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编码处理-str与Unicode的区别
作者:lqh 发布时间:2021-04-15 15:38:43
一篇关于STR和UNICODE的好文章
整理下python编码相关的内容
注意: 以下讨论为Python2.x版本, Py3k的待尝试
开始
用python处理中文时,读取文件或消息,http参数等等
一运行,发现乱码(字符串处理,读写文件,print)
然后,大多数人的做法是,调用encode/decode进行调试,并没有明确思考为何出现乱码
所以调试时最常出现的错误
错误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e6 in position 0: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错误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File "/System/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2.7/lib/python2.7/encodings/utf_8.py", line 16, in decode return codecs.utf_8_decode(input, errors, Tru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首先
必须有大体概念,了解下字符集,字符编码
ASCII | Unicode | UTF-8 | 等等
字符编码笔记:ASCII,Unicode和UTF-8
淘宝搜索技术博客-中文编码杂谈
str 和 unicode
str和unicode都是basestring的子类
所以有判断是否是字符串的方法
def is_str(s): return isinstance(s, basestring)
str和unicode 转换
decode 文档
encode 文档
str -> decode(‘the_coding_of_str‘) -> unicode unicode -> encode(‘the_coding_you_want‘) -> str
区别
str是字节串,由unicode经过编码(encode)后的字节组成的
声明方式
s = ‘中文‘ s = u‘中文‘.encode(‘utf-8‘) >>> type(‘中文‘) <type ‘str‘>
求长度(返回字节数)
>>> u‘中文‘.encode(‘utf-8‘) ‘\xe4\xb8\xad\xe6\x96\x87‘ >>> len(u‘中文‘.encode(‘utf-8‘)) 6
unicode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字符串,由字符组成
声明方式
s = u‘中文‘ s = ‘中文‘.decode(‘utf-8‘) s = unicode(‘中文‘, ‘utf-8‘) >>> type(u‘中文‘) <type ‘unicode‘>
求长度(返回字符数),在逻辑中真正想要用的
>>> u‘中文‘ u‘\u4e2d\u6587‘ >>> len(u‘中文‘) 2
结论
搞明白要处理的是str还是unicode, 使用对的处理方法(str.decode/unicode.encode)
下面是判断是否为unicode/str的方法
>>> isinstance(u‘中文‘, unicode) True >>> isinstance(‘中文‘, unicode) False >>> isinstance(‘中文‘, str) True >>> isinstance(u‘中文‘, str) False
简单原则:不要对str使用encode,不要对unicode使用decode (事实上可以对str进行encode的,具体见最后,为了保证简单,不建议)
>>> ‘中文‘.encode(‘utf-8‘)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e4 in position 0: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 u‘中文‘.decode(‘utf-8‘)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File "/System/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2.7/lib/python2.7/encodings/utf_8.py", line 16, in decode return codecs.utf_8_decode(input, errors, Tru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不同编码转换,使用unicode作为中间编码
#s是code_A的str s.decode(‘code_A‘).encode(‘code_B‘)
文件处理,IDE和控制台
处理流程,可以这么使用,把python看做一个水池,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入口处,全部转成unicode, 池里全部使用unicode处理,出口处,再转成目标编码(当然,有例外,处理逻辑中要用到具体编码的情况)
读文件 外部输入编码,decode转成unicode 处理(内部编码,统一unicode) encode转成需要的目标编码 写到目标输出(文件或控制台)
IDE和控制台报错,原因是print时,编码和IDE自身编码不一致导致
输出时将编码转换成一致的就可以正常输出
>>> print u‘中文‘.encode(‘gbk‘) ???? >>> print u‘中文‘.encode(‘utf-8‘) 中文
建议
规范编码
统一编码,防止由于某个环节产生的乱码
环境编码,IDE/文本编辑器, 文件编码,数据库数据表编码
保证代码源文件编码
这个很重要
py文件默认编码是ASCII, 在源代码文件中,如果用到非ASCII字符,需要在文件头部进行编码声明 文档
不声明的话,输入非ASCII会遇到的错误,必须放在文件第一行或第二行
File "XXX.py", line 3 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d6‘ in file c.py on line 3, but no encoding declared; see http://www.python.org/peps/pep-0263.html for details
声明方法
