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基础入门之设置对象属性
作者:骏马金龙 发布时间:2021-10-21 19:25:10
前言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 python面向对象入门教程之从代码复用开始(一)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关于Python面向对象之设置对象属性的相关内容,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用类存储数据
类实际上就是一个数据结构,对于python而言,它是一个类似于字典的结构。当根据类创建了对象之后,这个对象就有了一个数据结构,包含一些赋值了的属性。在这一点上,它和其它语言的struct的作用是类似的:存储数据并提供数据检索功能。
例如,下面是史上最简单的类:
class Person: pass
pass关键字表示这个类没有实际的逻辑体。这里只是定义了一个类,这个类的对象初始化时不会存放任何数据。现在,构造一个对象,让它和dict一样存放一些数据:
p = Person() # 构造对象
p.name = "longshuai" # 创建对象的属性name
p.age = 23 # 创建对象的属性age
现在,Person的实例对象p中就存放了两个属性:p.name和p.age。可以直接去检索存放在p中的数据:
print(p.name) # 输出"longshuai"
print(p.age) # 输出23
也可以使用dict来存储这些数据:
>>> d={}
>>> d["name"]="longshuai"
>>> d["age"]=23
>>> print(d["name"])
longshuai
>>> print(d["age"])
23
在数据存储方面,它们的作用是完全等价的。实际上对象/类在内部就是使用一个名为__dict__的dict类型来存放它所拥有的数据的。
>>> p.__dict__
{'name': 'longshuai', 'age': 23}
__init__()构造对象初始数据
上面的name和age属性是在构建了对象之后附加上去的,如果想要创建对象时就存放好数据,可以定义类的构造函数__init__()。例如: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然后创建对象的时候,传递name参数和age参数即可。
>>> p = Person("longshuai",23)
>>> p.__dict__
{'name': 'longshuai', 'age': 23}
如果想定义这个类公有的数据,可以将公有属性定义为类的属性。比如中国人都是黄皮肤:
class Person:
skin = "yellow"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这样每次创建Person的对象实例时,每个对象都会有相同的肤色:yellow。但注意,这个skin属性是类属性,不是对象属性,它是存放在类的名称空间中的。当对象真的需要这个属性的时候,会临时去检索类的名称空间来获取。看下面的__dict__字典即可知道:
>>> p = Person("longshuai",23)
>>> p.__dict__
{'name': 'longshuai', 'age': 23}
>>> p.skin
'yellow'
但注意,按照面向对象的封装原则,在类中定义类变量属性是不合理的,因为要在外部访问它需要通过x.y的方式,这意味着打开了封装好的"黑匣子",暴露了属性。除非真的有需要,否则可以将类变量的定义放进构造函数__init__()中,这样每个初始化的对象都会有该属性。
setter和getter方法
在面向对象的角度上考虑,一般是不建议直接在类的外部通过x.name的方式赋值、取值的。而是定义对应的方法,通过方法来取得对应的值。这两类方法称为setter、getter方法:setter用于赋值或设置属性值,getter用于取得属性值。
class Person:
skin = "yellow"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set(self,job):
self.job = job
return self
def get(self):
return self.name,self.age,self.job
上面的set方法用于设置一个新属性job。get用于返回对象的3个属性。
>>> p = Person("longshuai",23)
>>> p.set("manager")
>>> name, age, job = p.get()
>>> print([name,age,job])
['longshuai', 23, 'manager']
需要注意,setter方法可以有多种类型的返回值,常用的有4种:
返回设置后的值
返回设置前的值
返回对象自身
返回布尔值,表示是否设置成功
这4种返回值都很常见,特别是第三种用来串联对象方法的时候非常好用。修改上面的set方法:
class Person:
skin = "yellow"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set(self,job):
self.job = job
return self
def get(self):
return self.name,self.age,self.job
上面的set()返回self对象自身。于是串联set()和get():
>>> p = Person("longshuai",23)
>>> name,age,job = p.set("manager").get()
无论使用何种返回值方式,都不会真正影响程序的使用。但使用合理的返回值类型,可能会简化代码的编写。另外,决定了返回值的方式后,就不要再去修改,因为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上面的getter返回了多个值,但一般来说getter只返回一个对应的属性。比如getname()返回name属性,getage()返回age属性等。这样需要定义多个getter方法。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def get_age(self):
