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ython的装饰器解决Bottle框架中用户验证问题
作者:C Wong 发布时间:2022-10-07 07:49:15
首先来分析下需求,web程序后台需要认证,后台页面包含多个页面,最普通的方法就是为每个url添加认证,但是这样就需要每个每个绑定url的后台函数都需要添加类似或者相同的代码,但是这样做代码就过度冗余,而且不利于扩展.
接下来我们先不谈及装饰器,我们都知道Python是个很强大的语言,她可以将函数当做参数传递给函数,最简单的:
def p():
print 'Hello,world'
def funcfactor(func):
print 'calling function named', func.__name__
func()
print 'end'
funcfactor(p)
# 输出为:
# calling function named p
# Hello,world
# end
一目了然的程序,定义一个函数p(),将函数p当做参数传递给喊出funcfactor,在执行p函数前后加上一些动作.
我们还可以这么做:
def p():
print 'Hello,world'
def funcfactor(func):
print 'calling function named',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
func = funcfactor(p)
func()
# 输出为:
# calling function named p
Hello,world
正如你看到的,我们可以将函数返回然后赋予一个变量,留待稍后调用.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在函数执行后做点什么就不可能,但是我们的Python是强大的,Python可以在函数中再嵌套一个函数,我们可以像下面这么做:
def p():
print 'Hello, world'
def funcfactor(func):
def wrapper():
print 'do something at start'
func()
print 'do something at end'
return wrapper
func = funcfactor(p)
func()
#输出为:
# do something at start
# Hello, world
# do something at end
下面我们来看看装饰器,上面的代码虽然实现的一个很困难的任务,但是还不够优雅,而且代码不符合Python的哲学思想,所以装饰器就应声而出,装饰器没有和上面的原理相同,同样用于包装函数,只是代码实现上更加优雅和便于阅读.装饰器以@开头后面跟上装饰器的名称,紧接着下一行就是要包装的函数体,上面的例子用装饰器可用如下方式实现:
def 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
print 'do something at start'
func()
print 'do something at end'
return wrapper
@decorator
def p():
print 'Hello, world'
p()
#输出为:
# do something at start
# Hello, world
# do something at end
实际上装饰器并没有性能方面或其他方面的提升,仅仅是一种语法糖,就是上面一个例子的改写,这样更加优雅和便与阅读. 如果我们的p()函数不想仅仅只输Hello,world,我们想向某些我们指定的人打招呼:
def 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args, **kargs):
print 'do something at start'
func(**kargs)
print 'do something at end'
return wrapper
@decorator
def p(name):
print 'Hello', name
p(name="Jim")
#输出为:
# do something at start
# Hello Jim
# do something at end
装饰器在装饰不需要参数的装饰器嵌套函数不是必须得,如果被装饰的函数需要参数,必须嵌套一个函数来处理参数. 写到这里想必大家也知道装饰器的用法和作用.现在回到正题,如何优雅的给后台url加上验证功能?毫无疑问我们使用装饰器来处理:
def blog_auth(func):
'''
定义一个装饰器用于装饰需要验证的页面
装饰器必须放在route装饰器下面
'''
# 定义包装函数
def wrapper(*args, **kargs):
try:
# 读取cookie
user = request.COOKIES['user']
shell = request.COOKIES['shell']
except:
# 出现异常则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redirect('/login')
# 验证用户数据
if checkShell(user, shell):
# 校验成功则返回函数
return func(**kargs)
else:
# 否则则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redirect('/login')
return wrapper
可以再需要验证的地方添加blog_auth装饰器:
@route('/admin:#/?#')
@blog_auth
def admin():
'''
用于显示后台管理首页
'''
TEMPLATE['title'] = '仪表盘 | ' + TEMPLATE['BLOG_NAME']
TEMPLATE['user'] = request.COOKIES['user']
articles = []
for article in db.posts.find().sort("date",DESCENDING).limit(10):
articles.append(article)
# 将文章列表交给前台模版
TEMPLATE['articles'] = articles
return template('admin.html',TEMPLATE)
至此bottle验证的问题就很优雅的用装饰器解决了.


猜你喜欢
- i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是在mysql的版本5.0之后产生的,一个虚拟数据库,物理上并不存在。information_sc
- 1、自定义 图表 组件Echarts.vue<!-- 自定义 echart 组件 --><template> <
- 正在看的ORACLE教程是:Oracle Index 的三个问题。索引( Index )是常见的数据库对象,它的设置好坏
- 前端开发中两个很不错的小技巧, CSS三角形与圆角背景. 的确, 它们都可以通过图片来实现, 但, 抛开用代码实现可以减小图片加载量不说,
- 本篇文章主要基于python语言和OpenCV库(cv2)进行车牌区域识别和字符分割,开篇之前针对在python中安装opencv的环境这里
- vscode使用chatGPT一、下载chatPGT在拓展中找到chatGPT,我这里下载的是中文版二、使用1.使用快捷键 ctrl+shi
- 引言为了深入学习 kube-scheduler,本系从源码和实战角度深度学 习kube-scheduler,该系列一共分6篇文章,如下:ku
- 0x00 字符的编码计算机毕竟是西方国家的发明,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普及到全世界,只用一个字节中的7位(ASCII)来表示字符对于现在庞大的文
- 重试指的是当加载出错时,有能力重新发起加载组件的请求。异步组件加载失败后的重试机制,与请求服务端接口失败后的重试机制一样。所以,先来讨论接口
- 目录楔子上传模块至pypi编写模块编译上传楔子我们在安装第三方包的时候,直接一个pip install xxx命令就搞定了,然后pip会去p
- 十六进制(Hexadecimal)是计算机中数据的一种表示方法。同日常生活中的表示法不一样,它由0-9,A-F组成,字母不区分大小写。与10
- 详解Golang 与python中的字符串反转在go中,需要用rune来处理,因为涉及到中文或者一些字符ASCII编码大于255的。func
- 什么是特征金字塔很多文章里面写道特征金字塔这个结构,其实这个结构Very-Easy目标检测任务和语义分割任务里面常常需要检测小目标,但是小目
- 本文实例讲述了JS仿Windows开机启动Loading进度条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html><
- 功能描述目标完成多账号微信小程序每天自动签到输出签到成功则向微信群发送签到成功的信息否则提示用户签到失败,需手动签到包管理requestsi
- 使用MySQL Administrator 登录,报错: Either the server service or the configur
- 豆瓣电影排行榜前250 分为10页,第一页的url为https://movie.douban.com/top250,但实际上应该是https
- 前一篇博客说了怎样通过命名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但是要在windows是使用命名管道,需要使用python调研windows api,太麻烦,
- 1.初探刚开始接触go时,以为import自定义包与Java工程类似,在非GOPATH的路径中新建了一个go项目HelloGo,如下:接下来
- 1.简介在编写代码时,往往涉及时间、日期、时间戳的相互转换。2.示例# 引入模块import time, datetime2.1 str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