# -*- coding: utf-8 -*- 或者 #coding=utf-8
若头部声明coding=utf-8, a = ‘中文‘ 其编码为utf-8
若头部声明coding=gb2312, a = ‘中文‘ 其编码为gbk
so, 同一项目中所有源文件头部统一一个编码,并且声明的编码要和源文件保存的编码一致(编辑器相关)
在源代码用作处理的硬编码字符串,统一用unicode
将其类型和源文件本身的编码隔离开, 独立无依赖方便流程中各个位置处理
if s == u‘中文‘: #而不是 s == ‘中文‘ pass #注意这里 s到这里时,确保转为unicode
以上几步搞定后,你只需要关注两个 unicode和 你设定的编码(一般使用utf-8)
处理顺序
1. Decode early 2. Unicode everywhere 3. Encode later
相关模块及一些方法
获得和设置系统默认编码
>>> import sys >>> sys.getdefaultencoding() ‘ascii‘ >>> reload(sys) <module ‘sys‘ (built-in)> >>>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 sys.getdefaultencoding() ‘utf-8‘
str.encode(‘other_coding‘)
在python中,直接将某种编码的str进行encode成另一种编码str
#str_A为utf-8 str_A.encode(‘gbk‘) 执行的操作是 str_A.decode(‘sys_codec‘).encode(‘gbk‘) 这里sys_codec即为上一步 sys.getdefaultencoding() 的编码
‘获得和设置系统默认编码‘和这里的str.encode是相关的,但我一般很少这么用,主要是觉得复杂不可控,还是输入明确decode,输出明确encode来得简单些(个人观点)
chardet
文件编码检测,下载
>>> import chardet >>> f = open(‘test.txt‘,‘r‘) >>> result = chardet.detect(f.read()) >>> result {‘confidence‘: 0.99, ‘encoding‘: ‘utf-8‘}
\u字符串转对应unicode字符串
>>> u‘中‘ u‘\u4e2d‘ >>> s = ‘\u4e2d‘ >>> print s.decode(‘unicode_escape‘) 中 >>> a = ‘\\u4fee\\u6539\\u8282\\u70b9\\u72b6\\u6001\\u6210\\u529f‘ >>> a.decode(‘unicode_escape‘) u‘\u4fee\u6539\u8282\u70b9\u72b6\u6001\u6210\u529f‘


猜你喜欢
- HTTP请求方法GET:请求指定的页面信息,并返回实体主体。HEAD:类似于get请求,只不过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用于获取报头POS
- deque 是 double-ended queue的缩写,类似于 list,不过提供了在两端插入和删除的操作。appendleft 在列表
- 格式请使用 gif 或 jpg 或swf (flash)同一组广告请使用一种格式。命名命名方式:宽x高.图片格式x 必须小写 ; 图片格式
- 第一个博客,大概就是开始学数据库了,然后自己下载各种搞不定,各种问题,百度也不是很好用,问了下也没什么结果,后来总算搞定,但是花了很长时间,
- 我用的数据库是Access2000的,系统为Win2000 Advance Server.今天在程序调试中遇到了以下几个怪现象:1.如果Ac
- 一、前言准备编写一个篮球游戏,运动员带球跑,跳起投篮。在每帧图片中包括运动员和篮球,使用多帧图片,实现运动员运球跑动的效果。运动员运球跑动作
- 前言: 有时候,一个数据库有多个帐号,包括数据库管理员,开发人员,运维支撑人员等,可能有很多帐号都有比较大的权限,例如DDL操作权限(创建,
- 一、创建生成器通过列表⽣成式,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个列表。但是,受到内存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且,创建⼀个包含100万个元素的列表,不
- 直接使用Python来实现向量的相加# -*-coding:utf-8-*-#向量相加def pythonsum(n): a = range
- ACCESS数据库中Field对象的caption属性(也就是标题)是用来设置数据字段的标题,在正常的数据库设计中为了保持维护的便利性,许多
- 为什么会有多个分支一般项目在开发阶段,都会创建多个分支,用于不同开发阶段的版本发布如:master、dev等,之所以会有这种多分支情况,就是
- 周六。据闻北服美女甚多,于是应邀去做了一个关于UED的讲座。人不多,讲的很乱,但大家听的很认真,欣慰。讲完之后回答了很多关于社区、搜索、设计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飞机大战pygame游戏背景设计。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目标背景交替滚动的思路确定显示游戏背景01. 背
- 本文实例讲述了C#将图片存放到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第一步: //获取当前选择的图片
- 有空余的时候自己写了一下,代码没有进行很好的规整。如果发现bug请及时通告我,谢谢 主要功能:1、点击插入表情,可选
- 使用jmail组件发送邮件:Function JMail(Send_From,Send_To,Send_Subject,Send_
- 为什么要使用多线程?使用多线程,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可以使用户界面更友好,还可以后台执行某些用时长的任务,同时具有易于通信的优点。pyth
- 描述int函数可以将一个指定进制的数字型字符串或者十进制数字转化为整形。语法int(object, base)名称说明备注object一个数
-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PyQt5打开文件对话框QFileDialog的代码示例,具体如下。单个文件打开 QFileDialog.getOpenFi
- 折腾了一天的时间,才弄出点眉目来。 做AJAX应用或Flash应用,提交中文内容到后台,涉及到编码解码(encode、decode)及编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