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命令行参数解析包argparse的使用详解
作者:Se7eN_HOU 发布时间:2021-04-01 01:58:52
一、argparse简介
argparse 是 python 自带的命令行参数解析包,可以用来方便的服务命令行参数,使用之前需要先导入包 import argparse
二、简单案例
简单使用,创建一个名为test.py的文件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默认值为Se7eN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default="Se7eN")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打印结果为:
houlei@houleideMacBook-Pro argparse_demo % python3 test.py # 此时在test.py后面没有跟上参数,
args = Namespace(name='Se7eN') # 所以打印出来的name为默认值 Se7eN
再次验证:
houlei@houleideMacBook-Pro argparse_demo % python3 test.py -n HOU # 此时后面跟上了 -n 参数,并且赋值HOU
args = Namespace(name='HOU') # 打印出来 name 的值为 HOU
houlei@houleideMacBook-Pro argparse_demo % python3 test.py --name hou # 此时后面跟上了 --name 参数,并赋值为hou
args = Namespace(name='hou') # 打印出来的 name 的值为 hou
houlei@houleideMacBook-Pro argparse_demo %
解释说明
在上述代码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default="Se7eN") 中,有两个参数 “-n”和“--name” 分别代表什么?其中-n 和 --name 都是我们自己自定的参数名。至于n和name ,你可以随便起个变量名都可以,但是要注意,前面的一个 “-”和“--”才是关键。
一个“-”的参数,例如:-n, 他其实相当于我们在liunx中使用的指令,一个自定义的指令。
两个“--”的参数,例如:--name 他就相当于在程序中,用来接收对对应指令值的变量,例如我们在控制台上输入 python3 test.py -n hou。 其中 -n 就代表使用的 -n 的指令,然后将后面的 hou 的值赋值给对应的变量, -n 对应的变量就是 --name 。所以我们使用print 打印的时候才显示的name = hou
简单理解:一个“-”的是指令,两个“--”的是接收指令内容的变量。
三、ArgumentParser参数
ArgumentParse是解析器对象,在创建一个解析器对象的时候,是有很多参数可以配置,下面就演示一下这些参数的使用
1、prog: 程序的名称(默认值:sys.argv[0])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默认值为Se7eN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default="Se7eN")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执行代码:
修改代码继续演示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 注意这里添加了prog=testname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默认值为Se7eN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default="Se7eN")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2、usage: 用来描述该程序的用途,并且会覆盖原来的prog的显示
修改部分程序: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展示结果
3、description:帮助文档的描述和uasge功能类似,只是显示的位置不一样
继续修改部分代码: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展示结果
4、epilog:帮助文档的额外说明,位置在最下面
继续修改部分代码: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epilog="额外说明")
展示结果:
5、自定义指令的前缀
默认是"-" 和 "--",这里如果你不喜欢使用,也可以自通过该参数自己指定前缀,个人觉得没必要。
代码演示: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并通过prefix_chars 指定指令的前缀为 '+'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epilog="额外说明", prefix_chars='+')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默认值为Se7eN,这里的指令只能使用+ 表示,否则会报错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default="Se7eN")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执行结果
四、add_argument指令参数解释
1、action: 的作用比较多,有保存布尔类型,常量类型,数组类型的参数的功能
注意1:使用action = store_true/store_false 时修饰的指令是不能赋值的,其对应的指令的值是布尔类型的
注意2:使用action = store_const 时修饰的指令的是不能赋值,其对应的指令的值常量类型
注意3:使用action = append 是可以复制,其对应的值会将该指令对应的值放在一个数组中
1.1 先来演示
使用action,保存布尔类型的指令的值:store_true/store_false:保存布尔类型的变量: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epilog="额外说明")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 -n,action = store_true 表示,<strong>在使用的时候,如果填写了该指令,那么该指令对应的值就是true,如果没有使用该指令,则为空</strong>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action='store_true')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执行结果:
1.2、使用action设置常量指令
修改代码演示: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 -n,action = store_const 表示,在使用的时候,如果填写了该指令,那么该指就等于10 如果没写就等于空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action='store_const',const=10)
执行结果:
1.3、使用action设置数组类型的指令
修改代码演示: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 -n,action = append, 会把该指令的值放在数组中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action='append')
执行结果
2、nargs参数:表示该指令接收值的个数
