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yield函数的用法详解
作者:冯爽朗 发布时间:2022-03-14 13:57:13
首先,如果你还没有对yield有个初步分认识,那么你先把yield看做“return”,这个是直观的,它首先是个return,普通的return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程序中返回某个值,返回之后程序就不再往下运行了。看做return之后再把它看做一个是生成器(generator)的一部分(带yield的函数才是真正的迭代器),好了,如果你对这些不明白的话,那先把yield看做return,然后直接看下面的程序,你就会明白yield的全部意思了:
def foo():
print("starting...")
while True:
res = yield 4
print("res:",res)
g = foo()
print(next(g))
print("*"*20)
print(next(g))
就这么简单的几行代码就让你明白什么是yield,代码的输出这个:
starting...
4
********************
res: None
4
我直接解释代码运行顺序,相当于代码单步调试:
1.程序开始执行以后,因为foo函数中有yield关键字,所以foo函数并不会真的执行,而是先得到一个生成器g(相当于一个对象)
2.直到调用next方法,foo函数正式开始执行,先执行foo函数中的print方法,然后进入while循环
3.程序遇到yield关键字,然后把yield想想成return,return了一个4之后,程序停止,并没有执行赋值给res操作,此时next(g)语句执行完成,所以输出的前两行(第一个是while上面的print的结果,第二个是return出的结果)是执行print(next(g))的结果,
4.程序执行print("*"*20),输出20个*
5.又开始执行下面的print(next(g)),这个时候和上面那个差不多,不过不同的是,这个时候是从刚才那个next程序停止的地方开始执行的,也就是要执行res的赋值操作,这时候要注意,这个时候赋值操作的右边是没有值的(因为刚才那个是return出去了,并没有给赋值操作的左边传参数),所以这个时候res赋值是None,所以接着下面的输出就是res:None,
6.程序会继续在while里执行,又一次碰到yield,这个时候同样return 出4,然后程序停止,print函数输出的4就是这次return出的4.
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yield和return的关系和区别了,带yield的函数是一个生成器,而不是一个函数了,这个生成器有一个函数就是next函数,next就相当于“下一步”生成哪个数,这一次的next开始的地方是接着上一次的next停止的地方执行的,所以调用next的时候,生成器并不会从foo函数的开始执行,只是接着上一步停止的地方开始,然后遇到yield后,return出要生成的数,此步就结束。
****************************************************************************************************************************************
def foo():
print("starting...")
while True:
res = yield 4
print("res:",res)
g = foo()
print(next(g))
print("*"*20)
print(g.send(7))
再看一个这个生成器的send函数的例子,这个例子就把上面那个例子的最后一行换掉了,输出结果:
starting...
4
********************
res: 7
4
先大致说一下send函数的概念:此时你应该注意到上面那个的紫色的字,还有上面那个res的值为什么是None,这个变成了7,到底为什么,这是因为,send是发送一个参数给res的,因为上面讲到,return的时候,并没有把4赋值给res,下次执行的时候只好继续执行赋值操作,只好赋值为None了,而如果用send的话,开始执行的时候,先接着上一次(return 4之后)执行,先把7赋值给了res,然后执行next的作用,遇见下一回的yield,return出结果后结束。
5.程序执行g.send(7),程序会从yield关键字那一行继续向下运行,send会把7这个值赋值给res变量
6.由于send方法中包含next()方法,所以程序会继续向下运行执行print方法,然后再次进入while循环
7.程序执行再次遇到yield关键字,yield会返回后面的值后,程序再次暂停,直到再次调用next方法或send方法。
这就结束了,说一下,为什么用这个生成器,是因为如果用List的话,会占用更大的空间,比如说取0,1,2,3,4,5,6............1000
你可能会这样:
for n in range(1000):
a=n
这个时候range(1000)就默认生成一个含有1000个数的list了,所以很占内存。
这个时候你可以用刚才的yield组合成生成器进行实现,也可以用xrange(1000)这个生成器实现
yield组合:
def foo(num):
print("starting...")
while num<10:
num=num+1
yield num
for n in foo(0):
print(n)
输出:
starting...12345678910
xrange(1000):
for n in xrange(1000): a=n
其中要注意的是python3时已经没有xrange()了,在python3中,range()就是xrange()了,你可以在python3中查看range()的类型,它已经是个<class 'range'>了,而不是一个list了,毕竟这个是需要优化的。
来源:https://blog.csdn.net/mieleizhi0522/article/details/82142856


猜你喜欢
- <?php interface js{ function ys($a,$b); } class Af implements js{ f
- tf.keras.layers模块中的函数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as _print_f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3删除排序数组中重复项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
- 如果服务器出现Raid故障,在数据基本恢复成功后,发现其中的一个Sql Server日志文件(扩展名LDF)损坏严重,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操作
- 如何制作一个WAP手机的WML网页?代码如下:<%@Language=VBScriptMaxNoAds = 10'
- 前言最近接手一个老项目,典型的 Vue 组件化前端渲染,后续业务优化可能会朝 SSR 方向走,因此,就先做些技术储备。如果对 Vue SSR
- 现在Web页面的交互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拖放页面元素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操作。在这类操作当中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事件的注册方式,一般
- 匿名函数lambdaPython使用lambda关键字创造匿名函数。所谓匿名,意即不再使用def语句这样标准的形式定义一个函数。这种语句的目
- 1、设置字体、风格代码主题选择Monokai会是彩色的代码。2、配置CI代码提示<1>下载代码提示项目:https://gith
- 1.单独使用Pillow包时,图片会弹出新窗口显示:from Pillow import Imageimg = Image.open(
- 前言v-model 可以在组件上使用以实现双向绑定。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 v-model 在原生元素上的用法:<input v-mode
- 快排是python经典算法之一。1、下面讲解的是什么是快排和快排的图示。2、快排是一种解决排序问题的运算方法。3、快排的原理:在数组中任意选
- 我们都知道,matlab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矩阵计算分析软件,然额,matlab自带的绘图效果极为锯齿,所以,这里分享一个在python中读取m
- 疫情终于有所好转了,感谢所有的为之奋斗的白衣天使们,你们是最棒的!赞!白衣天使们在前线奋战,我们也总不能总在家里躺着做贡献,也要加强学习,争
- 向数据库加入字符类型的数据时,我老爱写错数据中含有单引号的语句而导致操作失败像:正确的SQL语句:INSERT baby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vue无缝滚动组件vue-seamless-scroll的具体实现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下载cnpm i -S
- 一、通用爬虫通用网络爬虫是搜索引擎抓取系统(Baidu、Google、Sogou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将互联网上的网页下载到本地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本文实例讲述了js树插件zTree获取所有选中节点数据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由于刚接触Tree方面的东西。在网上看到了
- 一、前言一个Sql Server 开发智能提示插件,方便查询表结果,避免了开发人员一个个敲查询语句、执行语句等,一起来看看吧。SQL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