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全局锁中如何合理运用多线程(多进程)
作者:不忘初心-Suby 发布时间:2022-05-27 18:58:22
Python全局锁
(1)全局锁导致的问题
全局锁的英文简称是GIL,全称是Global Interpreter Lock(全局解释器锁),来源是python设计之初的考虑,为了数据安全所做的决定,每个线程在执行时候都需要先获取GIL,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代码,即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使用CPU,也就是说多线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时执行。
每个CPU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线程(在单核CPU下的多线程其实都只是并发,不是并行,并发和并行从宏观上来讲都是同时处理多路请求的概念。但并发和并行又有区别,并行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多个CPU同时执行某个任务);而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在Python多线程下,每个线程的执行方式:
1、获取GIL
2、执行代码直到sleep或者是python虚拟机将其挂起。
3、释放GIL
可见,某个线程想要执行,必须先拿到GIL,我们可以把GIL看作是“通行证”,并且在一个python进程中,GIL只有一个。拿不到通行证的线程,就不允许进入CPU执行。
在Python2.x里,GIL的释放逻辑是当前线程遇见IO操作或者ticks计数达到100(ticks可以看作是Python自身的一个计数器,专门做用于GIL,每次释放后归零,这个计数可以通过 sys.setcheckinterval 来调整),进行释放。
而每次释放GIL锁,线程进行锁竞争、切换线程,会消耗资源。并且由于GIL锁存在,python里一个进程永远只能同时执行一个线程(拿到GIL的线程才能执行),这就是为什么在多核CPU上,python的多线程效率并不高。
(2)在有全局锁的情况下如何运行多线程、多进程
在这里我们进行分类讨论:
1、CPU密集型代码(各种循环处理、计数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计算工作多,ticks计数很快就会达到阈值,然后触发GIL的释放与再竞争(多个线程来回切换当然是需要消耗资源的),所以python下的多线程对CPU密集型代码并不友好,此时可以采用多进程形式实现多任务。
2、IO密集型代码(文件处理、网络爬虫等),多线程能够有效提升效率(单线程下有IO操作会进行IO等待,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开启多线程能在线程A等待时,自动切换到线程B,可以不浪费CPU的资源,从而能提升程序执行效率)。所以python的多线程对IO密集型代码比较友好。
而在python3.x中,GIL不使用ticks计数,改为使用计时器(执行时间达到阈值后,当前线程释放GIL),这样对CPU密集型程序更加友好,但依然没有解决GIL导致的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线程的问题,所以效率依然不尽如人意。
请注意:多核多线程比单核多线程更差,原因是单核下多线程,每次释放GIL,唤醒的那个线程都能获取到GIL锁,所以能够无缝执行,但多核下,CPU0释放GIL后,其他CPU上的线程都会进行竞争,但GIL可能会马上又被CPU0拿到,导致其他几个CPU上被唤醒后的线程会醒着等待到切换时间后又进入待调度状态,这样会造成线程颠簸(thrashing),导致效率更低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经常我们会听到老手说:“python下想要充分利用多核CPU,就用多进程”,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每个进程有各自独立的GIL,互不干扰,这样就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并行执行,所以在python中,多进程的执行效率优于多线程(仅仅针对多核CPU而言)。
(3)代码实例
使用一个线程去计数
#encoing:utf-8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test_counter():
i = 0
for _ in range(100000000):
i += 1
return True
def main():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tid in range(2):
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test_counter)
t1.start()
t1.join()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Total time:{}".format(end_time-start_ti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结果:
使用2个线程,去执行非IO操作
#encoding:utf-8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test_counter():
i = 0
for _ in range(100000000):
i += 1
return True
def main():
thread_array = {}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tid in range(2):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test_counter)
t.start()
thread_array[tid] = t
for i in range(2):
thread_array[i].join()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Total time:{}".format(end_time-start_ti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结果:
通过上面的代码可以得出,对于非IO类型操作,多线程为了获得GIL去相互竞争,导致程序执行效率更低,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功能情况,来确定使用多线程、多进程!
总结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在Python全局锁中如何合理运用多线程(多进程)网站的支持!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转载,烦请注明出处,谢谢!
来源:https://blog.csdn.net/m0_38093332/article/details/102913933


猜你喜欢
- 前两篇文章对NumPy数组做了基本的介绍,本篇文章对NumPy数组进行较深入的探讨。首先介绍自定义类型的数组,接着数组的组合,最后介绍数组复
- 以上述图片举例,要求 相对 的顺时针夹角。注意:这里使用图像坐标系1 定义求顺时针角度的函数 import numpy as npdef
- 前言前面两篇文章介绍了数据结构和算法的一些前置内容,这篇文章开始正式学习常见的数据结构,首先学习的就是栈(Stack)。什么是栈?栈全称为堆
- 一、特效预览处理前处理后细节放大后二、程序原理将图片所在的 256 的灰度映射到相应的字符上面也就是 RGB 值转成相应的字符然后再将字符其
- Create trigger tri_wk_CSVHead_History on wk_CSVHead_History --声明一个tri_
- 此文章主要向大家讲述的是SQL Server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实际目标,通俗的讲就是研制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目的、动机,其中主要包括的
- 表结构:CREATE TABLE `instance` ( `id` int(11)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
- UI排版布局主页通过分页栏来划分不同的界面,以及窗体最小化,最大化,关闭功能。应用、网页直达页由简单的按钮组成,前后对正、左右标齐。天气查询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2比较当前图片跟图库哪个图片相似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 coding: utf-8 -
- 引言基于net包的小应用完整代码已经上传到github GitHub-TCP欢迎star和issueTCP介绍特点面向连接的运输
- 本文用的是sciki-learn库的iris数据集进行测试。用的模型也是最简单的,就是用贝叶斯定理P(A|B) = P(B|A)*P(A)/
- 随着WEB标准在国内的不断普及,结构表现行为分离、模块化、语义化、优雅退化等概念也成为考核一名前端人员对WEB标准理解的重要条目,其中,由于
- 在安装tensorflow完成后,import tensorflow as tf出现问题,问题如下:>>> import
- mysql等其他数据库中有随着记录的插入而表ID自动增长的功能,而oracle却没有这样的功能,我们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解决字段自增长的功能。
- 利用Keras构建完普通BP神经网络后,还要会构建CNNKeras中构建CNN的重要函数1、Conv2DConv2D用于在CNN中构建卷积层
- PHP的isset()函数 一般用来检测变量是否设置 格式:bool isset ( mixed var [, mixed var [, .
- 本文实例讲述了golang操作mongodb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package mainimport (&nbs
- 先给大家看下Scratch3.0二次开发之windows环境下打包成exe的流程。1、需要先安装npm,安装过程不作过多介绍了。
- 前言大家做自动化登录时可能都遇到过滑块验证码需要手动验证的问题,这次我们就来解决他如下: 在我们做自动化登录时,总会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验证
- 以下备忘升级至 Vue CLI 3.x 版本后,将项目目录改为新结构时所需做的一些改动。1. 卸载与安装npm uninstall 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