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Python中元组的三个不常用特性
作者:赵卓不凡 发布时间:2021-09-02 05:49:35
1. 引言
元组是Python中一种重要的内置数据类型。与列表一样,我们经常使用元组将多个对象保存为相应的数据容器。然而,与列表不同的是元组的不变性——一个不可改变的数据序列。
2. 举个栗子
下面的代码片段向我们展示了元组的一些常见用法。
response = (404, "Can't access website")
response_code = response[0]
response_data = response[1]
assert response_code == 404
assert response_data == "Can't access website"
上述代码段对我们来说功能很简单。我们使用一对括号来创建一个元组对象,将不同元素括起来。我们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元组中的单个元素。
除了上述元组的基本用法外,元组还具有其他鲜为人知的用法。让我们在本文中回顾一下。
3. 创建包含单一元素的元组
正如上述代码示例,我们使用一对括号来创建元组对象。通常,一个元组对象包含两个或多个元素,我们使用逗号来分隔这些元素。
如果我们想创建一个仅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我们应该怎么做?让我们试试:
>>> math_score = (95)
>>> math_score[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int' object is not subscriptable
>>> type(math_score)
<class 'int'>
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样,(95)并不像我们中的一些人所想的那样创建元组对象。相反,它创建了一个整数。你也许想到了,正确的方法是需要在元素后面加一个逗号:
>>> math_score = (95,)
>>> math_score[0]
95
>>> type(math_score)
<class 'tuple'>
4. 使用下划线和*来unpack元组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元组的每项元素,但更常见的收单是使用unpack技术,例如:
response = (404, "Can't access website")
response_code, response_data = response
对于unpack技术,我们定义了许多变量,这些变量的数量与元组的长度相匹配。即元组的每个元素都被分配给相应的变量。
如果我们不需要使用所有创建的变量,此时建议使用下划线来表示这些未被使用的变量。例如针对上述例子,我们可能只对使用变量response_data ,而不使用response_data ,此时我们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_, response_data = response
这样,我们就告诉代码的读者,此时我们只对访问tuple对象的第二个元素感兴趣。
当一个元组对象中有多个元素时,如果我们希望可以访问多个连续的元素,此时我们可以使用星号表达式:
scores = (98, 95, 95, 92, 91)
algebra, *others, zoology = scores
assert others == [95, 95, 92]
如上所示,我们有一个元组对象,它按字母顺序保存了各项课程的分数,我们知道第一门课程是代数,最后一门是动物学。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通过星号进行unpack操作得到了在中间的三个分数。
5. 使用命名元组
我们可以使用索引或unpack操作来访问元组的各个元素,以将这些元素分配给单独的变量。有时,这样做可能会很丑陋。
请参见以下示例:
location1 = (27.2, 7.5)
location2 = (30.1, 8.4)
location3 = (29.9, 7.7)
latitude1 = location1[0]
longitude2 = location2[1]
latitude3, longitude3 = location3
上述代码中,我们有三个location变量,显示了各自的位置坐标。当我们访问这些坐标的单个元素时,代码看起来不那么简洁。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自定义类来实现坐标的数据类型,但对于这个简单的数据类型,自定义类可能显得有些臃肿。相反,我们可以使用命名元组来作为轻量级数据类型,如下: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Location = namedtuple("Location",
["latitude", "longitude"])
location1 = Location(27.2, 7.5)
location2 = Location(30.1, 8.4)
location3 = Location(29.9, 7.7)
latitude1 = location1.latitude
longitude2 = location2.longitude
location3.latitude, location3.longitude
如上所示,我们调用namedtuple通过指定类名及其属性来创建命名元组类。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调用类的构造函数来创建命名元组类的实例。对于这些实例,我们可以使用点符号来访问其属性,这是常规元组对象无法使用的特性。
6.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Python中元组的三个特性。使用这些特性,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希望大家可以将其多多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来源:https://blog.csdn.net/sgzqc/article/details/125572066


猜你喜欢
- 由于办公需要“每天定时推送某消息用来提醒群里面所有人”,有同事提议用企业微信自带的机器人来实现此功能。我觉得企业微信的这个工具还不错,具体使
- 前言 好长时间没摸数据库了,周末在家写了个报表的存储过程,一时间对使用存储过程实
- 如下所示:#先下载psutil库:pip install psutilimport psutilimport os,datetimedef
- 前言对于JavaScript程序的调试,相比于alert(),使用console.log()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原因在于:alert()函数会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操作符重载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类可以重载python的操作符操作符重载使我们的对象与内置的一样
- python-opencv 中值滤波{cv2.medianBlur(src, ksize)}中值滤波将图像的每个像素用邻域 (以当前像素为中
- 今天,在项目中遇到一个问题,两个js页面要共享一个就js对象。js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都不行,其他苦逼的小农们就不要去强求了。而LZ又不想用c
- MySQL有时候忘记了root密码是一件伤感的事。这里提供Windows 和 Linux 下的密码重置方法。Windows:1.以系统管理员
- 具体如何屏蔽更多的快捷键可以自行google搜索。 这里要说的是如何屏蔽后去执行自定义的事件。这里为了方便使用的Kibo做例子,使用goog
- 前言在上一篇文章PyG搭建GCN前的准备:了解PyG中的数据格式中,大致了解了PyG中的数据格式,这篇文章主要是简单搭建GCN来实现节点分类
- 1. 引言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需要进行字典的相关操作,对于某些初学者,经常会写一堆繁琐的代码来实现某项简单的功能。本篇文章重点介绍一些在Py
-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给大家贴代码了,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开窗函数:在结果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理(聚合操作)-- Over函数,添加一个字段显
- 本节讲解了 flask 的请求,如果想在没有请求的情况下获取上下文,可以使用test_request_context()或者request_
-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Vue+express+Socket实现聊天功能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实现聊天功能具体功能只是为了实现功能
- 我们经常会要用到页面的包含这样东西. 在asp.net 我开始也还是习惯用asp中的include 用起来感觉很麻烦.
- PyCharm 具备一般 IDE 的功能,比如,调试、语法高亮、项目管理、代码跳转、智能提示、自动完成、单元测试、版本控制…另外,PyCha
- 当子类继承父类后,需要调用父类的方法和属性时,需要调用父类的初始化函数。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
- 前言在浏览博客时,偶然看到了用python将汉字转为拼音的第三方包,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参数已经更新,现在将两种方法记录一下。xpin
- 协程的特点1.该任务的业务代码主动要求切换,即主动让出执行权限2.发生了IO,导致执行阻塞(使用channel让协程阻塞)与线程本质的不同C
- 网站或服务的性能关键点很大程度在于数据库的设计(假设你选择了合适的语言开发框架)以及如何查询数据上。我们知道MySQL的性能优化方法,一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