return self.age
def get_job(self):
return self.job
合并setter和getter
很多时候可以合并setter和getter方法。合并的方式是判断方法的参数,如果调用方法的时候给了参数,就表示setter,没有给定参数,就表示是getter。
例如,对于job属性:
def set_get_job(self, job=None):
if job:
self.job = job
else:
return self.job
现在可以以给参数和不给参数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调用set_get_job()方法:
p = Person("longshuai", 23)
p.set_get_job("manager") # 给了参数,说明是setter
job = p.set_get_job() # 没给参数,说明是getter
总结
本文介绍了各种设置对象属性的方式,属性其实就是数据,对象/类就是属性的容器,这一点很重要。我最开始学java的面向对象时,虽然对类和对象有那些教科书式的理解,但始终没有感受到类/对象其实就是一种用来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直到学习了Python/Perl,我才意识到这一点,然后理解面向对象就容易的多了。
好了,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脚本之家的支持。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10091181.html


猜你喜欢
- 前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DataFrame中的索引。上一篇文章当中我们介绍了DataFrame数据结构当中一些常用的索引的使用方法,比如ilo
- 四、XML应用分类 总的说来的XML的应用可分为四类: (1)应用于客户需要与不同的数据源进行交互时。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数据库,他们都有各自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 RC4加密操作。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 conding:utf-8 -*-from Cryp
- 验证码 在用户注册、登陆页面为了防止暴力请求,可以加入验证码。如果验证码错误,则不需要继续处理,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使用验证码也是一种有效防
- 简介 本文介绍解决SecureCRT通过SSH连接Ubuntu时vi命令有多余的m的问
-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鸟类觅食开发出来的优化算法,它是从随机解出发,通过迭代寻找最优解,通过适应度来评价解的品质。PSO算法的搜索性能取决于其
- uni-app的相关UI组件库中可能会没有你想要的功能组件,自己去开发的话需要花很多时间,此时咱们可以将别的UI组件库给安装到uni-app
- CREATE FUNCTION f_Convert( @str NV
- 这几天在重温微信小游戏的飞机大战,玩着玩着就在思考人生了,这飞机大战怎么就可以做的那么好,操作简单,简单上手。帮助蹲厕族、YP族、饭圈女孩在
- 计模式的目的是让代码易维护、易扩展,不能为了模式而模式,因此一个简单的工具脚本是不需要用到任何模式的。简单工厂模式又叫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工厂
- selenium最初是一个自动化测试工具,而爬虫中使用它主要是为了解决requests无法直接执行JavaScript代码的问题,selen
- Math.random()Math.random()是JavaScript默认提供的生成随机数的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0到1之间的浮点数,其值
- 案例:该数据集的是一个关于每个学生成绩的数据集,接下来我们对该数据集进行分析,判断学生是否适合继续深造数据集特征展示1 GRE
- 使用场景当项目越来越庞大之后,不可避免的要拆分成多个子模块,我们希望各个子模块有独立的版本管理,并且由专门的人去维护,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gi
- ScrapyScrapy是纯python实现的一个为了爬取网站数据、提取结构性数据而编写的应用框架。Scrapy使用了Twisted异步网络
- 反射是在PHP运行状态中,扩展分析PHP程序,导出或提取出关于类、方法、属性、参数等的详细信息,包括注释。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
- 在看视频教程的时候提到了[{'a' : 97}, {'b' : 98}, {'c' : 99
- 本文主要介绍了pandas导出数据到文件的四种方式,分享给大家,主要也是给自己留个笔记,具体如下:import pandas as pdim
- 在神经网络计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将矩阵中的某些元素取出并且单独进行计算的步骤(例如MLE,Attention等操作)。那么在 tenso
- =一、链表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链表由一系列结点(链表中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