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
位置:首页>> 网络编程>> 网页设计>> 交互设计实用指南系列(8)—深广度平衡(2)

交互设计实用指南系列(8)—深广度平衡(2)

作者:温侯 来源:taobaoUED 发布时间:2010-02-01 12:59:00 

标签:交互设计,指南,深度,广度,平衡

3. 如何保持深广度平衡?

我们在处理网站结构时,常常会使用按组分类的方法来组织信息。而信息的分类我们能使用时间序、主题或科目、地理、字母序、受众群体以及任务等方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深广度平衡在web上的应用。

图5

这是某电脑公司的官方网站,他们的导航本身就是一个站点地图。他们将14项内容分级组成了一个两层的结构树,每个分支上都有3-4项内容。对于这样一个信息量不是很庞杂的网站来说,使用主题或科目的方案,将信息组成一个两层的结构树,就是一种深广度平衡的方式。

再来看个案例,图6是某软件官方网站的一个下载区块,这个区块里密密麻麻罗列了N个下载链接。有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下载工具、有不同的外站下载。这些链接在没有进行任何组织的情况下呈现给用户,体验是非常糟糕的。

图6


对于那些信息量很大很杂的网站来说,单纯的使用某一种按类分组的方案已经不太适用了。一般来说,广度比深度的效果更好。在深结构的各级别间选择,比起在广导航的各选项间扫视,要付出更多精力。眼睛比起鼠标点击(和页面载入)要快得多。虽然用户在深结构更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可能迷路,但也不要在广度上走得太远。任何时候都把所有链接展示出来会吓倒用户,让他难以选择。用户会点击看起来适合他们需要的第一个选项,或者干脆放弃,下图清晰的阐述了用户放弃率和深广度之间的关系:

图7

淘宝首页类目地图大概有300个类目,使用了三层结构将他们清晰得展示出来,每层类目都是4~12个之间,是一个深广度保持平衡的典型案例,图8:

图8

小结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信息量的网站,在深广度平衡上应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本文仅以个人在工作中的经验来对深广度平衡的方 * 进行一些实例化的分享。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欢迎留言探讨。

注1:摘录《Web导航设计》第1章 第一节 导航的需要(P6)

注2:摘录《Web导航设计》第1章 第一节 导航的需要(P9)

注3:摘录《Web信息架构》第5章 第四节 组织结构(P70)

注4:摘录微软论文《Web page design: implications of memory, structure and scent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参考文献:

《Web导航设计》

《Web信息架构》

0
投稿

猜你喜欢

手机版 网络编程 asp之家 www.aspxhome.com