的功能了——中间件.
什么是中间件?
官方的说法:
==中间件是一个用来处理Django的请求和响应的框架级别的钩子==。它是一个轻量、低级别的插件系统,用于在==全局范围内==改变Django的输入和输出。每个中间件组件负责做一些特定的功能。
由于其影响的是全局,所以需要谨慎使用,==使用不当会影响性能==。
说的直白一点,中间件可以帮助我们==在视图函数执行之前和执行之后做一些额外的操作==。
==它的本质是一个自定义类==,类中定义了几个方法,Django框架会在请求的特定时间去执行这些方法。
打开Django项目的Settings.py文件,看到下图的MIDDLEWARE配置项:
MIDDLEWARD配置项是一个列表,列表中是一个个字符串,这些字符串其实是一个个类,也就是一个个中间件。
自定义中间件
中间件可以定义五种方法,分别是:
process_request(self, request)
process_view(self, request, view_func, view_args, view_kwargs)
process_template_response(self, request, response)
process_exception(self, request, exception)
process_response(self, request, response)
以上方法的返回值可以是None,或者是一个HttpResponse对象,如果是None,则继续按照django定义的规则向后继续执行,如果是HttpResponse对象,则直接将改对象返回给用户。
重点理解process_request 与 process_response.
***
示例
from django.utils.deprecation import MiddlewareMixin
class MD1(MiddlewareMixin):
def process_request(self, request):
print("我是MD1的process_request方法")
def process_response(self, request, response):
print("我是MD1的process_response方法")
return response
class MD2(MiddlewareMixin):
def process_request(self, request):
print("我是MD2的process_request方法")
def process_response(self, request, response):
print("我是MD2的process_response方法")
return response
在settings.py配置文件中的MIDDLEWARE配置项加上自定义的中间件:==app名称.文件名.类名==
MIDDLEWARE = [
'django.middleware.security.SecurityMiddleware',
'django.contrib.sessions.middleware.SessionMiddleware',
'django.middleware.common.CommonMiddleware',
'django.middleware.csrf.CsrfViewMiddleware',
'django.contrib.auth.middleware.AuthenticationMiddleware',
'django.contrib.messages.middleware.MessageMiddleware',
'django.middleware.clickjacking.XFrameOptionsMiddleware',
# 自定义中间件(注意顺序)
'untitled01.my_middlewares.MD1',
'untitled01.my_middlewares.MD2',
]
中间件的五种方法
process_request
==执行时间:==
在视图函数之前,在路由匹配之前
·
==参数:==
request:请求对象,与视图中用到的request参数是同一个对象
·
==返回值:==
None:按照正常的流程走
HttpResponse:接着倒序执行当前中间件的以及之前执行过的中间件的process_response方法,不再执行其它的所有方法
·
==执行顺序:==
按照MIDDLEWARE中的注册的顺序执行,也就是此列表的索引值
process_response
==执行时间:==
最后执行
·
==参数:==
request:请求对象,与视图中用到的request参数是同一个对象
response:响应对象,与视图中返回的response是同一个对象
·
==返回值:==
response:必须返回此对象,按照正常的流程走
·
==执行顺序:==
按照注册的顺序倒序执行
***
process_view
==执行时间:==
在process_request方法及路由匹配之后,视图之前
·
==参数:==
request:请求对象,与视图中用到的request参数是同一个对象
view_func:将要执行的视图函数(它是实际的函数对象,而不是函数的名称作为字符串)
view_args:url路径中将传递给视图的位置参数的元组
view_kwargs:url路径中将传递给视图的关键值参数的字典
·
==返回值:==
None:按照正常的流程走
HttpResponse:它之后的中间件的process_view,及视图不执行,执行所有中间件的process_response方法
·
==执行顺序:==
按照注册的顺序执行
***
process_exception
==此方法只在视图中触发异常时才被执行.==
==执行时间:==
视图之后,process_response之前
·
==参数:==
request:请求对象,与视图中用到的request参数是同一个对象
exception:视图函数异常产生的Exception对象
·
==返回值:==
None:按照正常的流程走
HttpResponse对象:不再执行后面的process_exception方法
·
==执行顺序:==
按照注册的顺序倒序执行
***
process_template_response
==此方法必须在视图函数返回的对象有一个render()方法(或者表明该对象是一个TemplateResponse对象或等价方法)时,才被执行.==