示例1: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epilog="额外说明")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 -n, 并且该参数还必须要接收2个值,会放在一个数组中,其中nargs等于几,就表示要接受几个参数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nargs=2)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运行结果:
示例2: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epilog="额外说明")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 -n,
# nargs = "?" : 表示只接收1个参数,正则表达式的写法
# nargs = "+" : 表示接收1一个或多个参数
# nargs = "*" : 表示接收0个或者多个参数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nargs="*")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打印结果就不演示了
3、required 该指令是必须的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epilog="额外说明")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 -n,
# nargs = "?" : 表示只接收1个参数,正则表达式的写法
# nargs = "+" : 表示接收1一个或多个参数
# nargs = "*" : 表示接收0个或者多个参数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nargs="*", required=True)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演示结果:
4、choices:如有choices选项,则该指令的值只能是choices中的一个
代码演示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epilog="额外说明")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 -n,
# nargs = "?" : 表示只接收1个参数,正则表达式的写法
# nargs = "+" : 表示接收1一个或多个参数
# nargs = "*" : 表示接收0个或者多个参数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nargs="*", required=True, choices=['zhangsan', 'lisi'])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运行结果:
五、vars()
vars()方法可以将parser对象变成字典,方便使用
代码演示
# 导入 argparse 模块
import argparse
# 创建一个argparse 的对象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testname", usage="这是功能描述模块", description="这是程序的介绍,和usage的功能模块描述类似", epilog="额外说明")
# 添加一个接收参数 -n,
# nargs = "?" : 表示只接收1个参数,正则表达式的写法
# nargs = "+" : 表示接收1一个或多个参数
# nargs = "*" : 表示接收0个或者多个参数
parser.add_argument("-n", "--name", nargs="*", required=True, choices=['zhangsan', 'lisi'])
# 获取对应的参数的值
args = parser.parse_args()
# 控制台打印出来接收到的值
print("args = {}".format(args))
# 将parser 变成字典对象
print('arg_vars = {}'.format(vars(args)))
输出结果: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Se7eN-HOU/p/16689328.html


猜你喜欢
- 一、前言数据库的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为避免带来系统性能上的瓶颈。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手段是分区、分片、分库、分表。二、分片(类似分
- 使用cpu和gpu的区别在Tensorflow中使用gpu和cpu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在小数据集的情况下,cpu和gpu的性能差别不大。不过在
-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3.5实现的罗马数字转换成整数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问题概述:给定一个罗马数字 ,将罗马数字转换成
- 1.首先axios不支持vue.use()方式声明使用看了所有近乎相同的axios文档都没有提到这一点建议方式在main.js中如下声明使用
- 1 Pytorch以ONNX方式保存模型 def saveONNX(model, filepath): ''
- Sql Server的存储过程是一个被命名的存储在服务器上的Transacation-Sql语句集合,是封装重复性工作的一种方法,它支持用户
- 用ASP代码实现对access数据库的在线压缩处理,注意压缩前请备份数据库。我们知道每个一段时间压缩一下access数据库,可以减少数据库的
- 在使用AJAX获取数据时后台返回的大部分都是json数据,在进行程序开发时有时会需要直接对这些json数据在js程序中再进行一定的操作,如排
- 方法一,用for循环来实现num=[];i=2for i in range(2,100): j=2 for j in
- 前言神奇的JQuery怎么设置checkbox状态时好时坏?明明同一行代码,断点跟踪确实执行了,但是有时候好使,有时候却没有生效。毕竟对JS
- JavaScript 学习 - 提高篇一. JavaScript中的对象.JavaScript中的Object是一组数据的key-value
- 1.已知有一个XML文件(bookstore.xml)如下: <?xml version="1.0" e
- 做程序开发的人都知道版本控制的重要性, 代码的管理好说,TFS/SVN/VSS/CVS,哪个都能用。但涉及到数据库的版本控制,就不是太好做的
- 根据官网的文档,要在一个html文件下使用layui里面的组件库其实很简单,但是在vue项目中使用该ui库却存在着很多坑,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解
- 前言:md5解密,百度了一下发现教程不是很多也不详细。这个图都没一张。。。0x01windows环境,kali也可以啊burpsuitere
- 一:安装sql server 2005过程中出现如下问题:“选择的功能中没有任何功能可以安装或升级”:解决方案:Microsoft SQL
- 按数量级递增排列,常见的时间复杂度有:常数阶O(1),对数阶O(log2n),线性阶O(n),线性对数阶O(nlog2n),平方阶O(n2)
-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script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介绍:单例模式是结构最简单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用于
- BP算法是适用于多层神经网络的一种算法,它是建立在梯度下降法的基础上的。本文着重推导怎样利用梯度下降法来minimise Loss Func
- 5月3日晚,央视在《新闻联播》前播放了B站青年宣言片《后浪》,这是B站首次登陆央视黄金时段,今天在朋友圈陆续看到相关的视频。最早用B站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