==执行时间:==
视图之后,process_exception之前
·
==参数:==
request:请求对象,与视图中用到的request参数是同一个对象
response:是TemplateResponse对象(由视图函数或者中间件产生)
·
==返回值:==
response:必须返回此对象,按照正常的流程走
·
==执行顺序:==
按照注册的顺序倒序执行
中间件的执行流程
请求到达中间件之后,先按照正序执行每个注册中间件的process_request方法,如果process_request方法返回的值是None,就依次执行;如果返回的值是HttpResponse对象,则不再执行后面的process_request方法,而是执行当前对象中间件的process_response方法,并将HttpResponse对象返回给浏览器。
也就是说,如果MIDDLEWARE注册了6个中间件,执行过程中,第3个中间件返回了一个HttpResponse对象,那么第4, 5, 6中间件的process_request和process_response方法都不执行,而是顺序执行3, 2, 1中间件的process_response方法。
process_request方法都执行完后,匹配路由,找到要执行的视图函数,先不执行视图函数,而是先执行中间件中的process_view方法,process_view方法返回None,则继续按顺序执行,所有的process_view方法执行完后,在执行视图函数。
如果中间件 3 的process_view方法返回了一个HttpResponse对象,则4, 5, 6的process_view以及视图函数都不执行了,而是直接从最后一个中间件,也就是中间件 6 的process_response方法开始倒序执行。
process_template_response 与 process_exception两个方法的触发是有条件的,执行顺序也是倒序。总结所有的执行流程如下:
Django请求流程图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zyk01/p/10176325.html


猜你喜欢
- 这次我们讨论的是,区分有单选框的选项和普通的选项~~乍听起来,可能不太理解我说了什么,下面举个例子先~~1、标签的单选~~例如QQ秀的支付流
- 下面展示一下非瀑布流的item布局情况,每个item的高度都是一样的,所以 他的index就是左右左右,position所对应的itemVi
- 在用户体验量化方法研究(一)中,我们以用户体验层次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三种量化用户体验的方法:以任务为中心、以行为为中心以及以体验为中心的量化
- Cookie是一种小型文本文件,存储在用户计算机中,用于跟踪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活动。Cookie通常由网站创建,以便记住用户的偏好和登录状态,
- 目录前言通过错误日志记录利用 channel 传输使用 sync/errgroup总结前言在 Go 语言程序开发中,goroutine 的使
- CASE 表达式分为简单表达式与搜索表达式,其中搜索表达式可以覆盖简单表达式的全部能力,我也建议只写搜索表达式,而不要写简单表达式。简单表达
- 不过由于手机的参数多,且不同的手机其参数差异大,所以参数表结构通常是纵表(一个参数是一行),而不是横表(一个参数是一列),此时使用若干参数来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基于pygame实现图片代替鼠标移动效果。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想想现在学校pygame有几个钟了,就写
- 一个申请单可以包含N个项目,添加申请单时就需要动态加入代码了。 动态Table表格 <table border="0&quo
- 以下代码实现环境是mac系统,本地配置mysql服务端和navicat premium客户端,python环境是配置了pymysql的ana
- 这个主要应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时候,防止用户不小心,多输入了一个空格,导致验证无法通过,多用于用户名跟密码的,好多情况下,大家复制的winr
- 1. 实例的背景说明假定一个个人信息系统,需要记录系统中各个人的故乡、居住地、以及到过的城市。数据库设计如下:Models.py 内容如下:
- 1、下载pycharmpycharm是一种Python IDE,能够帮助我们在编写代码时提高效率。网上提供的有专业版和教育版之分。专业版是收
- 在本人看来,HTML 5是一个妥协方案,虽不激进,但更能推动技术的继续进步。没有命名空间,元素也不要求闭合(当然这并不是优点),浏览器也可以
- 很多网站在注册时除了需要用户填写用户名与密码之外,还会要求用户输入邮箱,而且是属于那种不填写就不能完成注册的强制型的。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
- mysql5.7设置远程访问不是和网上说的一样建个用户赋个权限就可以访问的。比如下边这个就是建用户赋权限,可能在之前的版本可以,但是我在我的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通过pil模块对图片格式进行转换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python的pil模块相当的智能
- 一、操作流程首先复制代码会吧?1.有张照片这是网上随便找的一张照片,自行保存测试2.看看照片运行代码,其中show_img函数是展示照片3.
- python里面可以将路径里面的\替换成/避免转义。os.walk方法可以将目标路径下文件的root,dirs,files提取出来。后面对每
- 我对PostGreSQL只是一知半解,记录这个过程是希望如果以后微软技术方向的人遇到类似的需求,可以有个比较直接的的参考。在不熟悉的知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